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方混凝土要用多少水泥、沙子、石子
1立方混凝土要约用480公斤水泥,720公斤沙子和1200公斤石子。
1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约2400公斤。1立方米混凝土按2400公斤计算:
水泥质量=2400×2÷(2+3+5)=480(公斤);
砂子质量=2400×3÷(2+3+5)=720(公斤);
石子质量=2400×5÷(2+3+5)=1200(公斤)。
扩展资料: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混凝土的优点缺点:
1、优点:原材料丰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
2、缺点:自重大;脆性材料。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石膏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应用较多);聚合物混凝土等.
按表观密度分:
特重混凝土(>2500kg/m3);
普通混凝土(1900<<2500kg/m3);
轻混凝土(600<<1900kg/m3)。
按用途分:结构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特种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等。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混凝土
一立方混凝土要多少沙子石头水泥
C20:水泥330:水175:砂621:石1260
C25:水泥372kg/m3:砂子576kg/m3:碎石1282kg/m3:水175kg/m3
如果是用自然砂和卵石,砂率降低点,水泥用量要提高点。
扩展资料:
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1.水灰比的确定
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当采用多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高强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为0.9~0.95m3,则每立方中碎石质量为:G0=VS×碎石松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围内。
3.用水量
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础上用减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剂减水率计算得出的减水量即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时注意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减水率。
4.水泥用量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水泥胶砂与骨料的粘结力。为了增加砂浆中胶质结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水化期间放热速度过快或收缩量过大等问题。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过550kg/m3。
5.试拌调整
对计算所得的配合比结果要通过试配、试拌来验证。拌制高强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振捣时要高频加压振捣,保证拌和物的密实。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宜与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首先,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得到“理论混合比”。在实验室进行试混合调整后,提出了满足施工可操作性要求的“基准混合比”。
然后,根据参考混合比,调节表观密度和强度,以确定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实验室混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的实际含沙量,将实验室混合比转换为“生产混合比”。。
扩展资料
例如:
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mW(1-δ)=215×(1-22%)=168kg
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则有
水泥用量:
mc0=mc×(1-16.5%)=270kg
粉煤灰用量:
mf0=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
mFDN0=(mc0+mf0)×1.7%=5.77kg
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mf0+ms0+mg0+mW0=mcp
mso/(mso+mgo)×100%=βs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
mc0:ms0:mg0:mf0:mFDN0:mW0=270:757:1136:69.3:5.77:168=1:2.80:4.21:0.26:0.021:0.62
根据规定,水灰比比基准水灰比减少0.03,则水灰比w/c=0.49
一立方混凝土需要多少方沙石水泥各多少
C20:水泥330:水175:砂621:石1260
C25:水泥372kg/m3:砂子576kg/m3:碎石1282kg/m3:水175kg/m3
如果是用自然砂和卵石,砂率降低点,水泥用量要提高点。
扩展资料:
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1.水灰比的确定
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当采用多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高强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为0.9~0.95m3,则每立方中碎石质量为:G0=VS×碎石松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围内。
3.用水量
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础上用减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剂减水率计算得出的减水量即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时注意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减水率。
4.水泥用量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水泥胶砂与骨料的粘结力。为了增加砂浆中胶质结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水化期间放热速度过快或收缩量过大等问题。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过550kg/m3。
5.试拌调整
对计算所得的配合比结果要通过试配、试拌来验证。拌制高强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振捣时要高频加压振捣,保证拌和物的密实。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宜与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