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基坑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随着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基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效地节约了工程成本,也正是为如此,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水平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大对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作用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坑工程一直以来都是重要关注的部分之一,尤其是深基坑]_=程的施1:,对于全局的成败都有着影响。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受到r深基坑施工的直接影响,也是整个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针对深基坑支护工程,我们需要考虑到设计与施lT的相互“联手”,才能够确保基坑支护的质量。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基坑施工也朝着大规模、大广度、大深度的方向发展,这样也使得施工的难度增加、周期边长。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如此才能够确保建筑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1、建筑工程基坑工程特点及目前状况
1.1基坑越挖越深
或许地皮过于昂贵、或许为了适用更加的方便,抑或是城市规划、规定,使得建筑不得不朝着地下方向发展。以往一、二层的地下室就算是在大城市都不算普遍。但是如今的沿海城市三到四层的地下室非常常见,五层、六层的也有。
1.2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过差
由于受到了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建筑工程施]二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很多都能够满足实际的标准,特别是在沿海的部分经济开发区,这一现象尤为突。
1.3基坑周边环境过于复杂
由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一般都位于建筑物相对密集、人口稠密的城市内部,并且靠着市政公路。但是原本修建的建筑结构过于陈旧,地下管线、地t:管线分布密集。所以,在进行基坑施工的时候,不仅要确保本身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还需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物不受到任何影响。
1.4过多的基坑支护技术
在基坑支护当中,例如:钢板桩、预制桩、人工挖孔桩、内支撑、地下连续墙,各种管、桩、板、撑、墙等结合到锚杆进行联合的支护,另外,也包含了锚钉墙等方面。
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当中面对的理由
21在设计支护结构时,存在不恰当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
基坑支护结构所能够承受的土压力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考虑到地质条件,我们还无法精确地将土压力计算出来,到目前为止,一直还是用的朗肯公司以及库伦公司。对于选择土体物理参数时,我需要考虑到方面很多,尤其是在开挖深基坑之后,粘聚力、含水率以及内摩擦角都会可能转变的,因此,对于支护结构的实际承受力难以准确的计算出来在设计当中,如果没有准确的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对于设计结果就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2在进行基坑土体取样时。不够完全
在没计基坑支护结构之前,就需要进行地基土层的分析取样,如此才能够取得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如此也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护结构设计依据。一般来说,在开挖深基坑的范同之内,都需要做好钻探取样,并且根据国家的规范要求进行。为了尽可能的降低1_程造价以及钻探的工作量,也需要避开过多的钻孔出现。所以,所取的土样就存在一定的不完全性和随机性。并且,考虑到地质构造的复杂多变,取得的土样也无法将区域之内的土层实际性质准确的反映出来。
2.3没有周全的考虑到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
通过实测的基坑开挖资料来看:基坑周边向着基坑内发生水平位移的时‘374‘候,一般都是中间大两边小。并且,深基坑边坡出现边坡失稳的情况,一般都是发生在以边长居中的位置。这一点就说明开挖深基坑属于空问方面的理由。在传统的设计当中,基坑支护结构在处理当中都是按照平面应变理由进行的。对于部分长而细的基坑来说,这一种假设的平面应变就符合实际要求,但是如果是长方形的深基坑或者是近似于长方形,就存在较大的差别。
2.4实际手里和支护结构设计计算存在差异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在目前依然采用的是极限平衡理论,但是却忽略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相对复杂。通过建筑工程的实践来看,从理论上讲,按照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安全系数的设计是安全的,但是部分情况下会存在破坏;虽然部分支护结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甚至是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却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在深基坑支护结构当中,极限平衡理论属于静态设计的一种,但是在进行土体开挖之后,其属于动态的平衡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土体的强度也会随之降低,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所以,这也是设计当中不容忽视的'一点。
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3.1基坑支护的设计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实际的现场施工要求,并且结合基坑侧壁的重要性系数和安全等级,从而制定出合理、严谨、科学的方案,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到:第一,对于新理念、新技术需要充分的加以利用,分析具体事务,不能够照搬以往的设计理念。在如今的设计领域当中,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还没有具有权威性、公认性的计算公式,依然处于摸索阶段。相比其他没计领域,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就需要打破传统,通过现场施丁监测来引导设汁体系;第二,研究支护结构的理论以及材料试验,因此实践才是唯一的真理检验标准。只有大量的试验研究,才能够支持正确的理论。在实验深基坑支护结构上.相比发达多家,我国依然还有一长段的路要走。但是,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国内的设计人员也掌握了第一手的施_r资料,但是由于科学测试数据的缺乏,还没办法形成相应的理论,这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三,在设计支护结构时,要懂得多创新、勇于创新,积极开拓思路。在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往往都需要各元素的相互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出更好的计算策略以及新的设计思路。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深基坑支护工程虽属临时性工程,但其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及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地下室主体施工的结构和作业工人人生安全,且其施工的技术复杂性,有的却远甚于永久性的基础结构或上部结构,稍有不慎,不仅将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还会殃及临近的构筑物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当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1前言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2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2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2.3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收集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数据,已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我国也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规范。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4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计算简图怎样选取、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正因如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
1、工程概况
湖南长沙市某建筑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19770m2,总建筑面积约32116m2,工程主楼高为19层,群楼3~4层,设1层地下室。本工程基坑较深,大范围挖深为6.85m,局部电梯井坑部位深度8.45m。地下室平面呈矩形布置,周长327m,如图1所示。
根据该工程地块地质勘察报告,对基坑开挖范围为较厚的淤泥质黏土。各土层作为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物理学性质指标如表1.根据地区经验,对表中C、φ值作了调整。
2、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上述特点,结合基坑周边的环境和相同基坑开挖工程的实践经验,我们在设计方案中考虑几种方案:
2.1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的围护方案。这是比较经济的方案,但是本工程现场地面2m以下为厚层淤泥黏土,且本工程挖深度(6.85m)相对较深,所以周边环境采用该方案的围护必须比常规的要加强。复合土钉墙的方案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土体位移,且土钉淤泥质土中的效果不明显。故设计不考虑该方案。
2.2采用钻孔桩支护加内支撑和水泥搅拌桩止水方案比较适合地下室开挖,但该方案较常规工程量偏大,故先不考虑该方案。
2.3采用SMW工法的围护方案,有以下特点:
①能同时挡土和止水,占用施工场地小:
②施工速度较快:
③无振动、无噪声、无泥浆污染;
④型钢可拔出回收再用。
为此,我们对方案①和方案③均进行设计计算,对综合经济、工期与社会效益做了对比,发现该工程采用SMW工法较之钻孔排桩方法节约25%的造价,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选用SMW工法的围护方案。
3、SMW工法连续墙的工作原理和基坑支护设计
本基坑支护设计主要采用了SMW工法连续墙与型钢立柱加钢管支撑的结构形式。SMW(Soi,MixingWall的缩写)工法是以水泥土搅拌桩体作为基坑围护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法通过特殊的多轴深层搅拌机在施工现场按设计深度将土体切散,同时从其钻头前端将水泥浆强化剂注入土体,并使之与原位土体反复混合搅拌,然后在水泥土未硬化之前插入H型钢或钢板桩作为应力加强材料,直至水泥土硬结。在施工平面上,桩与桩之间重叠搭接,在地下形成一个抗渗性好、刚度大,同时又由于H型钢的强度,能承受较大水平土压力的地下壁体。在地下结构施工结束后拔出H型钢回收再利用。这种结构由于经济合理地利用了深层搅拌桩和H型钢的优点,同时拔出回收H型钢又可带来巨大的效益,所以具有构造简单、止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该基坑工程支撑面标高为-0.300m。自然地面标高为-0.500m。自然地面至支护钢管支撑梁顶面的深度2.500m,支护立桩桩采用桩径700钻孔灌注桩(图2)。四周压顶梁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900×500,强度等级为C25.钢管支撑截面ZC1为φ630钢管,壁厚10mm;ZC2为φ426钢管,壁厚9mm;水平ZC3为φ377钢管,壁厚7mm。
4、基坑施了方案的技术分析
4.1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中考虑按后浇带进行了分段施工,由西向东分为1~8轴、8~16轴、16~22轴三个施工段,出土由东侧坡进行;3.500m以上土方开挖,先开挖掉有支撑梁部的土方,再进行混凝土压顶梁和钢管支撑梁施工。
①分段、分层开挖土方至四周压顶梁底标高-3.500m处,作好60厚C15混凝土护坡。
②按照压顶梁位置进行模板、钢筋施工,浇筑压顶梁混凝土。
③当压顶梁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80%,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④钢管支撑梁施工后挖除支撑梁下土方。
4.2-3.500m以上的土方采取以11轴为分界线分作两段分块放坡开挖,开挖时应设标高控制点,尽量把挖深标高控制准确。开挖时可根据场地土质情况采取1:1放坡。
4.3-3.500m以上的土方开挖,应采取保护钢管支撑梁的措施,严禁挖土机和运土车在坑边碰撞支撑梁。
4.4在基坑底板施工完成后,拆除二次支撑梁。地下室项板浇筑完毕,拆除基坑支撑梁进行了防水验收和外衬护墙回土填后,方可拆除SMW支护体中的H型钢。
5、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5.1施工流程
放线→SMW工法施工→压顶梁土方分段开挖至-3.500m→施工混凝土护坡→分段浇筑压顶混凝土→养护→钢管支撑梁施工→挖-3.500m以下土方→分施工段浇筑地下室底板→增加斜撑后拆除支撑→浇筑墙板顶板和防水施工→拔除SMW工法型钢→全部回填四周土方。
5.2施工方法
5.2.1测量放线:按照工程的已知控制轴线,放出基坑边线,在边线的控制点用4×4角钢作好标志。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监测点的埋设和开挖前的初始值测读。
5.2.2SMW工法施工:该工法因为具有速度快和占用施工场地小的特点。为加快围攻护进度与保证质量,工法桩以11轴为分区线。配合压顶梁及护坡施工,分为两段。从A11轴顺时针方向进行施工,工法桩控制好钻具下沉及提升速度,同时要求桩位偏差值在30mm以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在搅拌成桩时,下行钻进时灌入70%~80%的水泥浆,其余在钻上升时灌入。
5.2.3-3.500m压顶梁处土方开挖:根据SMW工法桩的进度,当完成11轴线以西,开始该压顶梁处地槽土方开挖(图3),开挖时按着梁的灰线进行开挖,因-3.500m以下为淤泥,地槽、压顶梁土方采取分段施工,压顶梁-3.500m以上护坡施工。
5.2.4压顶梁施工:采取边挖土、边铺混凝土垫层,边浇筑压顶梁,同时,人工修整好土方后进行了护坡钢筋网绑扎,随后进行60厚C15混凝土浇筑。
①压顶梁钢筋绑扎与钢管支撑预埋件留设,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管支撑梁预卖件留设位置,按照图纸要求引测至顶梁上,保证平面几何尺寸,加强测量复核工作。
②浇注混凝土压顶梁时先检查钢筋横板梁面尺寸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C25商品混凝土掺入早强剂,按顺序浇捣。
③养护混凝土浇筑完终凝后即可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值。混凝土强度以同条件养护下的试块试压结果为判断依据。
5.2.5钢管支撑梁施工:待压顶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进行钢管支撑梁施工,在钢管支撑梁位置进行沟槽开挖,土方开挖按组织方案施工,进行钢管支撑梁定位、焊接。为使钢管支撑梁安装后保持整个支撑成为不变体系,根据轴力值在施焊前进行焊接试拉。焊缝应四周满焊,钢管支撑梁全部安装完毕后,对压顶梁进行了保护,运输道路再回填,以保证钢管支撑梁不易压断及撞击混凝土压顶梁。
5.2.6-3.500m以下土方开挖,根据后浇带位置分为一个施工段。
5.2.7钢管支撑在地下室墙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用人工气焊切割钢管支撑。
5.2.8拔除SMW工法中的型钢:等做好地下室工程的防水试验合格后,拔除SMW工法的型钢。型钢拔除采用专业机具进行,拔除过程中应避免碰撞地下室结构。同时,对于在周边人员的安全和结构等要有专人负责指挥。
6、基坑施工监测情况
6.1监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环境特点、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围护设计方案要求,监测内容如下:
6.1.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观测:在基坑靠近围护结构的位置共设置11个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孔,测斜孔深度为15m:
6.1.2支撑轴力观测:在基坑支撑体系的水平角撑主撑布设9组轴力监测点,在斜抛撑布设6组轴力监测点,主要观测支撑体系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撑应力随时间和工况的变化情况:
6.1.3围护结构顶及道路中人行道水平垂直位移观测:在基坑四周大道靠近基坑的人行道上及围护结构顶设若干个观测点,以监测其随基坑开挖的变化情况。
6.2监测工期频率及警戒值
6.2.1监测工期:从开挖前一周进场埋设测点,至斜抛撑拆除且监测数据稳定或结构做到±0,00。
6.2.2监测频率:按围护设计方案,根据挖土的进展速度及基坑的变形情况来定。基坑开挖阶段每天监测一次,在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时如遇超警戒值或变化速度较快的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每天两次或更多。拆撑期间加密监测频率。
6.2.3监测警戒值:土体监测斜孔最大水平位移和沉降警戒值为50mm,水平位移和沉降速率警戒值一般取大于3mm/d。
通过监测发现:水平位移随着挖土施工进度增长较快,日平均变化率约为+1.0mm,特别是CX4、CX7、CX11等孔在开挖三角土期间日增量的最大测量值为10mm,水平位移总量超过设计警戒值,但水平位移速率一直未超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其周边荷载较大,期间重车行走较多,这就增加了总的水平位移量。支撑轴力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一直相对稳定,未超过设计值的要求。
7、结语
综上所述,SMW工法连续墙具有施工快、无振动、无噪声、无泥浆污染、止水防水好等特点,是提高坑底抗隆起的有效措施,并能降低围护工程造价(较常用的钻孔排桩方法节省20%~30%的费用),符合国家倡导的建筑节能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基坑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1、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中综合性强的学科
基坑工程不仅涉及工程地质、土力学、渗流理论、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和监测设计,同时,还涉及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如:地下水的渗流对土压力、土体稳定的影响:考虑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对土压力大小、分布形式的影响;土体的卸载和加载的不同过程对支护体系的影响;基坑施工中的时空效应;采取对地下水位、土压力、支护和支撑体系的变形等数据的监测及信息化施工;基坑工程引起周围土体应力场、位移场、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2、临时性和风险性大
一般情况下,基坑支护是临时措施,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较小,风险大,同时基坑工程的经济指标要求特别苛刻,有时甚至是不合理的低安全度。而在大城市密集建筑群中的深基坑工程,周围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基坑工程必须安全可靠,而基坑工程造价常较高,因此,临时性和经济指标的矛盾突出。
3、基坑工程的地区性差别大
各地区工程的地质条件不同,如软土地区和黄土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造成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因此,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照搬。
4、基坑周围的环境条件要求严格
邻近的高大建筑、地下结构、管线,地铁等对因基坑开挖而引起的变形限制严格,施工因素复杂多变,气候、季节、周围水体等因素的变化,均可导致基坑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
以上特点决定了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复杂性。多种不确定因素,容易导致在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出现一些概念性的错误,这是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