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农村闲置房产
1对闲置房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在推进闲置房屋土地整理复垦时,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积极推动、市场努力运作,搞好科学规划、做到积极引导,能够因地制宜、规范化操作,做到量力而行、争取逐步推开,在确保取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一定要讲求工作方式方法,否则可能会触犯政策乃至法律,产生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
2明确农村宅基地及其闲置房屋的财产利益
在宅基地土地整理和复垦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房屋主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要在合法前提下,确保闲置房屋主人应得的宅基地部分增值收益。
3做到统筹兼顾,适当给予补偿
考虑到农村居民新修房屋后仍保留原旧房的情形普遍存在,为鼓励农户新修房屋后拆除旧房,并从兼顾各方利益出发,建议对旧宅适当补偿。健全合理补偿机制,对农村闲置房采取集体垫付适当补偿,当然,在拆迁、迁建之前要约定复垦后的田地归所在村民小组集体所有,但原宅基地使用者有优先承包权,也可由村民小组给予一定补偿,再调配给其他承包大户或无田土户。
4盘活利用有使用价值的闲置房
在如何盘活和利用好农村闲置房屋时,应结合各地闲置房屋的实际情况做到物尽其用。
(1)改造农村闲置房屋,适当增加具有公益性的服务场所。建议加大对闲置房改造的资金投入,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闲置房进行重新规划,重新改造,合理利用。
(2)创新流转制度,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宅基地使用权人投资建造,是宅基地使用权人的私有财产。农房如果长期闲置无人维护,会逐渐破烂,但要卖掉并不容易。与此同时,部分贫困农民又无力建新房,存在住房不安全问题。因此,各地政府不妨花较少投资帮助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也可通过补助少量资金鼓励危房改造对象购买安全流转房,这既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又盘活了农村闲置房,更节约了农村新建房占用耕地,使农村富裕户的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效益。这种资源流转制度的创立推进,利民利国,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东湖镇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1、清理农村闲置宅基地
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大广大农村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了解和熟悉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了解自己对于土地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加强对旧村庄的规划、改造,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以及空闲地。
2、改造农村闲置土地
政府可以在闲置土地上开辟一些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笔者建议加大对闲置土地改造的资金投入,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闲置土地进行重新规划,重新改造,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好农村闲置土地带来的资源。为农民提升农村精神文化水平提供配套设施,从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3、用经营理念盘活闲置土地
①、租给企业
企业用地难是目前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瓶颈之一,引到企业将生产车间与闲置土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解决用地难题,又可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这叫合理利用哦!
②、租给农民
农民可以利用土地流转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赚钱”,反正土地闲着也是闲着,或者也可以在土地上种一些什么东西,等成熟之后拿去卖,笔者认为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哦!
4、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旅游的蓬勃发展,农村的各种要素已经被盘活了,其中就包括农村闲置土地。有些脑子转的比较快的,早就把农村的那些闲置土地已经租赁下来,改造成了旅游景区,再添上当地人的一些习俗,那就更“美味”啦!
5、发展休闲农业
听说,近两年来,休闲农业可谓是发展速度惊人啊!如果你能好好把握好这块农村闲置的土地,说不定能成为百万富翁呢?在当地可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做乡村观光农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用那些闲置土地创办一个“农家乐”,那在当地肯定会吃香,让都市人找到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纯朴中舒缓压力、放松享受,从而实现增收致富。这是“双赢”的节奏啊!
清理处置闲置土地是土地部门一项艰巨而又特殊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严禁闲置土地,配合当地政府把这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为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作出应有的业绩。对于那些闲置的土地,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起来,尽量减少对我们的一些影响!
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怎么盘活你们当地是怎么做的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确实有不少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国家鼓励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那么怎么盘活呢?下面是国家支持的一些方式。
1.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目前很多农村人在城里买了房,也有部分家庭全家都搬去城里了,在城里定居了。而农村老家的房屋因无人居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也有些房屋因年久失修,成了破旧的危房,不仅影响村容村貌,甚至危及别人的生命安全。
所以如果是全家进城了,在城里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得还可以,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选择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一是比起任由房子破旧,直至一文不值,有偿退出还能获得一些补偿。
二是如果任由房子破旧,如果真遇到房子倒塌砸到人的情况,房屋主人还要负责任。
2.鼓励农村村民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宅基地
众所周知,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规定,城里人不能到农村购买宅基地或农房的,但对于农村房屋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交易,国家并无禁止。
《土地管理法》只规定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也就是说,农村村民一旦出卖了住宅后,那就意味着永久失去宅基地使用权了,所以还是要慎重考虑。
特别提醒:因我国不动产实行登记制,为了防止纠纷的发生,转让合同生效后,应及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3.鼓励把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租赁出去
2019年9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鼓励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等。”
《通知》同时强调:“城镇居民、工商资本等租赁农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要严格遵守合同法的规定,租赁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合同到期后,双方可以另行约定。”这也可以看出,国家放活的只是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还是归集体的,资格权还是归农村村民的,租赁方获得的只是一定年限的使用权。
4.鼓励闲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等
《通知》还表示:“在尊重农民意愿并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积极稳妥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整治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满足农民新增宅基地需求、村庄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
一份权威资料显示,我国约有2亿亩农村宅基地,其中10%~20%是闲置的,部分地区闲置率甚至高达30%。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利用起来,那将能创造不小的价值,所以各地对农村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也是大力支持的。像对于”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等情况,很多地方是严肃处理的。
农村闲置宅基地如何盘活利用
1、同村转让。农村闲置房屋可以转让给同一村集体中有需要的人,但是同村转让需要转让方在转让宅基地后不能再次申请宅基地,同时,受让方也必须符合一户一宅。
2、有偿退出。农民朋友在自愿的前提下将闲置房屋及宅基地退回村集体,不同地方还会有不同的经费补偿方案,比如有的地区采取土地复垦进行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有的地区则分配给新分户的农民,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等等。
3、开发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可以进行规划设计、装修改造、租赁运营等,积极鼓励有效盘活闲置的农房,可以将闲置农房开发成民宿、饭馆,还可以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养老、休闲等项目,部分地区经审核符合条件后,可以申请一定的补贴。农村闲置房屋拆除包括宅基地的补偿和农村房屋的补偿,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及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各地的补偿标准也会有一定区别。
如果较长时间被认定是闲置宅基地,根据法律规定可以村委会可以无条件收回重新发放给符合申请宅基地宅基地的村民。
按照目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村民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不允许多占宅基地,也不能转让宅基地,因此,多占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由集体根据其他有需要的村民经过审批程序后,安排给其他村民使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