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特点分别是:(一)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住宅建筑的设计发展方向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城市中的住宅建筑功能开始朝着多样化、现代化、耐用等方向发展,这些变化将让住宅建设的周边涉及工作落实的更加具体,也更加高效,如城市的建设规划将会更为科学;环境保护工作也会获得一定的推动效果;城市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可因为这种改变而获得一定的进步。
1现代住宅的设计特征
1.1回归自然化
环境意识在人们心中的逐渐深入,让人们对环保工作上的重视程度也开始加深,很多发达的西方国家在住宅设计上的先进程度较高,因此在这方面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多,优秀的作品更多。在住宅的设计中尽量对周围的环境与城市的建设规划长远性进行考虑,可以让建筑与环境的统一性得到实现。但是在基础设计中也要对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进行考虑,尽量在回归自然方面下功夫,让建筑的使用期限不仅可以得到质量上的保障,也能得到设计时空方面的保证。
1.2整体艺术化
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让人们的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增高,这些主要表现在审美、环境、情调等方面,因此,对于住宅建筑来说无论是建筑的内部还是外观,人们对其设计上的审美水平与要求都有些许提升,空间设计、形体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也都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重点,同时组合功能方面的关系把握是较为考研设计人员基本素质的方面,如何通过创作手法将意境与设计上的核心表现出来是建筑展现艺术的重要途径。
1.3个性化
为了打破同-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足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问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2住宅建筑时空的全面性解析
2.1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备功能空间有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问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2.2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叼i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鼍-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2.3住宅的生态型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同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型,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蘑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圾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漕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
3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3.1住宅寿命延长,具备耐久性
当前建筑的一般使用寿命是50年左右,这个时限的对于人们花光一辈子积蓄购买房子来说,实在不够划算。同时,这些房屋建筑在拆除与重建上,也会占用大量的物力,这些建设成本也是一笔笔不小的资金消耗。建设建设与拆除期间还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与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手段对房屋工程的寿命与使用年限进行延长。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的使用寿命,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建筑的使用材料进行创新,耐久型混凝土的应用可以让房屋的使用耐久性得以实现,混凝土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本身就是最为常用的材料,而基本材料的耐久性得到延长以后,建筑自身的耐久性自然会增加,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
3.2具备时空的延续性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们对于事物发展的认识逐渐上升到新的高度,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值得注意的一个部分就是空间的延续性,这种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且注重时间与空间上的长久延续性,也就是建筑在规划建设期间就注意对建筑后续可能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与住户使用上的延续性进行深入性的考虑,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从传统的居住形态中汲取更多的规划经验,并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技术特点与居住特殊要求,让传统的民居建筑得到更为精细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让建筑的时空延续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在房屋建筑的实际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方法并没有将这种空间上的可延续性进行较为长远的规划,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城市经过时间的洗礼后,城市的规划建设较为混乱,整体布局上看起来杂乱无章,所以很多城市后续调整的过程中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整理。所以,建筑在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就具备时空延续性的话,可以让后续维护工作节省很多的资源与物力占用,促进住宅建设的设计更为科学。
而中国的产业经济,具有强烈的精神分裂的特征。
一头是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住宅产业已然进入高度网络化、资本化和高密度、高复杂度的状态,当然还有高价格。
另一头是三四五线城镇和乡村的住宅,仍然停留在前工业时代或者工业时代早期的简单状态。
但既然我们谈论未来——村镇住宅是不是有未来,我想多数人的答案是没有,所以这里暂且不提,这个问题放在我自己的那个问题里深谈。
这个问题里,我相信原老师的意思应当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包括一些强二线)。也确实,大城市显然代表了人类文明和住宅发展的未来,所以这里就专门谈谈大城市的住宅的未来。
中国的一线大城市,产业经济在近十年,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俨然已经世界一线(当然实际差得还远),其面临的时代背景,大体无非两个
1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转型。从工业时代的几个阶段来看,确实这是个百年一遇的历史性生产力跃迁,对住宅的影响是巨大的。
2中国经济本身的转型升级。解决了温饱,整体走向小康,从短缺到繁荣,制造业达到饱和开始试图产业升级,试图进入产业链顶端,并试图开拓全球机会,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但如果成功,也无疑是百年一遇的历史性升级。
3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阶段高点,并似乎跨过了某个关口。至今无解的三农问题,只能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城市化当然是产业经济的一个结果,但本身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同时是住宅发展的关键因素。
4基于以上三点,实际上还有一件事情在不可避免的悄悄发生。那就是城市自组织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也获得了要求提升的动机。中国大概是全球现存最古老、人口规模最大、最强有力、统一程度也最高的自组织体。我个人认为,这种组织方式本身是中性的,同时在全球来看又是稀缺而独具优势的,虽然当然也同样有其劣势。从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即将)成为一个最具复杂性和组织性的全球最大的主动复杂系统,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勒.科布西埃建筑的五个特点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原名CharlesEdouardJeannert-Gris,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又译做柯比意。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父母从事钟表制造,少年时曾在故乡的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对美术感兴趣,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奥古斯特·贝瑞处学习,后来又到德国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彼得·贝伦斯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思潮。他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勒·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称颂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工程师受经济法则推动,受数学公式所指导,使我们与自然法则一致,达到了和谐。”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建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降低造价,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勒.柯布西耶——新建筑的5个特点
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的立面。
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
萨伏依别墅:建筑理想体现——阳光空气绿地三要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
提出一套建筑体系——板柱承重体系
社会理想——标准化构件,机器生产,能够承担社会职责。体现了欧洲人心理深处的抹不去的古典情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
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朗乡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主要空间的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上部都是向上拔起的“塔”。伸出于屋顶之外。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它的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勒·柯布西耶住宅设计—建筑设计的原点:
柯布西耶的全部生涯都与住宅设计有关,而且他的最大贡献也是住宅,住宅是人和空间最初也是直接***的载体,因此通过住宅设计可以衡量一位建筑家是否优秀。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小小的住宅模型,了解到柯布西耶对每一个设计都寻求新的意匠。
柯布西耶在他的瑞士故乡1905年设计了第一幢住宅,完全是当地的乡土住宅风貌,内外充满着几何装饰,两层,房主人是一位美术学校的宝石商,柯布西耶因老师的介绍完成了这件处女建筑,当时他才17岁。
1914年柯布西耶已经通过多米诺型住宅预见到近代建筑的诞生,他曾经为劳动者设计了量产型住宅,也有白色试验住宅群,其中包括最小限的住宅,同时柯布还发明了为了非熟练技工的构筑法,由于地域差别而设计的地方性住宅也是柯布的领域,柯布西耶的工作很像一位建筑界的人类学家,他对全世界与住宅有关的类型都有兴趣,柯布还在非西欧圈展开以原始小屋为蓝本的住宅研究,为了战争受难者的住宅以及寸法系统等等。通过广泛的住宅设计,表达柯布西耶对人类的关照。
勒·柯布西耶建筑是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是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理想城市的诠释、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是善于应用大众风格的稀有人才---他能将时尚的滚动元素与粗略、精致等因子进行完美的结合。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柯布西埃新建筑的五大特点有哪些勒·柯布西埃,法文:Le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希埃,原名CharlesEdouardJeannert-Gris),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Chaux-des-Fonds,1917年定居巴黎。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最富***的建筑师。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他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
什么是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930年,柯布西耶在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它们是:
(1)独支撑的架空的底层,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或部分地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的长窗;
(5)自由的立面。
巴西建筑的特点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西部建筑的主要特点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它主要来源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审美观。从它的组成来看,则来源生活、气候、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它们共同形成建筑的特征。
西安古建筑的特点
西安古建筑以明城墙为代表,以钟鼓楼、大小雁塔为例,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高迪建筑的特点?曲线,运用自然中的元素,色彩绚丽大胆,几何形态的融入
秦朝建筑的特点秦汉时期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呈现的是一种模式化、统一化的趋势。秦汉建筑主要是砖瓦木结构,所谓“秦砖汉瓦”就是对秦汉时期房屋建筑的一个总体概括。作为居住文化的发展阶段,秦朝和汉代彼此承接,形成共同风格,因此学界往往相提并论
民居以土坯砖为主
城市以火烧砖为主
城郭以夯土为主,也有石砌的
街道以平整土为主
玛雅建筑的特点找到了下面几个资料:
1玛雅建筑风格不同于希腊、罗马和哥特式建筑,它虽然具有地域特色,但基本上风格统一。有迹象表明,玛雅居住的屋顶两面有坡度的尖顶茅草小屋是石拱门建筑的原型,这一理论并非不切实际,普通人居住的茅草小屋经历2000多年的洗礼,仍然保持不变,这种茅草屋是长方形,圆角形状,22英尺长、12英尺宽,墙壁是由树枝和泥或是未打磨的石块制成,高度不超过7英尺。在此基础上,一个撑杆结构挑高12或15英尺,以支撑两面坡度的尖顶茅草小屋。
????在后古典主义时期的墙面和壁画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关于这种小屋的描述,在乌瓦夏克吞的一个宫殿的早期的水平标准上发现了这种小屋的地基,从内部看这种茅草小屋与石头建筑是如此地相像,以至于通过茅草屋顶内部的坡度我们可以看出石臂拱顶的最初构思的出处。
????石匠的原材料是十分丰富的,这有许多容易加工的建筑材料,当地的石灰石也可以用来制造石灰,还有许多用来做灰泥的沙砾的沉积岩。考虑到古代玛雅人高度的智慧和强烈的宗教热情,毫无疑问他们将要建造一个伟大的宗教建筑,除去他们本身经济的直接需要外,没有任何一种活动可以消耗他们如此大的精力和时间。
????玛雅最古老的建筑实例
????可以推断在乌瓦夏克吞早期的形成时期是没有石头建筑的。但在形成期的后期,出现了矮石墙。令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即石头建筑是否这时就已经建造了,伴随着查卡尼尔陶器出土的墙壁可能是一个低台护墙的残留,这个护墙是为了支撑易腐烂的上层建筑。在这一时期末尾,我们发现了第一个大型石块建筑,那是一个支撑着用树枝和茅草构成的神庙的金字塔。
????已知的最早的玛雅石块建筑的事例,是一个在乌瓦夏克吞用灰泥涂抹覆盖的金字塔E-VII-Sub。它保存的非常之好,当它建成不久,它就被一个粗石和灰泥建造的金字塔所覆盖E-VII,这个金字塔是为了保护和保存它的,后者建筑的表面,也装饰上了大量的灰泥的掩盖物,后者金字塔的顶端非常小,以至于很明显的不能建造任何的石头建筑。同样的,前者的顶端也不可能支撑任何石头建筑。在金字塔下面的灰泥地面上发现了四个柱孔,很显然这四个柱孔是用来支撑干草和树枝结构的角柱的。这个被灰泥覆盖的金字塔,每一周都有一个阶梯,装饰有16个矩形的灰泥的装饰物或者是面具,这是早期玛雅建筑的一个奇迹,虽然是用泥石制成的,而且只有一个建筑基础,但它应可以被看作是第一个石头建筑。
????有托臂的石拱顶
????在介绍了乌瓦夏克吞的8.14.0.0.0(公元317年)时期的石碑细节和陶器的介绍中,我们发现了最早期的玛雅的石拱顶,可能在8.12.0.0.0(公元278年)时候,第一个石拱顶就开始建造了,最早的石拱顶的石壁十分的粗糙,它们有粗糙未经切割的平石,放置在厚厚的灰泥和碎石床上制成,在拱的底端或斜坡的下部,经常涂有一层厚厚的粗灰泥。
????在石拱顶进入乌瓦夏克吞时,石拱顶的利用似乎开始广泛地传播起来,在9.0.0.0.0(公元435年)它传入了最东南部的科潘。在9.2.0.0.0,它传入了西北部的尤卡坦的奥克斯肯特,在9.6.10.0.0(公元564年)它传入了东北部尤卡坦的图隆,在9.10.0.0或者可能在更早的时间传入了乌苏马辛塔河流域。
????在古典时期的末期即10.3.0.0.0(公元889年),石拱顶在玛雅地区几乎无所不在,但它的使用仅仅局限在这一地区,在相毗邻的其他地区没发现它的应用,它的最西方可以延伸到塔巴斯科州的科马卡尔科,最东南方可以延伸到帕帕尔和阿苏米塔,在东南部的危地马拉,除了在一些少数的坟墓的屋顶上,在危地马拉高地几乎没有发现石拱顶的使用,可能是由于这里比较频繁的地震活动,它的广泛应用受到阻止。
????石灰水泥和横梁屋顶
????除了托臂的石拱顶以外,在玛雅的建筑上也经常发现使用平顶的石灰浇铸的柱梁顶。在古典时期,它们在皮德拉斯·尼格拉斯、乌瓦夏克吞和提兹明卡克斯被发现。在后古典主义时期,它们在奇芩伊策萨和相对来说比较晚的一些地方,沿着尤卡坦的东部如图隆和恰克姆的地区被发现。石灰浇铸的屋顶建造在交叉的横梁上,梁和梁之间的空档被临时的一些枝条架构所充满,在这一架构上,灰泥灌注的一些屋顶材料,将达到一英尺左右的厚度,当它最终变硬时候,枝条架构就可以撤走。这种盖屋顶的方法,在尤卡坦至今十分普遍,但是这种屋顶的残余,在发掘时十分难以分辨,因为它已经分解成小石块和一些石灰粉的碎屑,然而在大多数在发掘的灰石建筑中,没有发现石拱顶的例证,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一结构是用灰泥浇铸和横梁的屋顶。
2古代玛雅礼仪区域的建筑风格各异,在形式和功能相似的前提下,受一系列地区传统的广
泛影响,不同遗址的建筑物和布局设置各有特点。
在整个建筑群中,礼仪中心的整体规划最为重要。主要的礼仪中心具有地区性首府的职能-
-从政治、宗教和经济上控制着诸臣属王国,因此其中必然存在管理性质的建筑。如在许多
遗址中,就有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之分,但公共建筑围绕的广场与私人住宅围绕的广场之
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神庙、宫殿、球场、蒸汽浴室以及其他建筑,都有地域差别,
建筑传统也具时代特征。
各种地区性建筑风格存在的共性,是通过对某些建筑的特征加以不同程度的强调而表现出
来的。无论具有何种功用,几乎所有玛雅建筑物都建造在下层结构之上,这种下层结构有
单层台基(其上建造房屋)、有起伏不平的地面加以整修的大型平台(其上建造宫殿群落
)、还有塔形的金字塔(其上建造神庙)。除了某些低矮的房屋平台以外,其他建筑都需
要通往上层结构的设施,这种设施一般是一条单级或多级的中轴梯道,梯道本身也是建筑
的主体结构。
在公共建筑中最常见的顶部形式是石拱结构的--石块逐级内收到最顶端形成一道狭窄缺口
,在缺口上横盖一块拱顶石。石块朝向的室内一侧通常加工成斜面,所以拱顶结构的内面
形成整齐光滑的斜坡。玛雅人的这种拱顶结构与旧大陆上的压力拱顶最为接近,自前古典
期晚段已经开始使用,随着实践经验和信心的增加,墙体逐渐增高,拱部跨度逐渐加大。
玛雅的城市在建设之初,就有一个经过规划的整体布局。城市按已形成的中心广场或中心
部位而展开,长期围绕这个中心反复增修扩建,每次增修扩建均按计划进行。同时还注意
按一定的历法要求来安排各种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的方位、角度……使建筑群在
一定程度上起着天文观测仪器的作用。如帕伦克王宫望楼顶层在冬至日就正好看到太阳落
在巴卡尔的陵墓上。
这种建筑学与天文学的结合,建筑布局与天文观测的统一,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多见的。从
这些迹象看,建筑布局的事先规划与严密设计在玛雅已很普遍,它成为玛雅建筑立足于古
代建筑之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成就。
3玛雅人也是能工巧匠。他们能用黑曜石加工出燧石工具。燧石工具能凿开坚硬的岩石和雕刻玉石。玛雅人凭借这种工具建筑了大量城市,前后共建成的大小城市有100余个。著名的有蒂卡尔、瓦萨克通(在今危地马拉境内),科潘(在今洪多拉斯境内),帕伦克(在今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等等。
在犹卡坦半岛,玛雅人建造了乌斯马尔和奇琴·伊察城中由“总督府”、“修女宫”、“勇士庙”、“虎庙”及金字塔等组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它们不但造型美观、气势雄伟,建筑物的外墙、门框、石楣上都布满了精雕细凿的羽蛇浮雕。
今天在犹卡坦或危地马拉的热带丛林里残存的玛雅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断垣残壁上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雕工之精细、形象之华美和匀称,叫人惊叹不已。
4金字塔
玛雅的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不同。首先,形状不同,玛雅的金字塔99%是四方阶梯型,顶部为平台,有的平台上还建有庙宇;而埃及的金字塔为尖顶的方锥形。其次,埃及金字塔全部是法老的坟墓,而玛雅的金字塔主要是举行祭祀的场所,当然也已发现了作统治者坟墓的金字塔(如帕伦克金字塔)。再次,体积不同,美洲金字塔的大小不一,悬殊很大,大的高几十米,方圆数百米,但小的只有一二层楼那么高;而埃及金字塔都是很高很大的庞然大物(最矮的也高达几十米)。
古埃及建筑的特点有哪些一、古埃及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1、硕大无比:古埃及最有名的建筑艺术,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方尖碑,
都是巨大的艺术品,也都与王国的存亡有关。
2、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实。以金字塔为例,其建筑材料全部是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历经数千年后不变形、不倒塌,依然矗立在尼罗河西岸。
3、秩序感强烈:我们不会在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发现令人意外的元素。每个部分的制作都会遵循一定的法则,这样的风格,延续了至少3000年。这种秩序感有时候会我们感到相当不自然:为了使事物井然有序而能被看清,人物面部一般都是侧脸,但是拥有一只属于正面的大眼睛;手脚不被缩短。所以,虽然古埃及建筑有些生硬,却给我们一种格外沉静、稳重的感觉,这就是严谨的秩序感所致。
4、几何学在艺术上的应用: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筑和各种雕刻,都体现出几何学在其中的使用。古埃及几何学的发达,源自于每年的尼罗河定期泛滥。河水冲毁农田,人们就必须重新分割土地,用直线和几何图形重新划分田地。几何学在古埃及建筑艺术上的作用,主要是使其富于立体感,棱角分明,亦使其秩序性的法则得到强化,显的死板硬朗,却加剧了庄重和严谨的感觉。
5、持续性和固定性:柏拉图说过“在埃及,一切事物从来没有任何的变动”。人们忠于坚定的宗教信仰,导致古埃及的艺术风格数千年都保持着难以置信的固定性,不变的风格,延续几千年之久。
二、宗教信仰与古埃及建筑艺术息息相关
1、埃及艺术是一个通向永恒,渴求永生的过程,这是因为宗教信仰而培养和衍生出的艺术观念----古埃及艺术所表达内容的核心,是宗教和信仰。古埃及人用石头建造了尼罗河岸的伟大工程,金字塔就像一座山,矗立在沙漠的地平线上。一座金字塔,就是一个国王的陵墓,埃及人认为,帝王就是天神的化身,当他死亡时,人们尽量保存他的肉体,不让其腐烂,如此,他的灵魂在未来才能继续存在。他们在尸体上涂抹许多防腐的香料和药物,再用亚麻布扎裹全身,这就是木乃伊。木乃伊被置于棺中,放在金字塔的深处。棺材周围写满咒语和法术,告慰帝王的灵魂如何顺利通过旅程,走向重生。这便是古埃及建筑蕴藏的深刻内涵----死永恒,生更加永恒。
2、宗教信仰是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原动力,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宗教信仰使每个帝王在有生之年召集了大量的氏族成员和奴隶,用他们的血肉之驱在艰苦的条件下堆起一个个令后人惊叹不已的巨冢。虽然这都是法老运用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最终完成他们坟墓的建造,但是,实际上整个王朝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的多。人们深信这些大的金字塔,方尖碑和神庙能够使古埃及王朝世世代代永垂不朽。
3、宗教作为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整个王朝的历史。赫利奥波利斯、孟菲斯、底比斯和赫尔摩波利斯是埃及最重要的四个宗教城市。人们虔诚的膜拜着那些“天神”和原始的图腾,导致古埃及的艺术数千年都保持着的静止、固定的状态。总之,宗教信仰是古埃及建筑艺术乃至所有门类艺术的核心和原动力。
三、古埃及典型建筑形式分析
1、金字塔: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最为集中。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的3座尤为著名,称吉萨金字塔。其中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它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著名。这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二十七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全部工程历时30余年。塔的东南面是雄伟震撼的狮身人面像。
2、方尖碑:古埃及的另一建筑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一般以整块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说明这种石碑的三种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献太阳神阿蒙)、纪念性(常用以纪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装饰性。同时,方尖碑也是埃及帝国权力的强有力的象征。从中王国时代起,法老们在大赦之年或炫耀胜利之时竖立方尖碑,而且通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塔门前的两旁。现存最古完整的方尖碑属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约公元前1991~前1786年)法老辛努塞尔特一世(约公元前1971~前1928年)在位时所建,竖立在开罗东北郊原希利奥坡里太阳城神庙遗址前。这块方尖碑高20.7米,重121吨,是辛努塞尔特一世为庆祝他的国王加冕而建的。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一世(约公元前1525~前1512年)、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约公元前1504~前1450年)和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4~1237年)都建立过巨大的方尖碑,高度均在20米以上。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据卡尔纳克神庙前一座方尖碑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从石矿开凿出这种独块石料,从阿斯旺运到底比斯,费时7个月。在阿斯旺的哈特舍普苏特女王祭庙中就有描绘从尼罗河上用驳船运送方尖碑的图画,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将方尖碑抬上一个用土堆成的斜坡,然后将它竖直立于基座上。这充分说明古埃及人在力学上的高度智慧。
3、神庙:作为宗教建筑,神庙是古埃及人参拜神灵的主要场所,参拜神灵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已成为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影响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超过了金字塔建筑的影响。古埃及神庙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数量众多、造型优美的圆柱:柱身有优美的孤度,有模仿纸草刻出的一束束装饰线,柱头装饰图案,多为纸草、莲花和棕榈树叶,造型有如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的呈现为盛开的花朵,展现出古代埃及特有的列柱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和手法对后来的古希腊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埃及就出现了和雅典帕特农神庙极为相似的柱廊形式。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多利安式建筑的典型,其建筑特点是柱身中间略为突出,柱头简单,无柱础,以庄重朴素而著称,建于埃及萨卡拉的阶梯金字塔附属建筑中的仿纸草石柱,与纯粹的希腊多利安式柱几乎没有多大区别。
金字塔、神庙、方尖碑的建造,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精湛的艺术技巧和高超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建筑技术的传播和传承,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瑰宝,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