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装修网


50年代的卫生间(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都是什么)

时间:2023-08-25 作者:海铭


为什么女同志管卫生间叫做一号什么来历

分类:社会/文化

解析:

楼上的回答都"错"!

正确的来历是:

上卫生间叫做"去一号",“去一号”这词儿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在南京市的建康路有一座被装修的很美观的厕所,其正面墙上写着“001”,是“一号”,所以人们就把“去厕所”叫成了“去一号”!

由此而来,所以很多人说上厕所叫"去一号"!!!

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都是什么

50年代的十大建筑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术馆、华侨大厦(已被拆除,现已重建)、北京火车站、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

1、人民大会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

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

也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每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五年一届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也在此召开。

2、中国历史革命博物馆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收藏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

同时进行有关中国历史文物的考古、研究,并利用文物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其前身是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年于国子监成亘筹备处,后迁至端门至午门一带(天安门北面);

1926年10月10日开放。1959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成了新的中国历史博物馆,196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一正式名称暂告一段落。

3、军事博物馆

全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

截止至2012年末,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军博收藏34万多件文物和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装备250余件,艺术品1600余件,对外军事交往中受赠礼品2551件。

其中有铜鎏金弩机、镇远舰铁锚、叶挺指挥刀、三八式步枪和解放军第一辆坦克等重大历史价值文物。

4、民族文化宫

民族文化宫(theCulturalPalaceofNationalities)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是一座具有博物馆性质的民族风情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建筑独特,极具民族情调。

2016年9月,民族文化宫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5、民族饭店

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四星级国际高档商务酒店。位于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北侧。建筑面积近五万平方米。设有中餐厅、潮州餐厅、海鲜火锅餐厅、咖啡厅、西餐厅和土耳其烧烤餐厅。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大建筑

五十年代中国最典型的建筑都有哪些

园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砖、瓦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木框架结构是主要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由柱、梁、檩条等主要构件组成。我国古代有三种木框架结构:吊梁、穿斗、竖井,梁的吊装方式是将梁架在柱上,将梁架在梁上,故称为“梁吊装式”。这种结构常用于宫殿、寺庙、寺院等大型建筑中。

中国传统建筑提倡“天人合一”,强调“静”与“净”的生活,寓意和平的环境。无论是江南的一个庭院,还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都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注重居住环境的稳定、安全和归属感。新中国建筑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生活的价值。与简单的古董建筑不同,新中式建筑注重提高舒适性,如在设计上更多考虑私密性,加强采光和通风,更有效地改善浴室和厨房在房间中的位置,更好地营造老年人的房间环境,儿童与夫妻居住环境的合理分工和有机协调。此外,在庭院和地下室的处理上,还吸收了更多现代生活流线的创新笔触,如外庭院、内阳台等,使中国建筑显得更自然、更现代、更有生命力。

新中国建筑通过现代材料和技术,对传统建筑的各种元素进行了改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演变和抽象。传统建筑的原貌看不出来,但在整体风格上,它仍然保留着中国民居的魅力和精髓。在空间结构上,有意遵循传统住宅的布局形式,延续传统住宅使用的瓦屋顶,但不沿袭旧式风格。它根据当地的特点吸收当地的建筑色彩和风格,并能成为自己的特色。

一般来说,新中国建筑可以分为两个流派:北方庭院学派和南方园林学派。北方院落建筑外观采用北京四合院灰坡屋顶、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墙体和院落围墙,材料多为灰色砖块,地域色彩浓厚,气势雄浑;空间结构尽量设计院落空间,追求四合院四合院的完整环绕形式。

1980年的衣食住行与现在的衣食住行

1980年属于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与现在的衣食住行,在质和量方面都有天壤之别。

衣:1980年的衣服面料主要是棉布,城镇居民所需布匹和棉花按人头供应,凭票购买。衣服款式刻板,色调以蓝灰为主。羊毛面料、化纤面料、毛呢大衣都属于高档货。现在人们的服装无论质地还是色调、款式,具有无限的丰富性。

食:1980年的主食是玉米面、地瓜面等粗粮,小麦面、大米很少。城镇居民按不同年龄、工种划分供应等级,凭证购买粮食。肉、蛋、食用油、水产品同样凭票购买。现在人们的食物多种多样,选择范围非常大。

住:1980年城镇居民住的都是公租房,面积狭小,一层楼甚至一个大院共用水龙头和厕所的相当普遍。现在人们住的是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的套房,甚至是多卧、多厅、多卫的豪宅。

行:1980年拥有自行车的人家比较少,公交车的数量、线路也比较少。出远门通常是坐长途汽车、硬座火车、客货混装轮船,坐飞机是罕见和奢侈的事情。现在,私家车,公交车、轻轨、动车、高铁、豪华客轮、民用航班比比皆是,安全快捷,人们出行极其方便。

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迅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再过三十年,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