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屋,北面墙上可以挂婚纱照吗
农村的房子北面墙上是可以挂婚纱照的,其实过好婚纱照的位置,自己可以随意选择,只要和屋里的家具摆设搭配就可以。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特色是什么越细越好
仡佬族民间建筑。住房一般分作三间,中间为堂屋,不住人。也有分作两间者,一间作卧室,一间作厨房。以前的建筑形式有土筑房、篾编房和石砌房、小树条编织成的篱笆房、用枝枝作架盖以茅草的塌塌房和四脚棚。塌塌房檐下有矮小墙壁,四脚棚一般成三角形,屋檐触地。还有一种穿斗房(也称“高架房”),用大木柱和厚木板建成,以瓦片或薄石板盖顶。
仡佬族的民居,多依树、依山、依地而建,具有防潮、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等特点。在务川仡佬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其民居形式也不断演变。
一、干栏
干栏棚是仡佬族早期的建筑民居。《魏书》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以后,干栏从树上移到平地,在地面上打木桩,桩上再用巨木铺排,房顶为人字形支架结构,用茅草或树皮盖顶。其原始依树积木的干栏棚,已不再用于民居,多为看守庄稼时的临时居所,因主要是防野猪,这种简易的干栏棚,也叫“野猪棚子”。
二、千根柱头落脚
以树为柱或打桩为柱,四根柱子两高两矮,钉于横梁铺木板或竹片形成一面水的房顶,盖茅草或杉树皮,四周以圆竹或细木或苞谷秆加夹板作壁。由于细木、圆竹、苞谷秆成百上千,像千根柱头落脚,这种民居,也可以在四根柱子上另构人字形屋顶,外观上看,与楼房相似。
三、三角形住宅
三角形住宅一般后靠土坎或石墙,也可靠大树,在几根树上悬空也可。这种住宅只需二柱一梁,两柱交叉成三角形,梁在两柱交叉的点上向后斜拖至后靠之地,因而,这种住宅又叫拖尾巴茅叉屋。这种三角形住宅地上的主体建筑由三个三角形组成,梁、柱、地形成的两个三角形斜联一体,构成屋面和墙身,两柱形成的三角形为进出的门,也是通风采光的窗,这种住宅现已不用于住人,多用于堆放杂物或作简易厕所。因堆放的杂物常常是用于农业生产的草木灰,这种三角形建筑,也被叫做“灰厂棚棚”。
四、拱形住宅
便于迁居,是在三角形住宅基础上,利用弓的原理创造。拱形住宅的主体建筑,底座为六根方形木料结构而成的长方形,形状似床,上部建筑只需四根韧性材料(如竹)加工成薄片,用两根制成内拱,支撑墙身和屋面建筑材料,用两根制成外拱,固定墙身和屋面建筑材料,墙身和屋面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以轻薄为标准,可以是棕叶、树叶,也可以用篾片编织的薄席。单人拱形住宅高度低,面积小,不能满足家庭的需要,经逐步改进,形成两品拱形屋面和墙身,折叠拼装。此住宅已不再用于家居,专属于流动养鸭的人们使用,因而得名“鸭篷子”。
五、木结构住宅
木结构住宅分五架房、七架房,也有九架或十三架,十三架房一般为三层楼。木结构住宅具有三角形住宅的稳定性和拱形建筑有地梁的特性,屋面多用人字形两面排水,底部用川排连接,在离地二至三尺左右铺楼设卧房,也可在卧房外离地一尺左右铺地楼。
五架房主体结构为三根柱头落地,用三根川排分上中下连接三根柱头和两根瓜桐,加上前后各连接一根木水桃,组成一排列。一列不成宅,两列用地落檐、楼袱梁、领条(檩子)连接为一间,列数的多少视需要而定。
七架房结构与五架房相似,四柱三瓜,多为二层楼。
木结构住宅的墙体、楼地面均为木板装封,屋面盖青瓦。木结构住宅一般为四列三间,中间为堂屋,比两边房间要凹进去1.5米左右,外面形成厅口,正中设两扇大门内开,另装两扇半截木栅栏门外开。堂屋不住人,用于供奉祖先、神灵、祭祀和接待贵客,左右两间作卧房和厨房。
屋基一般高出四周地面一尺以上,地落檐四周设二尺以上宽的阶檐,屋内屋外高矮有别,防水防潮,通风保暖。
仡佬族人修建房屋非常讲究,首先请风水先生选宅基地,再找道士先生选定落成吉日,之后,请来石木二匠开始修建。石木二匠开工日也有讲究,要看是否违背行业禁忌,石匠忌土日不进场,木匠犯鲁班煞日不到。
六、石围墙
石围墙是民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既可防御外侵、防止火灾蔓延,也是体现家庭发展,在当地的威望及其经济实力的象征。大坪镇龙潭村(原名火炭垭)至今仍保留有明清时期的石围墙和民居建筑群。
古时,修筑石围墙,尤其是朝门的方位,在风水先生看来,不管是八字朝门、耳门、直门等,不管是单家独户,或是三五户,甚至一个山寨的朝门方向,完全与人丁命运有关。哪怕是钉朝门、数开朝门,甚至开朝门坎及时间都有一定的说法。石围墙界线,朝门位置及栽培风水树木的地方都与今后家人生息相关。今天看来,风水先生的点划就是规划一个合理的生活环境,是一种“美学原理”。
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仡佬族人的住房观念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木建筑房保留使用,鲜有新建。交通方便的地方,有的将木房改装成砖木结构,有的新建水泥砖平房,经济富裕者盖一楼一底或多楼一底的砖混楼房,贴瓷砖,安铝合金玻窗,防盗门等。
仡佬族民居特色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源于古僚人的一支,史称“鸠僚”、“仡僚”、“葛僚”、“革僚”。明清以来又有“木仡佬”、“水仡佬”、“花仡佬”、“红仡佬”以及“披抱仡佬”等称呼。仡佬语属汉藏语系。仡佬语可分为稿、阿欧、哈欧、多罗四个方言。仡佬族没有文字,很早使用汉文。仡佬族支系很多,住地分散,现仡佬人口55.9041万,遍布全省各地。由于受地理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仡佬族民居差异很大。仡佬族多数住在山区。过去有民谚:“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岩旮旯。”仡佬同胞因地制宜,以石建房,石头奠基,石块砌石板盖顶。但内部却是木结构吊脚楼。
居住在平坝、安顺、普定、六枝一带的仡佬族,其住房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大同小异。“屯堡人”喜欢修建石碉楼,这种易守难攻具有良好防御功能的建筑对当地仡佬族民居很有影响。
居住在黔西、大方、毕节、织金等地的仡佬族,房屋为木结构,但不是吊脚楼,过去多以茅草盖顶,砂土夯墙,这与经济条件和高寒山区保暖防雹的需要有关,茅苹房屋盖得特别厚实、整齐,屋脊和屋檐相当讲究,檐下收尾处精心编织造型各异的带状结,如同盖瓦屋面的封檐板样,具有很好的艺术装饰效果,被人誉之为“贫女巧梳头”。这一带,木材较少,通常只有明间两榀木构架,次间两榀为土墙。
居住在遵义、仁怀、道真、务川一带的仡佬族同胞,自然条件稍好。房屋后竹木葱茏,屋面覆盖小表瓦,四壁坚装木板壁。若是土坯墙、夯土墙或者篾条墙、篱笆墙,则刷白灰,清爽明快。
居住在石阡、思南、岑巩、施秉一带的仡佬族酷爱修建干阑式翘角楼。石阡花桥一带农村,栋栋小楼飞檐翘角,竹木掩映,秀丽迷人。这些仡佬民居都不太大,但出檐很深,檐下空间成为开放式仓库,秋收时节,家家户户,檐下挂满金灿灿的包谷,红艳艳的辣椒,一派丰收景象。民居平面呈曲尺形,正屋是四榀三间,明间有吞口。正屋一侧加建厢房,飞檐翘角小巧玲珑。厢房都是两屋,而且多为吊脚。底屋关牲口,堆柴草,放农具。楼上环以直棂栏干,檐下晒衣物。飞檐翘角不仅美观,而且对增加室内采光和室外使用空间有重要作用。这种翘角楼的封檐板刷上石灰,分外醒目。逢年过节,门窗、立柱遍贴对联,气氛更为热烈。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为古老的一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的后裔。其支系很多,住地极其分散,遍布全省各地。受地理环境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仡佬族民居差异很大。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岩旮旯。"仡佬族同胞因地制宜,以石建房,用石头奠基,用石块砌墙,用石板盖顶。但内部却是木结构吊脚楼。
居住在平坝、安顺、普定、六枝黔中一带的仡佬族村民,其住房与附近的布依族和汉族"屯堡人"大同小异。"屯堡人"喜欢修建石碉楼,这种易守难攻具有良好防御功能的建筑物,对当地仡佬族民居影响很大。
居住在黔西、大方、毕节、织金黔西北的仡佬族同胞,房屋虽为木结构,但不是吊脚楼,多以茅草盖顶,砂土夯墙,这与经济条件和高寒山区为求保暖、防雹的特殊需要有关。茅草房屋面,茅草盖得特别厚实、整齐,屋脊和屋檐相当讲究,檐下收尾处精心编织造型各异的带状结,如同盖瓦屋面的封檐板,有很好的艺术装饰效果,被人誉之为"贫女巧梳头"。
居住在石阡、思南、岑巩、施秉黔东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酷爱修建干栏式"翘角楼"。石阡县花桥镇一带农村,栋栋小楼,飞檐翘角,竹木掩映,秀丽迷人。这些仡佬族民居的体量都不太大,但出檐却很深远,檐下空间成为开放式仓库。民居平面呈曲尺形。正屋四榀三间,明间有一"吞口"。正屋一侧,加建厢房,飞檐翘角,小巧玲珑。厢房都是两层,而且多为吊脚楼。底层关牲口,堆柴草,放农具。楼上环以"直棂栏杆",檐下晾晒衣物。飞檐翘角不仅美观,而且对增加室内采光和室外使用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居住在遵义、仁怀、道真、务川黔北一带的仡佬族同胞,自然条件稍好。房前屋后竹木葱茏,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壁安装木板壁。若是土坯墙、夯土墙或者篾条墙、篱笆墙,粉刷白灰,清爽明快。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龙潭村古建筑群",被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黔东北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北宋年间就建立了务川县。龙潭村位于县城都濡镇东北,属大坪镇管辖,因村前有口"龙潭"而得名。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主要特点,突出表现建筑布局及石木装修上。整体布局,显得凌乱,彼此似无呼应,缺乏统一坐向,此乃地势使然。龙潭一带为喀斯特岩溶地貌,即当地人所谓的"岩旮旯"。在岩旮旯中建房,只能因地制宜,"见缝插针",难以统一坐向。但就一家一户而言,还是比较规整的。一般都是一正两厢,中铺石院坝,外砌石垣墙,形成封闭式四合院。四合院的石垣墙,大多以片毛石垒砌,间或以方整石砌筑。前者又有平砌、斜砌及随意垒砌等多种工艺。斜砌中,又有上下两层反向垒砌者,形成条"麦穗纹",当地又称"鱼骨头"。麦穗和鱼骨,皆为吉祥物,一向受青睐。
建有石垣墙的民居,必然建"朝门"。"朝门"通常由木质垂花门和石质八字墙组成。门簪或刻南瓜,或刻福寿,寓意多子多福。连楹雕刻水波纹,意在于防火镇宅,与其他民族雕刻"桃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房多为四榀三间,最引人注目的是门窗雕刻丰富多彩。明间门窗,均为六扇,称"六合门",意为"完整"、"圆满"。次间门窗,也是六扇,但窗子只雕四扇。不少人家,于次间开门,门的上部饰以圆形挂落,称"月亮门"。
在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木质门窗上,遍饰造型各异的吉祥图案,诸如耕读渔樵、二龙抢宝、双凤朝阳、野鹿含芝等等。特别有趣的是,许多吉祥图案,采用组合手法,造成特殊效果。如单看似游鱼,组合为蝙蝠;单看是南瓜,组合成莲花;单看似两只桃,组合为两尾鱼;单看是个喜字,组合为"二龙抢宝"等等。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即不仅于明间大门安装"腰门",次间房门也安"腰门"。所有"腰门"都是镂空的,但图案几乎无一雷同,充分体现各自的独创精神。
明间上部多装笆拆墙,外涂石灰,书写吉语。有的人家,甚至在横梁上雕刻、绘画吉祥语言及图案,真所谓"雕梁画栋"。这在贵州实不多见。
家里放遗像有没有什么影响
?家里放遗像没有什么影响。
1、家里放遗像,遗像上都是自己的亲人。就像是还在一起生活一样,习惯了没有什么影响。
2、家里放遗像,也是对最亲的人的一种怀念。遗像三年后就可以收起来。
死者生前专门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后人追忆的照片或画像
很多家庭都会把老人去世的遗像供奉在家里,以此来表达对老人的思念。那么,在家中摆放老人遗像好不好呢?家中老人遗像该怎么摆放?遗像摆放有哪些禁忌?
?
老人遗像放家里好不好:
有些人将已经过世的父母照片挂在客厅的墙上,其实这是不好的家居风水布置。已经过世的父母照片适宜悬挂在以前老人住的房间里。家里可挂一张小的照片作纪念,但照片不要太大,且不要挂在大厅的墙上。无论什么照片,一进门就能看到这张照片是不利的,因为其冲力太大,会影响原来良好的风水布局。
遗像以前一般是放三年,不过现在一般是等七七或者百日,就可收起。以前留下的全家福可以继续在家中摆放,没有禁忌。农村一般是正屋正墙,不能有其他东西遮挡,不能再遗像前摆放杂物脏东西。楼房的话最好挂客厅,位置要偏一点,一方面客厅阳气重可以压制住遗像产生的阴气,另一方面有客人来不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别的房间专门设个位置祭祀!不需要一定放在客厅,因为遗像对家人心理都会产生阴暗的情绪,如果有朋友客人来访,对别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影响。天天对着一个亡人,家庭容易多病!影响工作学习。像古代都是专门的祠堂祭祀,而不是在客厅中布满灵位,现在的房市居高不下,可能地方不够允许,那么可以把遗像收藏好,待逢年过节请出来祭拜就可以了。
遗像摆放风水禁忌:
1、卧室
许多人将老人的遗照放在卧室之中,表达对老人逝去的怀念,其实这样是很不可取的。老人的遗照阴气较重,而人睡着的时候阳气较弱,久而久之会使人阴气沉沉、噩梦不断,导致运气衰落,甚至遭受厄运。
2、客厅正中
如果将遗照放置于客厅,最好不要放在一进门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若是家中来了客人,进门便见到老人的遗像,对客人不太尊重。另外老人的遗照阴气重,放在正对门的位置不利于屋子的整体运势,且易招惹野鬼,于家人不利。
3、存放杂物的房间
有的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将老人的遗像摆放于老人生前居住的屋子,又在屋子中堆积了大量杂物。这是其实是一种对老人极不尊重的行为。而且,遗照本就带有阴气,又在放置在久无人气的屋子中,会使房子中的阴气更甚,家中的老人小孩阳气较弱,易受侵扰。会出现老人身体不适,孩子精神萎靡,成绩下降
家里老人的遗像前面摆放什么好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遗像,这是死者留给活着的人的,老人遗像主要是逢年过节或者老人生日对老人进行祭奠和怀念的,在遗像面前通常会放一些祭品,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1
从供品的品种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吃食,即点心水果,一类是猪牛羊的肉,简单点的,一碗红烧肉也就行了。从摆放格式上,一般是以按照三或三的倍数的数量关系摆放。
比如,一个盘子中的水果起码是三个,或者是六个、九个等等,千万别随意摆上一两个。而上供的盘子也应是三个,或者六个等等。比如可以一盘水果、一盘点心、一盘肉。但不能只放一盘就认为可以了。
家里摆放贡品可以放在清静之地,切忌不可放在卧室内,应向西或向南,意味着向西方极乐世界遥拜。正中放主灵位或是相片,相片两边放两束(盆)花,相片正前侧方各放一支烛(也可不放),再前面是贡品,可八样(果四糕点四)、可六样(果三糕点三)可五样,不可四样,贡桌正前方香炉一只。大概就是这样,这是家中平时祭拜,如果是家中人刚去世,方位可以不讲究,以客厅为好,贡品除果品糕点外还要有菜,荤素各半,以双数为宜,不可取四。
白事丧葬物品准备:
(1)、摆放供品:灵柩前供桌上,除殡仪馆现有的电子蜡灯、香炉外、还必须摆放;
1、两盘水果(每盘3-5个);
(2)、三盘糕点(每盘3-5个);
3、放一杯酒、会吸烟的可放香烟;
4、一双筷子;
5、用两小碗半生不熟的大米饭扣到一起,拿掉一个碗,然后插上三支带棉球的筷子,放在供桌前面(其中一支开光时用);
6、灵桌前面还应摆放死者的遗像。2、压口钱:放在死者嘴里。
(3)烧纸、香、金、银元宝等:
1、三天须烧的纸(包括每天早、晚两次、烧大纸一次、到火葬场一次);
2、烧香、金、银元宝与上相同;
3、烧纸用的丧盆一个;
4、岁头纸:按阴历岁数,每岁一张纸,每三张一叠,用白绳系好并上下各加一张即:天一张、地一张、在烧大纸时`,长子披在肩背上带入烧大纸处,指明路后,连同衣服披在男纸马、女纸牛背上烧掉,并带一瓶酒、剪刀一把、烧大纸用;
5、用烧纸剪买路钱,用筷子穿成一串(出殡到火葬场路上用)。
(四)、灵幡:准备好出殓时用(由长子打到属相室烧纸时烧掉)。
(五)、孝布、孝带:
1、买黑孝布(按应带的人数准备,和别针);
2、白孝带(儿女辈的七尺长白布分两份,孙子辈的长七尺白布分四份);
3、红布一尺,孙子辈的黑孝布上别上一小条红布;
4、另外红布车上用一点。
(六)、遗像:
1、放一张黑白大照片,带黑镜框和黑纱(由长孙抱着)
2、一寸照片一张,颜色不限(放骨灰盒上)。
(七)、买骨灰盒:在选骨灰盒时,按习俗不要用手去指,大家商
量时只要说是多少钱的那种即可。
(八)、准备好要烧掉的死者遗物(三天出殡到火葬场大炉烧掉);出殡的前一天晚上烧大纸时烧死者生前喜欢的衣物1—2件(不要太多)。
(九)、买一般的白酒两瓶、饼干两斤(在死者属相室烧完纸后出门时使用)。
(十)、硬币7枚(最好黄色),死者入殓时交给白司仪摆七星北斗使用。(如果骨灰盒要摆放,再准备七枚.)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2
老人遗像怎么处理最好:
1、在老人去世三周年的那一天,和老人的衣服一起烧了。
2、下葬的时候,和骨灰盒一起埋了。
3、遗像可以不挂起来,用红布将它包裹起来,然后放在房顶。
4、可以在朝南的阳台上做上一个供台,将遗像供养起来,经常供奉在一个地方的`遗像是不能说随便拿走,要拿走,要提前烧纸说明。家里如果要装修的话,那就要用黑布将遗像包裹起来,等装修完了之后,再将遗像挂出来。
先人遗像摆放有何禁忌:
1、东北和西南,这两个方位就是鬼门方位线,这两个位置不适合放遗像。
2、卧室毕竟是属于自己的私密地方,不适合将遗像放在卧室里面,这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3、不对着门放,这对阳气弱的女人和孩子是有影响的。遗像毕竟是阴气比较重的,虽然供奉是表孝心,但也会影响家里的风水。
4、遗像放阳台是最好的,不会轻易的被来访的亲朋好友们看到,还比较隐蔽。有阳光的位置是可以缓解遗像的阴气的。
遗像前放祭品有什么讲究3
遗像的摆放都有一定的讲究
首先,老人去世后,第一时间,要给老人选择遗像,就是从过去的照片中选择最适合做遗像的照片进行放大、加框(黑色。在过去,当地农村没有照相馆,一般到公社或者县城有照相馆的地方放大,如果老人的照片模糊或者没有照片,可以找画像师根据照片画像,或者根据亲人的描述画一个遗像。
做好的遗像首先要在老人出殡时使用。出殡前,在停放老人尸体的屋子设灵堂,遗像就摆放在灵堂的中央,两边是长明灯,遗像前是香炉和各种祭品,前来祭拜的亲朋好友要跪拜、鞠躬和上香。
出殡时,由老人的次子手捧老人遗像(长子帅孝子盆),走在最前面,如果是独子,遗像由长孙或者外甥捧着,后面是孝子孝女和亲朋好友送殡队伍。老人下葬后,将遗像捧回家中。
之后的时间里,就是儿孙后代对老人的怀念和祭奠,那么,老人的遗像摆放在家中哪个地方比较合适呢?
在旧社会,农村有钱人家都有专门摆放祖先牌位和“遗像”、祭奠和供奉祖先的屋子,只是“遗像”不是照片,而是各代祖宗的手绘像,以此代替遗像。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族商议大事,都要到摆放祖先牌位和“遗像”的屋子祭奠祖先,或者议事。
比较富裕但没有更多屋子专门设立祭祀堂的农民,会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摆放祖先的遗像和牌位,供逢年过节家人祭奠。
一般贫苦农民没有房子,或者房子比较少,不仅建不起专门供奉祖先牌位和遗像的屋子,甚至连一间空房都没有,那就平时把祖先的遗像放在柜子里,逢年过节的时候,请出来放在堂屋桌子上,临时设一个祭奠的地方,摆上香炉和祭品,供家人跪拜祭奠。
我老家过去就是农村的,那时候,也没有多头房子,爷爷、奶奶也没有照片,记得每年春节时,父亲会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布卷轴,展开挂在堂屋的桌子上方墙上,记得当地叫“牙魄”(方言),我认为应该是“爷魄”,就是爷爷(祖先)的魂魄。其实,就是祖先的“灵位图”,上面是标题是“X氏堂历代宗亲昭穆考妣之神位”,西面是按辈分排列的已逝祖先名讳。这大概就是现在摆放遗像的渊源。
这种“灵位图”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批判和销毁了,留下的不多。我岳父家还有一个,每年过春节都会请出来挂在专门祭奠祖先的屋子里祭奠,屋子里还同时摆放着已逝岳父的黑边遗像。
总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农村有钱人家都有专门供奉祭奠祖先的屋子,常年设有灵堂,摆放有贡品,普通人家的老人去世后,遗像都是逢年过节才请出来祭奠,一般都是在正房或者正屋的厅堂(客厅)设立一个临时祭奠灵堂,将老人遗像摆放在桌子中央,两边是蜡烛,中间是香炉,前面是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