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装修网


日本设计师30平方米房间(世界著名的住宅设计师有哪些!急!!!)

时间:2023-10-01 作者:信凯


日本网红酒店有哪些东京酒店推荐

去日本旅行其实住宿就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关于日本东京的一些住宿酒店推荐,大家在去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有哪些酒店吧。

王子画廊东京纪尾井町豪华精选酒店

ThePrinceGalleryTokyoKioicho,aLuxuryCollectionHotel

关键词:高层景观绝佳、大堂氛围独特

位置:102-8585东京都,Chiyoda-ku,Kioicho1-2,日本东京都>赤坂?溜池

酒店位于繁华的中心区域,步行一分钟就可以到达银座线和丸之内线的地铁站,无论是去大MALL集中的银座还是潮牌扎堆的表参道,均只需要10分钟的路程。

大堂在36楼,走进酒店的大堂,多种感官刺激会同一时间袭来,设计师将35、36两层打通,造就了一个高近10米全玻璃幕墙的视野,再搭配不断变幻的各色灯光,视觉冲击力在东京绝不多见。能够让你一扫疲惫,瞬间抹去对日本传统死板的印象,心情好的不行!

前台办理入住速度极快,前台服务好的更是没话说,能够推荐行程、安排接送机、代订餐厅,甚至包括一些较为难订的米其林餐厅。住宿区与餐饮娱乐区完全隔离,想进入任何一层住宿区都必须刷卡才能进入。

整个酒店共有6种普通房间和3种套房,不同房型的风格基本类似,面积和景色略有不同。起步面积是42平米,这在寸土寸金,并且以小著称的日本酒店里,绝对算是“奢华”了!如果入住到有两面窗景的房间就更完美了!一面可以看到东京铁塔、一面可以看到晴空塔,据说天气透彻的时候还可以远眺富士山。

躺在巨大的飘窗前,看着灯火通明的外边的世界,真是只想“坐看云起日升,不知天地为何物”房间的洗漱区域非常有意思,玻璃可以调成透明和模糊两种模式,客人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王子画廊酒店采用的是自己调配的香氛,带有明显的茶树精油味道,舒缓安神,男女通吃,酒店的礼品屋有售同款香氛。

酒店的4层出去是一个私密的中心花园,在那里会看到一个较为西式的洋楼,始建于1955年的AkasakaPrinceClassicHouse.

这里让人感觉仿佛回到欧洲。

ThePeninsulaTokyo(东京半岛酒店)

关键词:餐厅好吃、位置绝佳

位置:100-0006东京都,Chiyoda-kuYurakucho1-8-1,日本

东京半岛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银座,就在皇居旁边,离地铁、银座等都很近,是东京的中心地段。听说如果预定附近的高级餐厅如米其林,酒店的劳斯莱斯会免费送你到就餐地点。

整个酒店充满了好看的物件、艺术品和装置。光线柔软,亚洲美学深入每个细节,头顶上是竹子编织的纹路,隔间门板是大块木头。最喜欢的是电梯对面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的大型装置,飘逸的灯管,像是浮在黑暗中的晶莹螺旋状星宿。

室内光线充满变化,充满细节之美。早晨看着阳光穿过房间,整个木色环境暖暖的。房间里有一本画册,介绍了酒店里所有的作品。还有樱花季特别的圆珠笔、纸巾和杯垫。一个个细节真的太可爱了!

酒店非常安静,无论是酒店外观还是室内都会让你赏心悦目。房间漂亮清洁宽敞,在入住登记时客服就会送上精致的点心,一直到你离开,全程都是客服细致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人感动。酒店房间温馨舒适,连小香皂都是酒店特制的绿茶香皂,细节上都是完美的。护理用品是御木本,非常匹配酒店风格。这家酒店绝对是繁华都市中的雅居,让你愉悦、放松。

东京皇家王子大饭店花园塔

ThePrinceParkTowerTokyo

关键词:现代简约风、正对东京塔

位置:105-8563东京都,Minato-ku,ShibaKoen4-8-1,日本东京都>新桥?芝

酒店Lobby在30楼。到了之后check-in时立刻会被惊艳到。这家酒店年份久了一些,但是重新装修过,胜在地理位置好啊,全景房看东京塔,超级美!酒店位于东京港口区,附近有两个地铁口,3~5分钟步行就可以到达芝公园和赤羽桥站,离六本木还是比较近的。

如果想要看东京塔,一定要记得提前定全景转角房,为了保险起见,还可以给酒店写了一封e-mail,比较能稳妥的订到。

客房整体的风格是现代简约风,三米大床,超级舒服,特别是暴走一天之后,躺上去超级爽。作为五星级酒店卫生肯定没话说,日本的服务一直都是比较好的,酒店内的更是一级棒的,全是主动打招呼每天笑脸相对,想吃米其林餐厅酒店也可以提前帮忙预约。

早餐非常适合拍照,分日式、美式,内容丰盛,味道也很不错,两个人吃一份都绰绰有余。

东京虹夕诺雅日式旅馆

关键词:日式和风、一辈子必住酒店

位置:100-0004东京都,Chiyoda-kuOtemachi1-9-1,日本

很多人知道虹夕诺雅,是因为京都的那家虹夕诺雅岚山,超高素质的服务、私密的环境加上极难预订,使得京都的虹夕诺雅被列入不少酒店控一生一定要去住的酒店之一。与安缦一样,东京的虹夕诺雅也位于大手町,酒店以“塔之日本旅馆”为理念,在大手町创造了在今时今日已经很少见的日本风情。

酒店大多都是小而精妙的,和风又是需要留白和空间来体现美感,所以东京的虹夕诺雅确实是没有

京都的那家更惊艳四座。但是她胜在于闹市中洞见日式之美,也算是令人惊喜了

如果确定好行程,提前120天预订会便宜很多。服务真是没话讲!一进楼下的大门就有服务员伺候你脱鞋,帮你认真归置到很特别的木质鞋柜里,整面墙都是鞋柜,木头有淡淡的香味~避免了尴尬~

完全不用担心jio冷~因为都是有地暖的,地面有草席质地的也有木地板,总之走起来很舒服~

星野集团一直以地域特产的物或事作为素材,不断创造出下榻地的魅力,此次全新开幕的虹夕诺雅·东京作为一家品质极高的日本温泉旅馆,不仅在设施的硬件或陈设方面,而且在行为或举止等高水平的酒店管理方面也力求达到象征日本文化的旅馆水平。

酒店并不依照庭院和单层木造建筑等传统方式地向横向展开,而是在从地下2层到地面17层的纵向空间内,展开旅馆元素,创造出一个具有如同高塔般高度和豪华紧凑感的空间。

客房一共有84间,包括樱、百合、菊三种类型的传统和室,面积从50平方米起。每层仅有6间客房,形成一个极具私人专属感的空间。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温泉,叫冥想温泉。

东京帕克酒店|ParkHotelTokyo

关键词:网红最爱、东京塔

位置:105-7227东京都,Minato-kuHigashiShimbashi1-7-1,日本

如果你在东京只停留一晚,或者停留时间比较短,想尽可能多游览东京主要景点(包括:东京塔、银座、筑地市场),那么这家在银座附近能看到东京塔的Park

HotelTokyo是首选。同时这家也是国内外网红的最爱。

酒店位于位于写字楼里,大堂吧的景色也很不错。但是这家酒店的房间面积略小,主要是胜在景色漂亮与地理位置相当便利。

connerview房型的落地窗比普通房型大,视野比普通房更宽广,如果喜欢观景,建议选择视野比较好的房间体验一两天。

东京安缦酒店

关键词:设计最美、奢华

位置:东京站,东京,东京都,100-00,日本

酒店位于大手町金融区,设有客房及套房,共计84间,每一间皆可俯瞰东京全景图。东京安缦已经开业两年,目前为止依旧是目前东京最贵的以及最难预订的酒店,刚开业时候的预订价几乎达到了8000元起人民币每晚。酒店占据着Otemachi

Tower顶部六层。

要说酒店建筑与设计最美的,当属东京安缦,一进大堂就被惊艳到了,近30米的挑高非常气派,而来源于日本纸灯笼灵感的吊顶让人感觉充满日式韵味,奢华又有内涵。

作为安缦旗下的第一家城市度假村,东京安缦的豪华房正对皇宫花园,面积达71平方米,可谓是东京最大的入门级房间。

高级房有着宽阔的门厅和敞亮的浴室,可眺望日本最高建筑——东京晴空塔。141平方米起的套房特色则在于宽敞的开放式起居室及厨房。全景套房可从大楼拐角处俯瞰恢宏城市全景,而面积最大的157平方米的安缦套房更不乏宽阔空间及无敌美景。

提前120天预定较为便宜

东京文华东方

关键词:地理位置优越、中式古典

位置:103-8328东京都,Chuo-kuNihonbashiMuromachi2-1-1,日本

文化东方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位于日本桥附近,从东京站过来也就2站地铁,楼下就是地铁,隔壁就是三越百货,购物旅游都很方便。

华东方的房间有一种中式古典气质,但是又糅合了日式的简单朴素之风,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房间很素雅,就连准备的浴衣也是如此。这里的洗漱用品都是BV的,如果你是大牌爱好者,应该会喜欢。

除了服务,另一个令人惊艳的就是早餐了,他们家的日式早餐非常美味,海苔、酸梅都出自百年老店,配餐也相当丰富,而且粥也非常鲜美。共有两家餐厅供应早餐,除了日式,还有自助+西式的。

东京壹酒店|ONE@Tokyo

关键词:工业风设计感、顶楼夜景

位置:131-0045东京都,SumidakuOshiage1-19-3,日本

东京壹酒店,是畏研吾在2017年建成的项目,并于此年开业,且价格亲民。

酒店的外形延续了建筑师一贯的在建筑和城市间建立联系的设计思路,用木构架体系建构了作为介质的空间体系。入口设置在北侧街道转角,一层设大堂和餐厅,屋顶设花园,为观东京晴空塔提供观景平台。酒店室内走廊墙面设白色软帘,柔化界面。房间为经济型,开间较小,层高较高,因此并不压抑。

在晴空塔附近,顶楼天台可以看到Skytree

tower的景色,特别是夜景很美。酒店所在地区虽位于东京,却依然保留着传统风情的老城区。距离最近地铁站押上站只有3分钟步行路程。距离东京晴空塔仅500米,在酒店房间里就可以看到东京塔。

东京KOE酒店(hotelkoetokyo)

关键词:性冷淡风

位置:3-7,Udagawa,涩谷,东京,日本,1500042

酒店位于东京涩谷,一个与原宿并列的潮流基地。时髦的新审美会从这里出现,再向全球蔓延。

新开业的HotelKoe,地理位置很好,距离JR涩谷站不到5分钟的路程。

酒店十分低调,甚至会误以为这和涩谷的其他商场一样,只是一个餐饮与零售的空间。一楼虽然叫Lobby

却不是大堂,而是一家货真价实的餐厅。顶部保留工业风的管道,再加上素色的原木带给人极简的感受。

三楼向上,才是酒店的客房。过道配色很暗,房间的标牌以类似条形码的样式展示。房间以面积大小被分为S、M、L、XL

四种房型。整体的性冷淡风,非常潮流具有设计感,需要注意的是,这家酒店极其抢手,需要提早不少时间才能够预订到。

TheRoyalParkHotelTokyoShiodome

(东京汐留皇家花园酒店)

关键词:东京塔景、房间宽敞

位置:105-8333东京都,Minato-ku,Higashishimbashi1-6-3,日本

酒店位于银座9丁目附近,离ginzasix

一站地铁,逛街过去也不远,楼下就是资生堂大厦,酒店附近几条街都是居酒屋美食街,离筑地海鲜市场几百米,筑地海鲜市场好几家24h的海鲜店,超级新鲜好吃,熬夜族,住这边完美~

酒店地下室连着银座地铁换乘中心,去哪儿都很方便。

如果住的房型是塔景房,拍照会有视觉放远的效果,入住的时候会感觉很惊艳,感觉东京塔就在眼前。东京塔不同的季节会有不一样的颜色,冬天是橘黄色的,很好看,元旦跨年,还有一段时间的灯光秀,是荧光蓝白色。

这家酒店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房间大,这在日本是很难得的。虽然不是超级大方宽阔的那种,但面积至少是够用了。酒店前台服务不错,可以帮忙预订餐厅。

世界著名建筑的设计师都是谁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建筑师:E.沙里宁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建筑师:A.高迪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建筑师:H.培根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尔后人们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品。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建筑师:G.里特维德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览会结束,该馆也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竖向的布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计,设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蒙。4月7日开始树起第一根钢柱,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直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钢构件制作精确、施工组织严谨分不开的。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建筑师:F.L.赖特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像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建筑师:w.K.哈里森联合国总部设计主任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同时成立了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苏联、中国10个国家组成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代表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是梁思成先生。设计顾问委员会先后讨论了53个方案。1947年5月通过了以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方案为基础的最后方案。建筑方案的落实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负责。大厦于1952年落成。联合国总部是由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大厦、图书馆四栋建筑组成。秘书处大楼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联合国总部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性是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窗框用钢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建筑师:丹下健三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建筑师:J.伍重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帆泊港,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造型奇特,外观不凡。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大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小餐厅上。壳下吊挂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的贴面砖,闪烁夺目。丹麦建筑师J.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占地1.8公顷,坐落在距海面19米的确良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个2700座位的音乐会,一个1550座位的歌剧院,一个550座位的剧场,一个420座位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连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内,同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剧院从设计到完工达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1973年)建筑师:山琦实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它是一项耗资7亿美元,由六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的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塔楼。两座大楼都是方柱形体,外形完全一样。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万多平方米。大楼的外墙是排列很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力,在普通风力下,楼顶摆幅为2.5厘米,实测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个世界贸易中心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达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电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1977年)建筑师:R.罗杰斯和R.皮亚诺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法郎,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四层。该建筑内设有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知识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整个建筑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根本不像我们常见的博物馆,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这座艺术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师R.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和设计。为了改变这一陈旧的观念,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出和颂扬,6层楼的钢结构、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通风管道都悬挂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红大绿的色彩。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无阻拦的大空间,允许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中心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78年)建筑师:贝聿铭对贝聿铭而言,国家美术馆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单纯的建筑物,基地受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盛顿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挑战。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陈列馆和艺术研究中心两部分。它在议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状不完整,是个斜角的楔(梯形)。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1941年建的旧馆(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同时,陈列馆和研究中心两部分要求有分有合,各自有出入口。这通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在一个面上设两个门,处理得不好,会使人感到一个是大门,一个是“狗洞”。设计者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做陈列馆;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进陈列馆的大门设在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研究中心的小门设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凹缝里。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闲简洁而又庄重典雅。陈列馆的中心是个多层空间,有纵横天桥联接,中央大厅顶部为玻璃天窗,中间有纵横跨过的栈桥或挑出及四进的廊子。参观者在其中走动时,步移景随,空间景象变化万端。东馆与古典主义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开幕时由卡特总统亲自剪彩,他称赞这座建筑是世界上最好的美术馆。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1983年)建筑师:R.迈耶美国建筑师R.迈耶以擅长设计美术馆而闻名,海伊美术馆外部造型复杂多变,轮廓生动。R.迈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层次十分丰富。内部有一扇形中庭,内部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绵延流动,景象万千。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中国(1985年)建筑师:N.福斯特这是英国建筑师N.福斯特的作品。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高技派”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伦敦劳埃德大厦,英国(1979~1986年)建筑师:R.罗杰斯事务所擅长以外露结构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风格的理查德·罗杰斯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所设计的这座位于伦敦的劳埃德总部大厦包括一个12层、能同时容纳10000人工作的保险业务大厅以及侧翼呈阶梯状布局的写字楼。建筑师考虑到公司的持续扩展和建筑的分期扩建的可能,在设计中有意将用钢板包裹的楼梯塔和主要管线,以及结构部分均暴露在建筑***。这一具有创新精神的做法曾令众多的建筑师感到惊讶。它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水平所赋予建筑的新形象,并使建筑物具有持续“生长”的可能。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1988年)建筑师:贝聿铭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扩建部分的入口放在卢浮宫的主要庭院的中央,这个入口设计成一个边长35米。高21.6米的玻璃金字塔。这是贝聿铭研究周围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聿铭设计与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起初许多人反对这项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获得广泛的赞许。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中国(1989年)建筑师:贝聿铭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6年有余。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土地。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中国银行大厦位于香港中心区,楼高70层,总高度达315米(连同顶部的天线),总建筑面积为128.60平方米。建筑外墙以铝板和银色反光玻璃装嵌,大厦底层铺砌深浅不一的灰色花岗岩。整座大厦依靠四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内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钢焊斜撑,这不仅给大厦外观带来独特的面貌,而且比传统方法节省钢材4成,且室内无柱,空间开阔。大厦底层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两条对角线分为4个三角形。贝聿铭在此又一次发挥出他的设计天才,他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的巧妙变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高点。太阪光的教堂,日本(1989年)建筑师:安藤忠雄教堂建筑的设计在安藤忠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独特的,因为这类建筑首先要能唤起人精神上的共鸣,安藤忠雄正是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憩栖之所。大皈光的教堂,其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仅为113.04平方米的小教堂,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角。建筑只是简洁的混凝土箱型,没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与日本枯山水石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师馆的位置以及与太阳的关系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主体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这是安藤忠雄所谓的对自然进行抽象化作业。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1995~1997年)建筑师:F.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由地方投资兴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经营并提供展品,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博物馆。这是建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术馆。该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主要部分的体形弯扭复杂,难以名状。博物馆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内部采用钢结构,外表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造型的独特是建筑师F.盖里近几年个人风格的继续;也是古根海姆负责人的愿望,他们希望这幢建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成为城市的标致。F.盖里在设计过程中得助于航空设计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它使F.盖里的构思如虎添翼。在总体布局中也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艺术包装思想,但这次的“包装”范围远远大于他的其他作品。而主要展馆仍然是规整的。为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座部分也是相对比较规整的。动态徒劳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立交桥形成有机的组合,这种嵌人城市肌里的构思也为造型独特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些理论依据。香港新国际机场,中国(1998年)建筑师:N.福

仅供参考满意请采纳谢谢

世界著名的住宅设计师有哪些!急!!!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筑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人,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虽然平面似古希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和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的庄严。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品。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的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术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筑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激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他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以水平和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蒙胡

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L.H.建筑事务所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

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计,设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蒙。4月7日开始树

起第一根钢柱,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钢构件制作精确、

施工组织严谨分不开的。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赖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

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物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

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

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布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

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巉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时,倒像

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

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本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

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

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

建筑师:w.K.哈里森

联合国总部设计主任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同时成立了有澳大利亚、

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苏联、中国10个国家组成的国

际顾问委员会。代表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是梁思成先生。设计顾问委员会先后讨

论了53个方案。1947年5月通过了以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方案为基础的最后方案。

建筑方案的落实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负责。大厦于1952年落成。

联合国总部是由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大厦、图书馆四栋建筑组成。秘书处

大楼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

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

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联合国总

部建筑群十分特殊。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性是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

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

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

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化。窗框用钢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

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

建筑师: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是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

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

部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成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

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

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

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

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建筑师:J.伍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

帆泊港,如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造型奇特,

外观不凡。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大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

小餐厅上。壳下吊挂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

的贴面砖,闪烁夺目。

丹麦建筑师J.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占地1.8公顷,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确良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个2700座位的音乐会,一个

1550座位的歌剧院,一个550座位的剧场,一个420座位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

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连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内,同

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剧院从设计到完工达14年之

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后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1973年)

建筑师:山琦实

纽约曼哈顿岛上的世界贸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建筑物之一。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它是一项耗资7亿美元,由六幢建筑组成的建筑

群,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的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

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塔楼。两座大楼都是方柱形体,

外形完全一样。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

万多平方米。大楼的外墙是排列很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

力,在普通风力下,楼顶摆幅为2.5厘米,实测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个世界贸易

中心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每天客人即达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

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电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

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1977年)

建筑师:R.罗杰斯和R.皮亚诺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法郎,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

下四层。该建筑内设有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

知识图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整个建筑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根本不像

我们常见的博物馆,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这座艺术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师R.

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用的

结构和设计。为了改变这一陈旧的观念,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出和颂扬,6层楼的

钢结构、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通风管道都悬挂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红大绿的色彩。

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无阻拦的大空间,

允许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中心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78年)

建筑师:贝聿铭

对贝聿铭而言,国家美术馆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单纯的建筑物,基地受

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盛顿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

挑战。

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陈列馆和艺术研究中心两部分。它在议

会大厦和白宫之间,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状不完整,是

个斜角的楔(梯形)。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1941年

建的旧馆(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同时,陈列馆和研究中心两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这通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在一个面上设两个门,处理得不好,会使人感

到一个是大门,一个是“狗洞”。设计者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陈列馆;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进陈列馆的大门设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研究中心的小门设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凹缝里。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

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闲简洁而又庄重典雅。陈列馆的中心是个

多层空间,有纵横天桥联接,中央大厅顶部为玻璃天窗,中间有纵横跨过的栈桥或挑出

及四进的廊子。参观者在其中走动时,步移景随,空间景象变化万端。东馆与古典主义

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开幕时由卡特总统亲自剪彩,

他称赞这座建筑是世界上最好的美术馆。

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1983年)

建筑师:R.迈耶

美国建筑师R.迈耶以擅长设计美术馆而闻名,海伊美术馆外部造型复杂多变,轮廓

生动。R.迈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层次十分丰富。内部有一扇

形中庭,内部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绵延流动,景象万千。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中国(1985年)

建筑师:N.福斯特

这是英国建筑师N.福斯特的作品。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

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

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高技派”建筑风格,这

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

伦敦劳埃德大厦,英国(1979~1986年)

建筑师:R.罗杰斯事务所

擅长以外露结构而表明其“高技派”(High-Tech)风格的理查德·罗杰斯是当今

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所设计的这座位于伦敦的劳埃德总部大厦包括一个12层、

能同时容纳10000人工作的保险业务大厅以及侧翼呈阶梯状布局的写字楼。建筑师考虑

到公司的持续扩展和建筑的分期扩建的可能,在设计中有意将用钢板包裹的楼梯塔和主

要管线,以及结构部分均暴露在建筑***。这一具有创新精神的做法曾令众多的建筑师

感到惊讶。它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水平所赋予建筑的新形象,并使建筑物具有持续

“生长”的可能。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1988年)

建筑师:贝聿铭

1988年建成的卢浮宫扩建工程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重要作品。贝氏将扩建

的部分放置在卢浮宫地下,避开了场地狭窄的困难和新旧建筑矛盾的冲突。

扩建部分的入口放在卢浮宫的主要庭院的中央,这个入口设计成一个边长35米。高

21.6米的玻璃金字塔。这是贝聿铭研究周围建筑物的心得,也再度证实了贝聿铭设计与

环境的紧密关系。金字塔的底边长35.4米,底边与建筑物平行,亦即与方位平行,与埃

及金字塔的布局相同,强化了与环境的关系。金字塔的体形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

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起初许多人反对这项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获得广泛

的赞许。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形被取消,

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物,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

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在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照池中与环境相

结合,又增加了建筑的另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

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

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聿铭将

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中国(1989年)

建筑师:贝聿铭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

时6年有余。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土地。

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

中国银行大厦位于香港中心区,楼高70层,总高度达315米(连同顶部的天线),总建

筑面积为128.60平方米。建筑外墙以铝板和银色反光玻璃装嵌,大厦底层铺砌深浅不一

的灰色花岗岩。整座大厦依靠四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内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

钢焊斜撑,这不仅给大厦外观带来独特的面貌,而且比传统方法节省钢材4成,且室内

无柱,空间开阔。大厦底层平面呈52米×52米的正方形,沿两条对角线分为4个三角形。

贝聿铭在此又一次发挥出他的设计天才,他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

的巧妙变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

高点。

太阪光的教堂,日本(1989年)

建筑师:安藤忠雄

教堂建筑的设计在安藤忠雄的作品群中是十分独特的,因为这类建筑首先要能唤起

人精神上的共鸣,安藤忠雄正是以其抽象的、肃然的、静寂的、纯粹的、几何学的空间

创造,让人类精神找到了憩栖之所。大皈光的教堂,其设计是极端抽象简洁的,仅为

113.04平方米的小教堂,位于大阪闲静住宅街的一角。建筑只是简洁的混凝土箱型,没

有传统教堂中标志性的尖塔,但它内部是极富宗教意义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与日本枯山水石庭园有着相同的气氛。建筑的布置是根据用地内原有木造教堂和牧师馆

的位置以及与太阳的关系来决定的。礼拜堂正面的混凝土墙壁上,留出十字形切口,呈

现出光的十字架。建筑内部尽可能减少开口,主体限定在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上。

这是安藤忠雄所谓的对自然进行抽象化作业。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1995~1997年)

建筑师:F.盖里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由地方投资兴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经营并提供展品,

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博物馆。这是建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术馆。

该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主要部分的体形弯扭复杂,难以名状。

博物馆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内部采用钢结构,外表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钛

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造型的独特是建筑师F.盖里近几年个人风格的继续;也是古

根海姆负责人的愿望,他们希望这幢建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成为城市的标致。

F.盖里在设计过程中得助于航空设计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它使F.盖里的构思如虎添

翼。在总体布局中也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艺术包装思想,但这次的“包装”范围远远大于

他的其他作品。而主要展馆仍然是规整的。为利于布置展品,首层基座部分也是相对比

较规整的。动态徒劳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

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立交桥形成有机的组合,这种嵌人城市肌里的构思也为造型独

特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些理论依据。

香港新国际机场,中国(1998年)

建筑师:N.福

房间装修是刮腻子好,还是贴墙纸好

装修房间时,选择刮腻子还是贴墙纸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刮腻子和贴墙纸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因此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

用装修报价器,只需输入面积+城市,3秒算出最实惠的本地市场报价:【土巴兔大平台算报价】,不再担心公司抬价漏项增价。

刮腻子是一种常见的装修方式,它可以修补墙面的不平整和瑕疵,使墙面更加平滑。刮腻子的优点是耐久性好,不易脱落,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纹理效果。然而,刮腻子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贴墙纸是另一种常见的装修方式,它可以快速改变墙面的颜色和纹理,给房间带来不同的风格和氛围。贴墙纸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快捷,适合快速装修或者租房等临时居住的场合。然而,贴墙纸的耐久性相对较低,容易受潮、脱落或者损坏。

在价格方面,刮腻子的成本相对较高,因为它需要较多的材料和人工费用。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墙面面积,刮腻子的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50-100元之间。而贴墙纸的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在每平方米20-50元之间。

综上所述,选择刮腻子还是贴墙纸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预算。如果追求耐久性和高质感,可以选择刮腻子;如果注重快速装修和经济实惠,可以选择贴墙纸。在做出决定之前,建议先了解当地的市场价,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

了解更多的装修资讯,上累计业主4100多万的国内最大的装修平台之一:【土巴兔装修大平台】,输入您的房子面积与所在城市,免费为您1对1在线报价,在线推荐装修公司。

相关推荐

哪种装修风格在2021年最受室内设计师欢迎

1、哪种装修风格在2021年最受室内设计师欢迎2021年室内设计师最受欢迎的装修风格1. 现代简约风 以干净利落的...

2022年装修如何找到透明报价的设计师

1、2022年装修如何找到透明报价的设计师如何找到透明报价的设计师1. 征求推荐: 向朋友、家人或同事询问推荐...

现在房子装修流行什么风格专业家装平台人...

1、现在房子装修流行什么风格专业家装平台人气设计师为你推荐2023 年热门家居装修风格1. 现代简约风 特点:...

海归设计师解析的世界装修潮流,是你想要...

1、海归设计师解析的世界装修潮流,是你想要的吗海归设计师解析的世界装修潮流1. 可持续性 使用环保材料,如...

装修案例


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