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改造老房子的纪录片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改造老房子的纪录片的知识,包括纪录片策划格式_纪录片策划范文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纪录片策划格式_纪录片策划范文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的策划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纪录片策划格式范文,欢迎参阅。
纪录片策划格式
一、选题
1.来源:网络、媒体、其他
2.打动你的地方、兴奋点
3.核心内容、事、人、现象
4.思维程度、启迪、诉求
5.背景(社会、人文、历史)
6.把握度
7.题材基本定位(边缘、平民)
二、人物
1.主角背景、材料(经历、家庭、外表、细小动作、价值观)
2.人物——困难——呈现真相
3.配角——戏分配、传递、推动
4.配角——隐喻什么?主角挖掘、空间
三、拍摄中可行性
1.场景表、发生事件
2.发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发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
1.情节转折
2.主要抗争点、矛盾
3.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4.拍摄可行性
纪录片策划范文1
一、选题简介
美丽的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长期居住着汉、回、满、蒙古、锡伯、塔吉克、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13个民族,人口大约1963.11万人。在这民族众多的地区,各种文化水乳交融,因而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又都反映了新疆农牧区和多民族的特色。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在祖国的西北,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其中沙漠和戈壁占新疆总面积的40%以上。这里干旱少雨,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绿洲面积占新疆总面积的4%以上。在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蔬菜的品种少,数量少的现象,所以新疆形成了以牛、羊、鸡肉为主的饮食文化。
新疆人利用自然环境,把智慧贯注到食物中,创造出美食,在极端的气候里一代代生存下来,有很强的生活智慧。有一种美食全新疆范围内流行开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会做,象在四川每家都有人会做回锅肉一般普及。那就是《大盘鸡》。新疆大盘鸡起源于90年代初期,主要是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新疆大盘鸡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而且经济实惠,亲朋聚会食用尚家新疆大盘鸡的原创地在新疆沙湾县,据说出自于当地的一家清真饭馆。十多年过去,大盘鸡依然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为大家普遍认可,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饮食一直都是寻常百姓所关注的重点。饮食纪录片在新疆一直都是空白。因此电视纪录片《新疆大盘鸡》的推出必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也必将大大提高大盘鸡的知名度。同时促进地方的发展与交流。
二,主要人物
马三立:男,1960年出生,回族,新疆沙湾人,在沙湾有一家大盘鸡老字号店十余年,店老板。为人阳光,热情大方,豪情爽快,乐于并且善于交际表达。
有一儿一女,儿子是军人常年在边疆守卫,女儿已出嫁。老婆俩人一起打理大盘鸡店。还有一个可爱的孙女。
(一)人物表现力
热情----新疆人是开朗的,他作为新疆人不愿意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更愿意用更多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达,因为这样才过瘾,才能体现新疆人的特点,开放、自由、大气和无所拘束,他们无所遮拦,用自己最痛快的方式表达自己感情,不会深深地隐藏自己。
幽默----在广阔无际的戈壁沙漠还是在水草丰美的绿洲,新疆人面对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平静的,新疆人的话也许粗俗了些,但很有风味很幽默。马三立的的话语都是带着挑衅似的笑话以及新疆回族人的口音更加凸显出了新疆人的幽默和乐观。
(二)人物与主题
以新疆沙湾老字号大盘鸡店老板的真实生活反映出新疆人民的生活以及风俗习惯,表现出风土人情,以此侧面体现新疆美食文化,呼应“大盘鸡“的主题。
(三)人物与故事
拍摄主要分两部分,主角亲自示范制作工艺的介绍,店面介绍,以及在参加活动地方发展,展现大盘鸡在新疆人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新疆人对大盘鸡的特殊羁绊;二为主角参加大盘鸡制作比赛并获奖的过程,展现广大外地民众对大盘鸡的喜爱。
(四)人物与环境
以主角日常生活为支线,重点拍摄工作场景以及新疆风土人情,在拍摄过程同时凸显出工作者的艰辛与快乐,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了解到店老板是怎样一步步把店做大做好吸引了诸多的客人的。甚至引来了很多外地的客人。通过主角的开店经历表现出《新疆大盘鸡》在新疆人民生活中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
二、拍摄计划
(一)场景设计
1.片头以新疆美丽风光片段,再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2.介绍新疆基本地理特征,新疆美食,风土人情
3.介绍本片主角马三立基本资料。
4.马三立自述,家庭及大盘鸡店几十年来的经历和一些个人经历。拍摄马三立日常生活场景。
5.马三立早起去市场采购,然后在厨房准备的镜头。
6.马三立做饭、顾客点餐片段,顾客享受美食特写,展示新疆人民的生活习惯。
7.马三立晚上睡觉前的活动。
8.黄宇欢在休息日跟家人团聚:①有地方特色的饭菜②马三立与父母闲话家常,嘘寒问暖③共享午餐
9.拍摄马三立家中的奖状。讲述新疆各地举行的厨师比赛中获得优秀的成绩。拍摄参加美食博览会时的照片。
10.自述自己对店的感情,对未来的希望。
11.结束片段为新疆沙湾美景,新疆小孩子们玩耍和天真笑容。体现新疆人民热情与好客以及对对未来的展望。
(二)意义
将西域风光与特色美味集合在一起,以世界的眼光去领略来自西域的独特风貌,让更多的人去品味和感受古丝绸之路的丰厚底蕴和美食风情。
(三)可能发生的意外及解决办法
1、人物不愿接受采访。
解决办法:尽量说服,实在不同意采用电话采访,再编成旁白或另寻受访对象。
2、在取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有关单位不允许拍摄。
解决办法:事前与相关部门协调,获得许可,实在不行可采取历史图片。
3、受恶劣天气影响,拍摄受阻。
解决办法:拍摄前调查拍摄期间天气,尽量选取有代表性天气时间拍摄(晴朗和风雨)。但是要保证一切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如天气过于恶劣致无法拍摄,采用口述的形式。
三、拍摄焦点
马三立制作美味可口大盘鸡过程:
对于开了十几年老字号大盘鸡店的马三里来说,店就是他的全部。看到顾客们大口大口的品尝着自己做的美味佳肴时他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不管炎热夏日马三立都会认真的做出每一道菜。天一亮就会准时起来去市场采购新鲜的食材。对待食物他从不马虎。十几年来他日日都这样。他对老店以及顾客们早已有了一种责任。大盘鸡不仅是新疆人民最爱的美食之一它也是联系着新疆人民和内地人民的一座桥。通过美食来介绍新疆让更多的内地人以及全世界人类正确理解新疆,传播新疆人民的正能量,让大家知道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善良。
纪录片策划范文2
一、缘起:衡水市“三年大变样”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记录这个时刻,特拍摄此专题片,简述衡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宗旨:该片不仅要使人了解衡水这个城市,更要引人思考,探索城市发展的道路。
三、内容:该片包括衡水市的历史文化、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时间为主轴,从古到今,顺序讲述。
四、主题:展示衡水风貌,彰显衡水精神,探求衡水发展。
五、目标人群:关注衡水发展的人士。
六、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以纪实拍摄为主,辅之以适量的采访和珍贵的录像资料。
七、思路:本片既是宣传片又是纪录片,宣传的是衡水风貌,记录的是衡水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八、时长:本片时长30分钟,从三大单元进行阐述,每个单元看似相对独立,实则浑然一体。
九、总体要求:
用制作电视、电影的表现手法对衡水市的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层面有重点、有针对、有秩序地进行拍摄、录音、剪辑制作成片,着重表现衡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呈现衡水市现代城市风貌、探索衡水市未来发展之路。
十、具体要求:
1.纪实拍摄:选取有典型性的事件和地点进行拍摄,要紧扣主题,运用所学拍摄技巧,巧妙地表现主题。
2.结构:注意完整统一的时空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节奏轻重缓急的处理,及悬念点、兴奋点的设置,剪辑时合理地设计这些点在全片的布局,以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
3.采访:设法将采访安排在特定的情景和状态之中,以保证不破坏全片的风格。
4.解说词:解说词要凝练,宁缺勿滥;语言尽量平实、直白、客观、理性。语言要针对画面,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通过画面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使片子充满思想感情。
十一、结构阐述:
1.总时长:三十分钟。
2。结构及片长分配(具体以摄制定稿为准):
※片头:15秒钟,用简单的背景和字幕告知观者拍摄主题;
※引子:由几个衡水标签引入,包括衡水金鱼、武强年画、内画鼻烟壶等,时长1分钟;
※正片:以“了解历史、面对现实、憧憬未来”为核心展开,共计27分钟。※片尾:即第三个篇章“未来篇”。
※为使专题片具有更大的可视性,每个章节都预设有四点:悬念点、兴奋点、高潮点、思考点,分别承载章节的“起”“承”“转”“接”功能。3:结构说明
1)片头:
以特技手法串接衡水市一些特色的店面,展示衡水金鱼、武强年画、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等。由此引出所要拍摄的主体:魅力衡水。
2)正片:
由引子直接过度到本篇,具体展现内容为:
※历史篇:
1.本部分主要展示衡水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著名人物。
2.切入点:事件故事:林秀贞女士赡养老人,资助学子,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佳人物。
3.事件解析:林秀贞女士出生在董仲舒的故乡,文化的熏陶使她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她十年如一日,赡养与她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并且资助140多名学子。优秀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优秀的现代衡水人。
4.旁白词摘: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在渊源流传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曾出现过北燕帝冯跋、北齐帝高欢等历史名人。西汉大哲学家、儒家学派一代宗师董仲舒、汉代名将窦婴等也都是衡水籍人士。
5.穿插图片:主要是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选取一些典型,包括窦氏青山、封氏墓群、董仲舒像、安济桥和宝云寺。
※现代篇
1.本篇主要纪录的是衡水市的现状,着重强调它的变化和人们在此的美好感受。
2.切入点:居民乔迁新居(以此为具体事件引出衡水在人民心目中的变化)
3.事件解析: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济的铺垫,更需要政府的正确领导。而城市的变化感受最大的应该是当地的居民。了解城市的变化应该从城市的外貌变化和居民的真正感受纪录。
拍摄的主要画面:(1)拍摄现在已经修建好的小区以及已经建好的公共设施的校园、医院(旁白: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段增长。为了打造全新的衡水休闲度假城市,给城市居民带来幸福的生活享受,视觉以及精神享受。衡水以前的老房子渐渐的被推倒,新楼如雨后春笋,城市迅速变化,人们慢慢搬进新家享受政府带给他们的美好变化。)(2)找一家正在搬进新居的居民进行采访(此时拍摄的是被访者的新居并进行一些采访,比如搬进新家有什么感受啊?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比较有什么区别?(此时插入被访者以前居住的房子的画面)等等
(3)插上规划局里面对衡水以后城市的模拟图(采访相关人员细细解说城市变化的具体措施)
4.以人物访谈为主,历史回顾作为辅助。再现当年城市旧貌,以人物采访以及穿插图片字幕来感受今天城市的变化。
※未来篇
1.本片是对衡水市未来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一个展望。
2.切入点——未来城市建设、以及旅游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
3.旁白词:根据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总体目标衡水逐渐走向水市湖城的转变。
(1)滏阳河衡水市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营造出融合自然、历史、水文化、城市文化元素的“龙之韵”主题风景带,在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大西头闸及规划的侯庄节制闸,形成蓝色带状水域,恢复滏阳河通航旧貌;在河道两岸修建绿色景观廊道及滨水园区,使其景观风格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画面:滏阳河绿色景观带)
在城市建设方面,“四路十桥”建设工程将彻底结束市区南北道路“断头”历史,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大大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画面:南北道路)
(2)彻底解决马路市场问题,并在市区再建宝云街菜市场、新华东路菜市场、
路北万户区市场、自强街北段菜市场、和平西路衡水学院菜市场等6个市场。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方便。(画面:新建成的菜市场)
(3)城市的建设当然也少不了对城中村的改造,在未来的日子中,拆迁改造
“五片四线”的38个城中村,共计拆除435万平方米。(新整顿好的城中村。)
(4)衡水最大的旅游景区是衡水湖,它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衡水湖水源充足,水量丰沛,丰水季节,是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目前湖内共有鱼类6目9科26属30种,另有芦苇、蒲草、莲藕分布。水产品年产量2463.8吨。在衡水湖旅游热的带动下,衡水将迎来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画面:衡水湖风景)
十二、专题片技术要求
※节目内容:
所有节目的字幕一律采用汉字简化字
节目中的同期声字幕、记者姓名等字幕的字体均为黑体白色。
节目中不得出现各种压角标。
节目的开始与结束均为黑起黑落,黑起黑落的过程均为1秒半。
※版式:
第一声道混合声道,包括解说、同期声、音乐、效果。
第二声道为音效声道,包括同期声、音乐、效果(此声道的音效与第一声道同步)。※节目长度:
节目实长:30分整(从60秒彩条、30秒黑底之后算起至片尾字幕结束)。时码:
节目的时码(TC码)从彩条开始直到片尾黑场结束要求连续(从00:00:00:00开始)。
※片头:
片头彩条60秒(要求有零电平即振荡声)。黑底30秒,然后留出15秒黑底待插栏目片头用。
※片尾:
片尾字幕结束后辅30秒黑底。
片尾字幕只上主创人员,每个工种人员不能超过2人,时长8秒钟以内。
小组分工:罗小敏负责现代篇,东之雪负责未来篇,历史篇和其他整理丁丽娟负责。
纪录片策划范文3
一、片名:《郭明义》
二、片长:90分钟
三、拍摄时间:20xx年10月—11月
四、拍摄地点:鞍山、工作地点、郭明义的家里、受过其帮助的人们的所居地
五、类型:人物传
六、方式:记者走访
七、拍摄设备:各类摄像机和照相机若干台
八、采访的拍摄人物:工作单位的老同事和年轻一辈,受过其救助的人们等
九、拍摄背景及意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道德和社会公德。社会风气不断败坏,社会上出现种种丑闻,比如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本来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受到了质疑,助人不乐了,反倒把自己赔进去了,还有,生病了付不起医药费,硬是被赶出医院等等。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必然不利于我国人民思想道德的良好发展,为了帮助我们的人民找回自信,找回我们的传统美德并将其继续发扬光大,我拍摄此记录片,来给大家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值得我国人民去思考和学习。重新学习这些平凡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优良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主要内容:
分为三部分:
1、平凡中的伟大:这一部分拍摄的画面主要有,郭明义40多平米的家以及家中简单的物品陈列,记者采访受其帮助过的人们,如单位分房得到他房子的人,受其自行车捐助的人以及得到他家电视捐助的家庭。记者采访妻子和女儿,从而得知他们对这个丈夫和父亲的行为持什么态度,从他们那里采访侧面得知平凡的郭明义的不平凡事件,以及从这些口中得知“郭傻子“的来源,。
2、爱岗敬业:拍摄的画面主要有郭明义的工作单位,作为一名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他的工作环境,在一些因工作做出贡献而得奖的画面,记者采访领导和工友得知工作状态中的郭明义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加一些他工作时的画面,通过这样一些画面给我们展示他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始终以饱满的激情、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在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岗位上,不怕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内容的枯燥,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当代雷锋:主要拍摄画面有,郭明义捐血和血小板的画面,如火的献血证明书,对受其救助过人们的采访,不遗余力救助矿工子女的画面,特别拍摄受其捐助过的小女孩杨斯雯,采访得知妻子的态度,他成立的希望工程等等画面。
十一、所需费用:20000元
十二、后期制作:
1、剪辑: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制作
2、字幕:设计中文版和英文版
3、片头片尾制作: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制作。可以录一些花絮作为片尾
4、推广发行:通过类似于王刚讲故事之类的电视节目或者是作为参赛作品等
东方红-54型拖拉机的附录
“怎样改进东方红拖拉机——洛阳拖拉机厂征求意见”
《人民日报》1960.08.03
我厂从去年开工生产以来,已经生产了大量产品。东方红—54马力拖拉机已经成批地投入农业技术改造的战斗,并且不断地受到各地国营农场、人民公社拖拉机站、兄弟工厂、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关的鼓励和好评。最近,我们又试制成功了东方红—75马力拖拉机,它具有马力大、速度快、油耗低等优点。但是我们认为,目前东方红—54和东方红—75拖拉机在性能、零件结构等方面还有一些缺点需要改进。
为了响应党中央加速农业技术改造的号召,为了使我们的拖拉机改进得完全适应我国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我们希望大家多多提出改进意见。
一、你们认为东方红—54拖拉机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二、如何提高拖拉机零件的使用寿命(如履带板、行走零件等)?在使用中零件的损耗情况如何?
三、如何简化保养、调整和维修工作?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如改进驾驶室,减轻操纵力等)?
四、如何进一步提高东方红拖拉机的耕作能力?
五、如何减轻零件、部件的重量,简化结构和工艺,节约金属材料?
六、你们有哪些降低燃料消耗的经验?效果如何?
七、履带式拖拉机在你们那里每年的利用情况如何?怎样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发展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八、东方红—75拖拉机可以改装哪些主要变型车(如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等)?你们有何改装的方案?
九、在你们使用的国内外制造的拖拉机中,有哪些拖拉机的某种性能、某个部件或零件的结构比较好,为什么?
十、你们有哪些关于拖拉机制配、维修、使用方面的技术革新,效果如何?
其它任何有关产品改进的建议,不管是否成熟,我们都很欢迎。殷切地期待你们的宝贵意见。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设计处吉林省新文化报2008年
拖拉机最长使用多久大修一次?权威说法是:拖拉机10年不大修都是少见的事。公主岭市陶家屯镇的徐永山会告诉你:17年!
走进徐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宽敞的车库,有些斑驳的“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正安静地停在这里。38岁的拖拉机,外观有些褪色。因为年代太久了,拖拉机驾驶员座椅的靠背已经被磨出一个大窟窿,包着皮革的扶手已被磨破,里面的木头也被磨得锃光瓦亮。驾驶室里生产日期和编号清晰可见,注明1970年4月生产,编号为075214。
67岁的徐永山抚摸着这个大铁家伙说:“这车库的砖瓦原本是留着盖房子的,得知老伙计要入住我家,我可不能委屈它。我住的老房子还是1953年建的,天棚还是秸秆的呢。”
徐永山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后来参加了生产队的驾驶员培训。1970年6月,上级拨给生产队一台“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徐永山被分配驾驶这台拖拉机。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给拖拉机做保养。到了1979年,徐永山驾驶的拖拉机已经连续工作了近十年,却一次也没有大修过,这简直是奇迹,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
当时北京农机学院的一位教授特地带着学生来到公主岭市陶家屯进行了一番研究,教授表示即使在欧美国家,拖拉机连续使用10年不大修也很罕见。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台拖拉机此后又持续使用了7年多。
1979年,农机部门组织专家、教授、工程师和技术员足足用了11天才将拖拉机的8000多个零件全部拆卸下来,逐个验证。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派了一个摄制组,同步拍摄了纪录片。当年徐永山光荣出席了全国农业、财贸、教育、卫生、科研战线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上与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了影。徐永山还因此被奖励了两台一模一样的拖拉机,所有权上交给了生产队。1980年4月20日,时任农机部部长的项南同志在《中国农民报》头版发表的社论《假如都像徐永山》。全国掀起了学习徐永山的热潮。
1983年,村子里分田到户,拖拉机的归属很快提到日程上,徐永山说什么也不同意卖掉老伙计,他多方奔走,甚至找到当时县里的主管领导,才被允许暂时拥有拖拉机的所有权。1988年,几番周折之后,徐永山终于正式取得了这台相伴多年的拖拉机的所有权。
徐永山车辆长寿的秘诀就是油、水、气、车时刻保持洁净。为此,他一年四季都给车辆加热水,每次加油前都净化加油设备。徐永山还很提倡“六慢”,即停车慢、起步慢、上下坡慢、道路不平慢、转弯慢和进村慢。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要出资5万元购买这辆拖拉机,徐永山拒绝了,村里人都说他傻,徐永山却说:“给多少钱也不卖,这辆拖拉机是我的命根子,如果国家需要,我可以捐赠,但是绝不把它交给不能真正认识其价值的人。”
关于改造老房子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策划格式_纪录片策划范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