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重庆黔江区水电维修,以及黔江火车站旅游景点介绍 黔江城区旅游景点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重庆直辖市东南部,与湖北、贵州毗邻。位置处于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幅员面积3905.22平方公里。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穿过本县,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3903平方千米。总人口67.3万人(2008年)。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连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连武隆县,西北与丰都县接壤。地处北纬28°57′-29°51′、东经107°48′-108°36′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6.40公里,水陆边界线总长414.90公里,幅员面积3905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北门街201号,海拔245米,沿国道319线至重庆市中心270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邮编:409600。代码:500243。区号:023。拼音:PengshuiMiaozuTujiazuZizhixian。
行政区划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11个镇、28个乡:汉葭镇、保家镇、郁山镇、高谷镇、桑柘镇、鹿角镇、黄家镇、普子镇、龙射镇、连湖镇、万足镇、靛水乡、岩东乡、鹿鸣乡、平安乡、棣棠乡、太原乡、三义乡、联合乡、石柳乡、龙溪乡、走马乡、芦塘乡、长滩乡、乔梓乡、迁乔乡、新田乡、梅子垭乡、诸佛乡、小厂乡、桐楼乡、鞍子乡、善感乡、双龙乡、石盘乡、大垭乡、润溪乡、朗溪乡、龙塘乡。
历史沿革
隋置彭水县。因彭水得名.彭为鼓声,黔江峡水澎湃之声似彭,因名。1983年改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1998年11月27日,朱砂乡人民政府驻地由陈家园迁移到陈家园村大田角,共和乡人民政府驻地由铁碛坝迁移到共和村凉风洞,新化乡人民政府驻地由何家坝迁移到井溪村白虎场(渝府[1998]202号)。
2000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汉葭、郁山、高谷3个镇;城郊、岩东、下岩西、文武、青定水、火石、葡萄、龙射、平安、下塘、共和、鹿鸣、合理、大河坝、木楠、东流、乔梓、迁桥、羊头铺、长滩、凤鸣、普子、三义、桐荣、砂石、棣棠、太元、联合、连湖、石柳、朱砂、龙溪、走马、清平、芦塘、桑柘、鹿箐、同河、小厂、桐楼、诸佛、珍加、梅子桠、新田、新场、鹿角、大园、鞍子、新化、善感、双龙、石盘、万足、上岩西、大厂、猴栗、朗溪、龙塘坝、大垭、润溪、龙洋6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90228人,其中:汉葭镇43118人、郁山镇21448人、高谷镇10543人、城郊乡11417人、岩东乡9704人、下岩西乡10498人、文武乡4859人、靛水乡12411人、火石乡5206人、葡萄乡4566人、龙射乡14193人、平安乡10259人、下塘乡5215人、共和乡4242人、鹿鸣乡10169人、合理乡4846人、大河坝乡11419人、木南乡6182人、东流乡3366人、乔梓乡10083人、迁乔乡9523人、羊头铺乡8416人、长滩乡10733人、凤鸣乡10000人、普子乡10703人、三义乡6527人、桐荣乡5508人、砂石乡11628人、棣棠乡10915人、太原乡-1人、联合乡12605人、连湖乡17608人、石柳乡9517人、朱砂乡11952人、龙溪乡14858人、走马乡15669人、清平乡11837人、芦塘乡7296人、桑柘乡15064人、鹿箐乡3791人、同河乡8864人、小厂乡6878人、桐楼乡4847人、诸佛乡6724人、珍加乡6804人、梅子垭乡10973人、新田乡11240人、新场乡8016人、鹿角乡4931人、大园乡6891人、鞍子乡9811人、新化乡5038人、善感乡6585人、双龙乡5050人、石盘乡3211人、万足乡5720人、上岩西乡10739人、大厂乡2661人、猴栗乡3497人、朗溪乡7411人、龙塘坝乡7478人、大垭乡5516人、润溪乡6922人、龙洋乡5836人。
2001年7月2日,渝府[2001]129号批复同意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将64个乡镇调整为39个乡镇,其中撤销43个乡镇,保留21个乡,重新设置10个镇、8个乡。调整后,乡镇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61平方千米扩大至100.13平方千米,乡镇平均人口由调整前的9663人增至15857人:
一、撤销汉葭、高谷、郁山3个镇及城郊、下岩西、火石、文武、靛水、共和、下塘、合理、鹿鸣、葡萄、龙射、砂石、桐荣、普子、朱砂、东流、乔梓、新场、新田、鹿菁、同河、诸佛、桑柘、珍加、大园、鹿角、新化、鞍子、上岩西、猴栗、大厂、龙洋、润溪、连湖、木南、羊头铺、清平、大河坝、凤鸣、长滩等40个乡。
二、保留棣棠、小厂、梅子垭、石盘、万足、双龙、大垭、石柳、三义、平安、走马、芦塘、龙溪、善感、朗溪、龙塘、联合、迁乔、太原、桐楼、岩东等21个乡。
三、重新设立10个镇、8个乡
(1)汉葭镇:镇人民政府驻汉葭,管辖原汉葭镇和城郊、下塘、下岩西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225.61平方千米,总人口714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848人,辖52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
(2)高谷镇:镇人民政府驻高谷场,管辖原高谷镇、共和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6.49平方千米,总人口167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44人,辖15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3)郁山镇:镇人民政府驻郁山,管辖原郁山镇、朱砂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40.79平方千米,总人口368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36人,辖32个村委会。
(4)保家镇:镇人民政府驻保家楼,管辖原木南、羊头铺、清平、大河坝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64.42平方千米,总人口389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102人,辖41个村委会。
(5)黄家镇:镇人民政府驻黄家坝,管辖原上岩西、猴栗、大厂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5.62平方千米,总人口167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54人,辖24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6)鹿角镇:镇人民政府驻鹿角沱,管辖原大园乡、鹿角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2.49平方千米,总人口116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97人,辖12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7)桑柘镇:镇人民政府驻桑拓坪,管辖原鹿菁、同河、桑拓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92.65平方千米,总人口276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辖22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8)普子镇:镇人民政府驻普子坝,管辖原砂石、桐荣、普子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84.74平方千米,总人口282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83人,辖24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9)龙射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坝,管辖原龙射乡、葡萄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61.16平方千米,总人口216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05人,辖16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10)连湖镇:镇人民政府驻乐地坝,管辖原连湖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71.13平方千米,总人口192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60人,辖11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
(11)靛水乡:乡人民政府驻靛水坝,管辖原靛水、火石、文武等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71.7平方千米,总人口23247人,辖28个村委会。
(12)鹿鸣乡:乡人民政府驻牛岍铺,管辖原鹿鸣乡、合理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32.1平方千米,总人口17431人,辖19个村委会。
(13)乔梓乡:乡人民政府驻合心场,管辖原乔梓乡、东流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96.19平方千米,总人口13722人,辖19个村委会。
(14)新田乡:乡人民政府驻头党坝,管辖原新田乡、新场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27.68平方千米,总人口20876人,辖25村委会。
(15)鞍子乡:乡人民政府驻鞍子头,管辖原鞍子乡、新化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24.08平方千米,总人口15075人,辖18个村委会。
(16)润溪乡:乡人民政府驻干溪场,管辖原润溪乡、龙洋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8.72平方千米,总人口12749人,辖16个村委会。
(17)长滩乡:乡人民政府驻麻油口,管辖原长滩乡、凤鸣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01.93平方千米,总人口21566人,辖21个村委会。
(18)诸佛乡:乡人民政府驻诸佛岗,管辖原诸佛乡、珍加乡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9.85平方千米,总人口14362人,管辖16个村委会。
2002年7月5日,诸佛乡政府驻地由诸佛岗迁至双合场(渝府[2002]103号)。
2002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辖10个镇、29个乡,12个居委会、622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62.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4万人。
2006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10个镇、29个乡:汉葭镇、保家镇、郁山镇、高谷镇、桑柘镇、鹿角镇、黄家镇、普子镇、龙射镇、连湖镇、靛水乡、岩东乡、鹿鸣乡、平安乡、棣棠乡、太原乡、三义乡、联合乡、石柳乡、龙溪乡、走马乡、芦塘乡、长滩乡、乔梓乡、迁乔乡、新田乡、梅子垭乡、诸佛乡、小厂乡、桐楼乡、万足乡、鞍子乡、善感乡、双龙乡、石盘乡、大垭乡、润溪乡、朗溪乡、龙塘乡。
2007年10月2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万足乡设立万足镇的批复》(渝府[2007]163号):同意撤销万足乡,设立万足镇。设镇后其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人口状况
2001年底,全县有17.55万户、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0万人,县城居民4.95万人;社会从业人口3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2.9万人,第二产业2.1万人,第三产业4万人。境内居住着苗、土家、蒙古、回、仡佬、侗、藏、彝、哈尼、壮、满11个少数民族,2001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万余人,土家族9万余人。各民族同心协力,发展经济,为家乡发展奋战不息。
历史文化
彭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镇置涪陵县,北周置黔州费县。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县。唐置黔中道于此,并置黔州,彭水成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宋两朝,中原纷乱,而黔州独守,社会经济齐头发展。元、明两代,多次“赶苗拓业”,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清政府招民垦荒,还民休养生息,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到清末"舟楫往来,商贸辐辏,百货云集,盐、茶、油、漆、苎麻诸物转运各地,使“彭水财富,甲于酉属”。民国时期,兵匪频仍,人民啼饥号寒。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从此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地形地貌
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为构造剥蚀的中、低山地形。地貌类型复杂,“两山夹一槽”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成层现象明显,谷地、坡麓、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逆顺地貌并存。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39%,低山区占52.88%,中山区占34.03%。
地质概况
彭水的地质构造属新华构造体系,位于鄂黔武隆起带向四川中台坳下降的斜坡上。晚侏罗系至晚白垩世间的燕山旋回的宁镇运动,以水平挤压为主,形成老厂坪背斜、普子向斜、郁山背斜、桑柘坪向斜、筲箕滩背斜等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褶皱及筲箕滩、七梁子冲断层等伴生断裂。第三纪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中,使县境普遍间歇性而又不均衡地抬升,造成郁山一马武(石柱县境)及太原、棣棠、三岔溪、诸佛、桐楼、大园、龙塘、弹子岍正断层和火石垭、龙洋、大垭、石盘逆掩断层以及筲箕滩冲断层等,形成北北东向岭谷相间的原始地貌。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古生界奥陶系、古生界志留系、古生界泥盆系、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气候特征
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50℃,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20毫米,年均蒸发量950.40毫米,年均气压978.60百帕毫巴,无霜期311天。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集中,光照偏少云雾多,春来较早多夜雨,夏季炎热多伏旱,秋季凉爽多绵雨,冬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早春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局部大风、冰雹;初夏常有连阴雨;盛夏多伏旱,常有酷暑;秋季多绵雨;冬季少雪无严寒,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彭水气候的另一特点是,立体差异大:海拔每升高100米,平均气温便递减0.46-0.55℃;年积温约下降200℃左右。年无霜期由沿江河谷的312天,递减到中山区的235天。年日照时数,低中山区受山脊和云雾阻挡,要比平坝约少四分之一。
教育事业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30所,其中,中学33所(完全中学3所),中心校65所(28所中心校附设初中教学点),完小7所,村校158所,教学点165个,职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
全县现有教职工5580人,其中,普、职高教职工183人,职教中心教职工60人,初中教职工1580人,小学教职工3757人;有公办中小学专任教师382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580人,学历达标2368人,学历达标率为91.8%,中学专任教师1246人,学历达标1033人,学历合格率为82.9%。
全县现有在校生95798人,其中,普、职高在校生3246人,初中在校生24290人,小学在校生68262人。
2001年11月24日,彭水县“两基”“普实”工作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验收。2001年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其中女童入学率达98.9%),13-15周岁正常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达95.1%(毛入学率为104.2%),7-15周岁残疾少儿入学率为65.6%。
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自1992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校舍场地建设资金1.1725亿元,共排除中小学危房16.4万平方米,新征校地25.30万平方米,维修校舍4.13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29.56万平方米,平整运动场22.13万平方米,新砌围墙4.03万米,新砌堡坎6.09万立方米,新建校门71个,新建厕所198所,绿化、美化校园面积8.21万平方米。全县中小学占地面积达120.76万平方米,生均占地初中16.95平方米,小学11.65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共47.94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初中6.99平方米,小学4.53平方米;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学教师人均居住面积16.4平方米,小学教师人均住房面积16.3平方米。各中小学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办公用房及其它功能用房基本配齐,围墙、厕所、校门、水电设施配套,校校无危房。
自然资源
彭水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全县现有耕地9.20万公顷,水域0.44万公顷,草地3.12万公顷,林业用地18.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3%,活立木蓄积量达242万立方米以上。有终年不断流、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0条,流长359.70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481.4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理论储藏量1070.30万千瓦小时,除乌江外,可开发量4.41万千瓦小时。有野生动物103种,鱼类69种,饲养畜禽品种13个。有煤、萤石、重晶石、大理石、高钙石灰石、盐、铁、钾、铜及部分稀有金属等矿产,其中煤总储量2.60亿吨。
旅游资源
彭水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供观赏研究者达80余处,且多集中在汉葭、郁山两镇;青山绿水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造就了门类齐全的自然景观,其风景名胜多集中在乌江、郁江和芙蓉江两岸。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辉,极具开发价值。现在已经开发的旅游景点有:阿依河鞍子苗寨
彭水属旅游资源富集县。资源单体达798个,囊括了旅游资源的六大类型,从基本类型分布上看,彭水县达43种,且一部分具有较高品味。譬如“乌江画廊”及神龙谷的险、秀、雄、奇;芙蓉江、珠子溪的幽、静、古、稀;茂云山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景;龙门峡的动人传说;苗族民风民俗及众多人文景观等。但由于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通往各景区(点)的公路等级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覆盖率尚不能达到要求等,使得景区(点)开发难以进行,招商引资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县财力拮据,投入旅游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景区的宣传促销、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目前,彭水县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收入700余万元。
彭水县将力塑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神龙谷、“乌江画廊”、保家观光农业园区、芦渡湖郁江漂流等精品,并与武隆县联合开发珠子溪景区。在开发方向上以短期休闲度假为主,以特色生活参与为辅的综合旅游区,最终将形成峡谷风光、休闲度假、水上娱乐、民俗参与"四位一体"的旅游活动区,在空间格局上,基本形成“一点、三线、四片区”的旅游总体格局。
即以彭水县城旅游中心点,充分完善县城旅游接待设施,并依据县城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将其建成集旅游服务、购物、观光、娱乐、科考、革命教育等多功能的旅游中心城镇。
以国道319线、乌江航线、彭水至茂云山为旅游的主要线路。
最终形成汉葭休闲娱乐区、茂云山绿色度假区“乌江画廊”漫游及神龙谷探险旅游区、保家生态观光游乐区。
特色小吃
1、彭水荞面豆花的历史年代久远。今天的彭水县,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红。特点:趁热蘸食,鲜香嫩滑,食欲顿开。制法:1、“荞面”选用优质荞子磨成细面制作而成,不加其他成分,保持荞子的原汁原味。成品面条比普通面条粗一些,稍长一些。2、“豆花”选用黄豆磨浆点酸水而成水豆腐,然后再用豆浆煮熟,其特点是细嫩软绵。3、“佐料”有酱海椒、味精、盐、花椒、姜沫、蒜水、葱花、等佐料。4、食用时将煮熟的豆花盛装在一碗内,盖上煮熟的荞面。用一小碟拌匀的佐料。用筷子将荞面和豆花挑进小碟内,边蘸佐料边吃。
2、嘟卷子是彭水最为特殊的小吃之一,以前采用特殊的一种蕨类植物为原料,(现今改为红薯)磨成细面,加水成糊状,再放进热锅里烙成块,然后卷成圆条,切成一卷一卷的,蒸熟,拌上调料于是就成为晶莹剔透,软糯滋润,别具苗家风味的彭水名特小吃---嘟卷子!
3、心肺米粉乃彭水一大风味小吃,心肺米粉色泽美观,颜色红亮、质嫩鲜美、软糯适口、麻辣鲜香、细嫩化渣。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彭水的大众早餐。
4、洋芋花是用特殊工具把洋芋加工成花一样的形状,油炸后,加上调料,味道独特,是好吃的人最喜欢的风味小吃。
5、汤圆是用优质糯米粉制成,汤圆馅是各种香甜可口的食品混合而成,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可口,营养丰富。是彭水的特色小吃之一。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彭水县位列第215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彭水县榜上有名。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彭水县榜上有名。
2020年4月,彭水县上榜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2019年重庆市各区县GDP排行榜出炉,彭水县以222.28亿元位列第32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彭水县在列。
2019年3月,彭水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2018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彭水县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7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彭水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黔江旅游景点
1、黔江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城北约60华里处,是一个因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距今已有157年的历史了。小南海水域面积近3平方公里,景区山水相依、秀峰环列,水面汊港纵横、波光粼粼,海口奇石林立、溪水萦回。是渝东南武陵山区难得一见的湖滨美景。
2、黔江城市峡谷
黔江城市峡谷横跨七个地质年代、垂直落差达500米,全长约8公里,拥有高达123米的巨幅摩崖观音像和悬空玻璃栈道。景区位于黔江城区,也成就了黔江“东方卢森堡,黔江峡谷城”的美誉。
3、濯水古镇
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历史区文化名镇,位于黔江区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距黔江主城26公里,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
4、蒲花暗河
蒲花暗河距城区20公里,距濯水古镇2公里,集地下暗河、天生三桥、天窗(天坑)于一体,景观迷人,独具魅力。
黔江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黔江旅游景点有爱莉丝庄园、阿蓬江湿地公园、小南海、神龟峡、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武陵仙山等等。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古称延江、黔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历来是贵州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其流量充沛,流态稳定,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乌江发源于贵州西部威宁县乌蒙山东麓,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长322公里,为乌江主源,北源六冲河长210公里,两源在黔西县化屋基汇合后称乌江。
乌江横贯贵州中部及东北部,至洪渡向北约15公里处进入四川省境,至涪陵汇入长江。乌江从发源地至河口全长1050公里(贵州占848公里,重庆占188公里),落差1787.46米,其中干流化屋基至涪陵714公里,平均比降1.02‰。
更多关于黔江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黔江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黔江旅游概述
(一)旅游资源
地处武陵山深处,渝东南边陲的黔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1、多彩的自然资源。全区共有旅游单元245个,现已开发了小南海、阿蓬江和武陵仙山三大景区及仰头山、桥梁民族风情村等景点。有待恢复的有张氏庭院、草圭堂等历史文化遗迹。尚待开发的有灰千梁原始森林、官渡峡、麒麟盖草场、八面山、石钟山等景区。全区现有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黔江小南海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国家地质公园、黔江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小南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黔江城已申报全国优秀旅游城区。
2、淳朴的民族风情。黔江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地,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歌舞独具魅力。土家摆手舞以其独有的韵律、明快的节奏、优美的舞姿而久享盛名。苗族的“赶秋”、“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异彩纷呈。
黔江土家吊脚楼随处可见,其中以桥梁民族风情村典型的土家吊脚楼群最具特色,形成一个完整的土家人居住的山寨,与周围的古树群山、田园溪水溶为一体。淳朴的土家人以扭秧歌、薅秧锣鼓、年霄舞等表演让人深切地体验到土家丰厚的文化底蕴。整个村落结构严谨、错落有致。
2004年,黔江成功举办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的“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该节荟萃了武陵山民族文化之精华,呼唤着海内外朋友来此同乐共舞。
黔江民族土特商品种类繁多,民族风味饮食别具一格。土家织锦色彩斑斓,苗族刺绣、蜡染等手工制品驰名区内外。特别是土家人生产的西南卡普质朴、典雅、极富民族特色,受到中外人士的青睐。
3、良好的生态环境。黔江远离大城市,远离工业污染,其农产品因此多无公害。这里空气清新自然,犹如天然大氧吧,引得无数游客竞折腰。
4、较为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全区旅游设施基本齐备,从交通看,火车客运即将通车。舟白机场正在加紧建设中。现有畅通的国道319二级公路,渝长高速公路刚刚开工,小南海、阿蓬江神龟峡、武陵仙山有硬化公路抵达。城区有3个客运汽车站,共有客运汽车338辆,出租汽车224辆,长安、城市巴士86辆。景区有停车场13000多平方米,电瓶车3辆,旅游码头5个,旅游船只58艘,步行游道15公里。
从餐饮看,现有四星级、三星级宾馆各1家,二星级宾馆2家。有旅行社或门市部4家,农家乐100余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6家,旅游船舶企业2家,旅游定点单位10家。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1、成效显著。黔江旅游产业起步较晚,但经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新区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把黔江建设成为“渝东南旅游服务中心”的奋斗目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成效十分显著。
(1)旅游设施建设卓有成效。新区建设以来全区累计投入旅游景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达2.3亿元,小南海、阿蓬江、武陵仙山三大景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其中小南海建成码头3个、风雨桥2座、吊桥一座、厕所3个、步游道、环湖公路、联网路、支公路、停车场及通讯、水电、消防、安全防护等相关设施,建成大门、震纪苑、观景亭,并对湖心亭进行了维修,对环境进行了整治,总投资4000多万元。阿蓬江神龟峡建成“两细”公路、旅游码头2个以及通讯、水电、安全防护等相关设施,总投资1300万元左右。武陵仙山建成上山步游道、前上山公路、后上山公路、停车场、厕所2座以及通讯、水电、消防、安全防护等相关设施,建成香山寺、牌坊、武陵仙池等景点,并对环境进行了整治维护,总投资3000多万元。
(2)旅游业发展速度喜人。2005年接待旅游人数523060人次,比2004同期增长17.1%,旅游综合收入10920万元,比2004同期增加21.6%。其中住宿设施接待旅游人数为276487人次,比2004同期增加16%,营业收入5563万元,比2004同期增加62%;景区景点接待旅游人数为245473人次,比2004同期增加2%,旅游综合收入2455万元,比2004同期减少16%;旅行社接待旅游人数1100人次,同比减少154%,营业收入170万元,同比减少16%;农家乐和定点旅游商品营业收入2732万元,比2004同期增加4%。星级宾馆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3%,游客在我区停留的平均天数为1.1天。
(3)旅游产业地位有所提升。2005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占当年GDP的3.42%,比2000年增加1.81个百分点。旅游从业人员人数达到3004人,占当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1%,较2000年分别增加2569人和4.33个百分点。
(三)黔江旅游业展望
1、发展定位
围绕“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生态旅游”三张“王牌”,早日把黔江建设成为渝东南旅游服务中心,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强区,全国旅游名区,旅游业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2、发展优势
(1)逐步改观的交通业。公路,“渝湘”高速路现已开工,预计2009年将全线通车。“十一五”期间还将建设“黔万”、“黔恩”高速公路。目前彭武段正在修整,可望一定程度改观。铁路,正在测试,即将通货运,预计明年半年通客运。且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修建复线,界时将大大提高运输速度和能力。飞机,舟白机场正如火如荼修建中,至少能提高黔江的美誉度。只要“铁、公、机”修成,黔江直达重庆主城区“2、3、4交通工程”实现,旅游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
(2)区委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一是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渝东南旅游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黔江府发[2003]40号),提出了把黔江建成渝东南旅游服务中心的奋斗目标。二是成立了全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各主要景区成立了开发领导小组。区财政预算了本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三是主要领导经常研究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年赴主要景区调研5次以上,切实研究解决了旅游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以小南海、阿蓬江神龟峡、武陵仙山为代表的主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其面貌较“九五”末大为改观,极大地提高了黔江旅游的美誉度、知名度。预计“十一五”期间,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还将启动灰千梁子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
(4)黔江旅游工作的重心将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市场营销推广。全区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区旅游局已把旅游工作重心转向市场推广。拟立足黔江旅游“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生态旅游”等卖点通过户外广告、报纸电视、网络、各种会展等加大黔江旅游的推介力度。
(5)不断提升的黔江旅游知名度。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通过户外T型、路牌、报刊等广告,各种展销会以及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推介,黔江旅游已占居一定人心,拥有一定知名度。特别是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小南海地震遗址和奇峰异石之上,曾与梵净山、峨嵋山齐名的的宗教圣地武陵仙山更是响誉远方。而正逐步开发的神秘原始的阿蓬江神龟峡谷让众多游客如入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流连忘返。
此外,位于著名的旅游地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之间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迅猛发展的黔江经济、不断充实壮大的涉旅人才等等都是黔江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三)发展目标
围绕建成“渝东南旅游服务中心”这一定位,塑造“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小南海、阿蓬江、武陵仙山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提档升级。到2010年,实现旅游人次数120万,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整合旅游资源,整体包装旅游产品。二是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小南海、武陵仙山景区基础设施,强力推进灰千梁道路工程。三是加强景观建设力度,增强旅游吸引力。重点加强地震博物馆演示厅、民族生态博物馆、武陵禅院和细水龟文化村等项目建设,打造旅游亮点;加快黔江“环山拥水、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城市建设,实现向国家旅游城市跨越。四是加快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围绕旅游六要素,增加和更新不同档次的旅游车辆和船只,开辟旅游运输专线;开发武陵山珍为代表的地方产品,着力打造黔江特色品牌;以发展星级宾馆饭店为重点,加快提高主城区和小南海、两河、石会旅游集镇的接待能力;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健全完善销售网络;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加强重点景区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景区形象和服务质量。五是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继续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庆黔江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重庆黔江旅游景点有:濯水古镇、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蒲花暗河景区、芭拉胡、十三寨女儿谷、灰千梁子、爱丽丝庄园。
重庆黔江有什么旅游景点
1、芭拉胡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阳三大城市组团的核心,“中国唯一的城市大峡谷,世界罕见的砾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见、亚洲唯一的独特城市景观,集山、水、峡、溶洞、亭庙、观音造像等景区于一体,被称为“中国最有灵气的地方”;
2、重庆黔江濯水风雨廊桥,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被称为“亚洲第一廊桥”;
3、黔江文峰塔,文化旅游景点,位于城市峡谷峡江景区酉阳北麓的孤峰上,承载着古代关于风水、文化、社会心理及建筑理念方面的信息,更多关于重庆黔江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重庆黔江区水电维修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