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上海两万户房改造,以及两万户新工房和不成套新工房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两万户新工房和不成套新工房的区别
两万户新工房和不成套新工房的区别如下:
1.产权:两万户新工房由政府征收或拆迁获得,居民持有房屋产权;而不成套新工房由私人投资购买旧房改造后出售或出租,居民持有的是使用权,没有产权。
2.建筑标准:两万户新工房在改造时,会按照国家的建筑标准进行改造,所有房屋都会统一规划,建设标准比较统一;而不成套新工房则因为是由私人投资改造的,建筑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两者在拟建户数、生产方式和路径方面也存在差异。两万户新工房的拟建户数在2万户以内,不成套新工房一般不局限于建立户数的数目,只要满足条件就可以建立。两万户新工房一般以传统手工生产方式推行,不成套新工房则采用现代化技术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快速成型。两万户新工房通过改造和管理现代化,逐步走向现代企业经营路径;不成套新工房在不牵涉大规模快速生产的基础上,就实现现代企业标准,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综上所述,两万户新工房和不成套新工房在产权、建筑标准、拟建户数、生产方式和路径等方面存在差异。
上海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
优秀历史建筑大多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海城市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有了相当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于是在新华路、愚园路、华山路、兴国路沿线出现了许多新式里弄、公寓、花园住宅等,如:愚园路愚园新村,沪西别墅,新华路、番禺路外国弄堂,华山路范园等,其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有联列式新里、小高层公寓、独立式花园住宅。书中的虹桥路沿线花园别墅大多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兴建,当时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中经营的佼佼者、政府官员、外侨商贾,为了避开中心城区的喧闹,在城市西郊开发建造了自己的度假别墅,这些别墅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宽敞的花园。如沙逊别墅是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淮阴路200号姚家花园是参照美国建筑师莱特的代表作——落水山庄设计、还有虹桥路2310号罗别根花园等都是上乘的设计作品。境内由于大量居住人口的迁入,一些医院、疗养院、俱乐部等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如延安西路上海私立妇孺医院、同仁医院、美国乡村总会、伊犁路虹桥疗养院等。
新华路、愚园路、华山路、兴国路等道路两侧的各种风格建筑鳞次栉比,有英国民居、乡村别墅、德国民居、西班牙民居、法国建筑等,与道路、绿化组成的城市空间一同形成了境内特有的市井空间,成为上海城市海派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也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步伐。在这之前,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播西方文化兴办书院、学校,如万航渡路的圣约翰大学(现址为华东政法学院)早在19世纪末就形成了沪上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还有江苏路中西女中,引入了美国学院派城堡建筑风格。
总之,境内的历史建筑为上海留下了固化历史的一部分。如今,我们正是在前人走过的历史路径上继续向前,留住这些历史印迹,留住这些历史的记忆,当人们回过头去,回顾一下以往走过的时光,无疑会产生无穷的回味,而这回味的心境一定是美好的,而且智仁者会有各自的感悟。
这本优秀历史建筑集对老上海是回味,对初入区境的朋友,也许能帮助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经营地区的历史环境有所了解而融入其中。
上海完整的建筑制
上海是建筑高度密集的大城市。宋淳化二年(991年)上海始设青龙镇,坊市繁盛,海舶辐辏,一批建筑遗迹尚留存至今。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县,建筑活动日盛,歌楼酒肆大量兴建。历经宋元明3个朝代的发展,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上海城市楼宇相连,店铺林立,其中私家园林、会馆建筑成为上海古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初步形成繁华大都市的风貌。
上海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嘉定孔庙和龙华寺各建筑群格守中国传统的中轴线排列,形制完整,布局严谨;南翔寺双塔和文庙魁星阁是中国木构架结构典型,体现了古代完美的结构工艺;龙华塔和真如寺的地基处理因地制宜,坚实牢固;书隐楼的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形象逼真。所有这些均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造型和布局、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软土地基的处理、装饰彩绘、施工工艺方面的创造性和重要的贡献。
随着上海开埠,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西方的建筑结构、舶来的建筑材料、外国的建筑技术渗入传统的建筑业。
清道光二十年~光绪二十一年(1840~1895年)是近代建筑业在上海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上海租界形成了新城区,出现了早期外国侵略者的领事馆、洋行、银行、商店、工厂、仓库、教堂、饭店、俱乐部和独立式住宅等新型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多是一、二层楼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券廊式”和欧洲古典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是对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的第一次撞击。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这是欧洲联立式住宅与中国传统的立帖式砖木结构的结合,成为上海居民一种独特的房屋类型。这一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水泥和钢框架结构的应用,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造的英商上海自来火房是中国第一座钢结构的建筑。
清光绪二十一年~民国8年(1895~1919年)是近代建筑业在上海的发展阶段。行政、金融、商业、交通、教育、娱乐等新的建筑类型陆续出现。工业建筑出现了大跨度钢结构车间。随着上海人口的增加,里弄住宅数量剧增,钢结构得到应用,开始向多层建筑发展,出现了5层以上的大楼。清光绪二十二年所建的汇中饭店、清宣统二年(1910年)所建的英国总会、民国4年所建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光绪三十四年~宣统二年所建的美商上海德律风公司开创了上海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的纪录。
民国8~26年是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高级影剧院,以及花园洋房、高层公寓。这一时期欧洲现代运动波及上海,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钢框架结构在高层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民国12年所建的汇丰银行大厦,民国14年所建的海关大楼标志着西方复古主义的顶峰。民国23年建成的国际饭店,保持远东最高建筑的纪录达48年之久,是现代派代表性建筑。这一阶段还有一批“大上海计划”建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自20年代筹划,民国20年动工,民国23年初步完成。30年代还出现了诸如大新公司和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等中西合璧的建筑。这类成功的建筑多为中国建筑师设计。
民国26~38年,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处于停滞阶段。日军炮火给上海建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内战争,上海重大的建筑工程处于停顿状态。
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分布的特点。沿黄浦江一带集中了近代行政、商业和金融业建筑;以跑马厅为中心形成了南京路、淮海路、福州路、金陵路和西藏路的商业建筑;向西沿苏州河、向东沿黄浦江汇集着许多工业建筑;高级住宅主要集中于西区,这是20年代后租界扩张的结果。上海的华界区域,如闸北、沪南和浦东等地有大量的棚户、简易木屋和平房。据民国36年统计,旧上海共有棚户5万余户,解放前夕,全市100户以上的棚户区有322处,13万间,18万户,居住着近100万人口。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从此,上海的城市建筑掀开了新的一页。在50年代初期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上海的房屋建筑大多是砖木结构,少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对象以住宅为主。当时规划建造两万户工人住宅,以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其中曹杨新村是解放后最早建成的工人住宅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1953年开始,除续建曹杨新村外,又新建了凤城新村、鞍山新村、控江新村、崂山新村、日晖新村、玉田新村、志丹新村等住宅区。这些建筑多为2层立帖式砖木结构,以后发展为3~4层的混合结构,楼板采用预制安装。这个时期还建造了一些影剧院、文化馆、学校和具有较高建筑装饰水平的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70年代开始建造较高层数的住宅,康乐路12层住宅、漕溪北路6幢13层、3幢16层住宅是较先建成的高层住宅。其后,雁荡大厦、爱建大厦等高层公寓也相继建造。到8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建筑的比重大幅度增长,新一代的居住区和居住楼不仅规模大,而且布局合理、造型多样、设施配套齐全。
在工业建筑方面,上海解放后不久就开始投入力量改建、扩建一些老厂,如上海电机厂、上海柴油机厂。沪东造船厂、上钢三厂等。从1958年开始,上海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建筑施工的对象由民用建筑为主转到以工业建筑为主,建设了彭浦、闵行、松江、吴淞、吴泾、嘉定、安亭、高桥、桃浦等工业区。这一时期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结构大量采用,重型厂房钢结构也开始出现,如上钢三厂转炉车间、重型机器厂万吨水压机车间等工程。从60年代到70年代末,许多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大楼、具有1.8万个座位的上海体育馆、高210.5米的上海电视塔等具有较高施工难度的建筑也先后建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加快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各种新型的、多功能的工业、商业、娱乐、文化、体育、住宅、办公等类型的建筑大面积建造。工业上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的企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二期工程、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永新彩色显像管厂、耀华皮尔金顿浮法玻璃生产线工程、施贵宝制药厂等都在这个时期建成。联谊大厦、电信大楼、华亭宾馆、上海铁路新客站、上海游泳馆、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影城、中国科学院上海学术活动中心等具有现代特色和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也相继建成。同期,每年还有几十项上海市重点实事工程按期完成。许多建筑不但造型别致,装饰新颖,而且采用现代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这些建筑物的建成,标志着上海建筑施工力量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的水平。
90年代,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上海建筑施工行业每年在建工程多达1万多项,其中如黄浦江三座大桥、地铁等大型市政工程、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工程、一批高耸挺拔、风格迥异的高级宾馆、浦东地区大批内资外资高层建筑工程、三资企业的厂房、遍布全市的住宅小区建设及土地批租带动起来的高档商品房、高档别墅建筑、市中心黄金地段结合旧区改造出现的多功能商务办公中心、金融中心建筑以及一些高级装饰工程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成果。
上海建筑史
1998年台湾设计师登琨艳最先寻找并入住上海苏州河边的仓库,成功地重新诠释工业旧仓库。此后一批艺术家在西苏州河路1131号、1133号仓库等地相继开辟自己的工作室。与邻居的先锋相比,莫干山路似乎拥有着更大的可塑性。莫干山路50号春明工业园区,集结着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风情各异的厂房,背临繁忙百年的苏州河,右依西苏州河路的艺术工作室群。这块园区原是上海春明毛纺织厂,1999年资产重组,厂房四万余平方调整出租。2000年5月画家薛松第一个进驻莫干山路50号。短短两年,莫干山路50号就崛起成为上海最大的艺术仓库群。
2002年5月,西苏州河1131号和1133号仓库拆迁,那里的艺术家们和名声鹊起的东廊、香格纳等画廊的老板就近搬入莫干山路50号,同时还跟进新的一批当代艺术家。2002年另一片艺术仓库淮海西路720号同样因市政拆迁而消失,这批艺术家也于2003年2月相继进驻莫干山路50号。现在藏身这个安静的工业园区里的工作室和画廊已经有21家。2004年,上海市政府开始对苏州河沿岸进行考察,对于「文化艺术产业」这一新兴的产业给予支持的态度-从保护产业的基本目的出发、到辅助产业的蓬勃成长,有关单位连结了莫干山路、福州路、从山路、多伦路等几条主要艺术聚集街道,发展成「特色文化街区」,现在,莫干山路50号不但是策展人、收藏家必探访之处,也是上海文化、观光的重要景点。
艺术家钟爱旧仓房
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拥有大量老厂房、老仓库的上海称谓中国LOFT的高地。位于普陀区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50号,入驻了来自瑞士、法国、意大利和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园"摘录
?"薛松工作室"
?"丁乙工作室"
?香格纳画廊
?比翼艺术中心
拆或留?一边是艺术家对城区里的破旧厂房情有独钟,一边是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阻挡。
莫干山路50号成为最后一块高地,是拆或留的争夺前沿,是艺术空间和商业利润交锋的无声战场,是城市历史和现代建设,人文地理和城市规划碰撞的标本。各种利益,各种元素,在这里纠缠上演……
2.昌化路136号老房子,捕捉流失的记忆
负责人:水水
昌化路136号是一幢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35年前后,由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和营造公司通和洋行(ArtkinsonDallas)设计,建造者不详。建筑外观古朴中透着现代,远远一望,还以为是一幢厂房,但走近一看,耐火面砖的外表经历岁月,透露出精致,隐约显出当时的繁华。该建筑虽由当时的著名外国建筑事务所设计,但其平面格局却相当中国化,三开间,对称布局,使你恍若走入了传统的厅堂,而这座建筑的确拥有一个中国名字“宜德堂”。该建筑名字来源于其所的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故事,清朝一品大员的祖先,存放文物的多年岁月,险些遭受拆除厄运的历史,使得其在今天的屹立愈发显得珍贵。
3.到档案馆坐坐-历史的钩沉
地点:上海外滩档案馆
时间:12月开始经常举办(工作日和周末两种时间段选择)
其他人员可直接联系项目经理(133-9128-1045,suxianccc@hotmail.com)
目标对象范围:与苏州河项目有关的历史档案
方法:检索档案库——调阅——纪录、整理、阐述、撰写、发布
4.专家访谈活动
负责人:徐靓
好了,关于上海两万户房改造和两万户新工房和不成套新工房的区别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