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装修网


瓦房改造农家院(北方农家习俗有哪些)

时间:2023-09-12 作者:山麟咏麟 51 51


北方农家习俗有哪些

农家的居住习俗

院落格局

四合院清末至民国,太原居民传统住宅有相对封闭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二进院等格局,以正方形或长方形砖墁四合院为多见。太原市的四合院一般多取坐北朝南对称格局。北为正房,亦叫厅房,面宽五间为典型,一门四窗,三明两暗;也有三间的,一门两窗,一明两暗。东西两边为厢房,以三间为常见,入深不如正房。厢房北墙与正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名为“风岔”,俗称“出气”。南房一般也是三间,称为门房。东南角设置院门,称为“门道”;西南角建有厕所,俗称“茅房”。南面建房的院落可称其为“四合院”,不建房者则称为“三合院”。

旧时,有些富裕人家建有内外二重院落格局的二进院,内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外院只建东西厢房和南房。内外院之间的通道多在东墙位置,也有建在二重院落的中轴线上,将内院的南房分为两半。

太原四合院的正房一般都是高檐出厦的瓦房,正房东侧多建有耳房。耳房通常为低矮的平房,用来储存粮食,充当库房,也有用来做厨房的。东西厢房多为平顶房,房顶用砖平铺或由炉渣、石灰拌泥抹平。南房常为一坡的瓦房。四合院内房屋为砖木结构,一种是全部用砖和石灰砌成,称为实结砖墙;一种是外表砖砌,中间用土坯构筑,按房间数量以木梁柱支撑横梁。正房窗户装有通顶隔扇屏门,冬季糊上白麻纸防风保暖,夏季取下存放。

太原城区旧时有官宦富商的四合院住宅,建筑较为考究。四面房屋为双出水悬山式桶板瓦屋顶,正房顶有团花脊岭,两头安放闭口兽吻;门窗架梁多有雕饰,护板有彩绘或浮雕;院庭内方砖铺地并有花圃,种植树木花草;院门建有门楼,飞檐斗拱,门额多题写“耕读第”、“和为贵”、“勤俭传家”等字眼;正对门内东房侧墙上有砖雕影壁,多雕“福”字或“百寿图”、“天官赐福”等图案,影壁中间有一神龛,供奉土地爷或其他神*5;门外两旁多置青石狮兽或石鼓。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内四合院多经翻修,由原先的独家独户居住转变为多家多户杂处,其格局发生许多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正房多改为五间三门,分割为各自独立的三居室;窗格木扇大多被明亮的玻璃窗户取代。

农家院落太原市城镇中四合院的院落格局,起源于乡村中的农家院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又反过来影响着农家院落的变化发展。

农家院落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庄户人家,祖辈以独家独户居住为主,其院落格局不同于城镇的四合院。农具牲畜、柴草粮囤,以至鸡狗猪羊,吃喝拉撒杂陈,都要有各自的处所安排。

太原境内农村的院落,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平川地方,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面院落的正面墙。左邻右舍,房墙相连,俗称“连山连墙”。户与户对面而居,中间往往相隔一条街道。山区则单门独户的院落较多。第二,在山区,高低层叠院落较为普遍,远处望去酷似层层楼房。第三,处在交通要道或位于集镇地方的村庄,房屋院落格局相对整齐,街道也相对平直。

山区的农家院落多以正房5间为院落中的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厢房相对简陋,多为饲养耕畜的牛棚或堆放粮草杂物的仓房。南面一般不盖房屋,或有土墙或有篱笆。农家院落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或西南角;忌讳将门开在中间,直冲正房,俗信以为大门冲着主人屋不符合风水,会犯冲,给家门带来不幸。山区的窑洞院落因地势有限,往往也是南边不造屋,甚至东西两边也不造屋,或置碾磨,或搭畜圈。山村院落多将厕所修建在院外,有的地方几户人家共用一处茅厕。

平川的农家院落多以三合院为主,南边以院墙和大门组成,有的为出入方便或根据街巷位置将院门开在东边或西边。

新中国成立前,清徐等县民居住宅院落贫富悬殊极大,最富者四合院占地广阔,有前楼过厅、后楼配厅、东西一出水瓦房,几进院落。徐沟王氏天禄堂一家还建有书院、戏院和花园等。稍次些的富户一般为前后两院,正面主室谓之“闷房”,左右为配厅,东西南北相互对称,两院共有房屋二十多间。一般人家则建四合院,以平房为主,东西南北各五间或三、五相间。较贫困的农户多建砖柱土坯墙、土顶平房,南北各建三至五间,另两面为土墙或篱笆。最贫穷的人家只有一二间低矮土屋,全家老少几代勉强栖身。

住宅形式

除了前述四合院及农家院的格局之外,太原境内的住宅形式还有窑洞、平房、瓦房、盖板房和楼房等。20世纪80年代后,太原城市内开始出现居民住宅小区形式,以1983年首建的老军营生活小区为标志,包括绿地在内的生活设施配套以及社区管理服务齐备的生活小区形式已成为城市居住风俗发展演变的新特点。

窑洞太原市东西两山以及北郊、阳曲、古交、娄烦等山区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依山就势而建筑的窑洞。

太原东西山区自清至民国,百姓多穴土为窑。窑面多为一户3间,一门两窗,一明两暗。窑深2至3丈,3孔窑之间互相挖通留门。东山一带有的窑洞分前窑和后窑,即在住人的窑洞后壁再挖一孔略小的窑洞作储物用。旧时为防兵祸盗匪,许多人家都在窑洞内挖有隐秘的小洞,深入进去一段距离再挖一孔可以站立的暗窑,这种暗窑十分普遍,几成风俗。面墙用砖石砌成的土窑称为“包面子窑”,而大多数贫穷庄户人的窑洞仍是土面土地。因窑洞冬暖夏凉,无需梁柱,许多不靠山的乡村用砖石碹砌成窑洞房,房顶以厚土掩盖,其舒适程度亦不亚于土窑洞。这种风习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许多企业单位从经济实用和风俗习惯出发,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里,为职工修筑了大量的“平地而起”的砖碹窑洞宿舍,是太原近郊居住习俗的独特景观。

古交山区多依山开凿窑洞,窑口用砖石砌面。汾河以南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故民间窑洞多立窑柱、架木梁。汾河以北地区多为山地褐土,土质坚硬,不需架设梁柱便可倚山筑窑。当地窑口上有两扇立窗可通风采光,两侧为外弧形三角窗格。窑门开在一侧,另一侧为四扇立窗,中间两扇可开关。窑前开出一片空地,建筑平房以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当地窑洞院房面积大多近200平方米,也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富裕之家有建楼房的,也习惯先砌碹3孔窑洞,再在窑洞上修筑瓦房;登楼台阶筑在一旁。

娄烦农村主要住宅也是窑洞,有土窑洞、泥坯(泥窝子)窑洞和砖砌窑洞。外型上部为半圆形,高约3.5米,宽3.5米,入深可达9米。土窑洞一般在山腰劈崖凿挖,窑口窗户多糊白麻纸。有些人家为安全计,在窑洞两侧立柱,支2根至3根顶梁。当地人称这种冬暖夏凉、省煤省柴的窑洞为“神仙洞”。过去人们为了节省耕地和躲避水患,绝大多数人家都住这种窑洞,成为祖辈承袭的居住风俗。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纷纷下山,在山前平地上修建住宅,但其样式仍然以石窑、砖窑居多。有些人修建一种叫做“平坎碹”的砖窑洞,顶部拱形弧度较大,门窗宽阔,窑洞内宽敞明亮。窗口上部仍糊麻纸,下部安装玻璃,外型比传统的窑洞更为美观。

平房太原平房呈前高后低缓坡顶面,俗称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设门。一般为3间一组,中间开门,一明两暗。后墙建筑有土坯墙和砖壳墙两种,省料费工。屋顶建筑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铺草或木苫用泥抹平;另一种是用灰渣和石灰水拌匀,用木棒槌打而成。在太原平川农村中,平房极为普遍,农民常于秋季在房顶上晒粮。

古交境内的平房,前有出檐,散木盖顶,抹二层泥,再用白灰、炉渣、煤末混和抹顶。待半干时以木棒敲打瓷实,用青石块磨光,黑亮结实,十分美观。当地居民习惯在房顶四周砌砖,前檐安装流水瓦。房前柱间砌壁墙,前梁下钉置栏板。窗户上层三格卧窗,下层两旁为两扇固定立窗,中间为两扇开关活动窗。旧式窗户多以小木方格为装饰,民国年间兴起工字形和大方格装饰,并在活动窗户外加设护窗。许多农户的平房顶面四沿并不砌砖,只在前檐处砌砖设瓦以作简单装饰,门窗甚窄。

排房20世纪50年代初太原经济建设大规模发展时期,人口激增,开始大量出现平房排房。其建筑形式为青砖或红砖砌墙,木屋架,屋顶硬山式双出水,板瓦覆面,桶瓦盖脊,坐北朝南,每户一至两间,每排五六户。一般均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住宅,往往成片建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70年代末,由于居民家庭人口的增加和住宅建设的长期滞后,这些排房住户大多在房前屋后接盖小房以增加面积,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结构布局,百姓俗称其为“火车皮”。

瓦房瓦房即上栋下宇式的砖木结构房屋,房顶作“人”字形,室内上有天棚,下铺地板。瓦房顶面前后作坡为“两出水”,为太原境内瓦房的主要形式;有前坡无后坡称“一出水”或“一面坡”。太原的两出水瓦房顶前坡斜面几乎与房屋面积相等,前檐出厦较深;后坡屋脊位置几与后墙垂直,坡面短窄,出厦浅。一出水瓦房多为厢房,瓦房后墙上端即是屋顶最高处,一般只砌一溜花砖或瓦当装饰并象征性地出檐。

瓦房多见于城镇四合院或三合院落。

窝棚窝棚是一种原始而简陋的居住形式,曾经是人类幼年时期的居住之所。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境内有贫困者居住窝棚的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后,窝棚只是流行在农家尤其是菜农和果农中间的一种临时性居住形式。每当夏秋两季,田里的菜蔬和瓜果需要昼夜看管,不让外人或野兽来糟害,以确保菜蔬瓜果成熟和收获。农家就会在田间选择一个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在几棵大树之间或地势较高处)搭建窝棚。为安全计,窝棚躺卧之地要搭一人多高,用粗壮树干横向交错固定,然后再搭建顶棚以防日晒雨淋,四周略挡风即可,留有许多空隙以便望观察。窝棚一般只能容纳一两人居住,其中除了设置些铺盖之外,并无其他生活器用。在太原境内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场边,也曾有过窝棚的身影,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宽敞的帆布棚和简易工棚逐渐替代了简陋的窝棚。

楼房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市的楼房以二层楼为主,分布在官邸、学校和商业街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尚无居住楼房的习俗。80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渐向高层发展,以6层为常见。至90年代,20多层的高楼到处林立。太原城市改造,一方面提高了太原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太原市民的居住习俗。楼房居住形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和改变了太原市居民的风俗习惯。第一,四合院中邻里交往密切的风习被冲淡,人际关系趋于疏远;第二,大部分老年居民仍然留恋四合院的居住习惯,这种心理习俗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第三,燃气、炉灶、自来水以及采光、取暖等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许多传统的生活习俗逐渐消逝,新的城市风俗悄然形成。

陈设器用

陈设室内陈设视家境贫富而定,富裕者家具描金绘凤,一应俱全,甚至古玩字画,所在多有,而贫者之家少有奢侈之物。境内一般人家都有一大型“躺柜”,这种柜子长约7尺~9尺,较小的也有5尺,宽约3尺~4尺,高有3尺,呈长方体。柜面前半部分为可以活动的盖子,称为“柜门”,正中安装一个黄灿灿的铜锁,用精制的铜片(多为树叶状)遮盖锁孔。一柜多用,既可代替桌子,亦能代替几案,摆放装饰的物件和敬神上供。家境好的要摆平柜、立柜,炕上摆放床柜。

民国年间,太原商人以及官宦士绅人家十分讲究室内陈设,典型的格局为:客厅下面摆方桌或卷角条几,上摆自鸣钟,两边配置花瓶、茶罐、帽筒等物,桌几前摆放八仙桌,两旁配以太师椅。再往两边靠墙立两顶平柜或博古架。

20世纪50年代前,太原百姓家中曾长期以火炕为卧榻,用青砖筑成二尺多高的炕墙,炕内填充黄土,用土坯或砖撑起烟道,上面盖炕板。火炕有捅火的炕眼。炕前地面挖一个二尺见方的深坑作存放炕火灰渣之用,上覆木板。50年代后很少有人点炕火取暖,并逐步拆除土炕代之以木床。

器用太原市居民的日常器用主要有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灯具和卫生器具等。炊具和餐具前面章节已叙述。茶具在民国以前多用铜壶和黑铁皮壶,饮茶用陶瓷或紫砂壶、碗。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搪瓷缸、玻璃杯喝茶,白瓷壶和瓷茶杯仍然多见。80年代曾流行用水果罐头当水杯。现在的茶具多用各色玻璃杯和成套的白瓷杯,各种保温杯亦十分流行。灯具在很长历史时期中不断演进。新中国成立前,麻油灯、豆油灯、煤油灯是家庭常用的照明灯具。麻油、豆油灯多以灯盏盛油点燃棉花捻,亮度较弱。煤油灯有陶制、木制、铁制的,50年代至60年代普遍使用玻璃制的灯壶,俗称“灯树子”。夜间外出时点灯笼,灯笼有以竹为骨外张纱者,有铁丝为架外糊纸的,有以马口铁为沿镶玻璃的等等,后被桅灯取代。70年代后,太原城乡基本都通了电,电灯照明家家必备,外出则多用手电筒。现代灯具丰富多彩,许多人家在客厅里悬置吊灯、吸顶灯、筒灯等,钨丝灯已逐渐被日光灯、节能灯代替。

自清代至民国,太原人洗脸用铁盆、铜盆、瓦盆、砂盆,民国以后出现了搪瓷盆。拭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或猪胰子加碱捣烂制成圆饼状,甚至有人用麻雀粪去污。女人们洗头常用皂角水。城镇中人家多有木制的盆架,多为四条腿,高约70厘米,有的盆架制作精致,可以放置皂盒、挂毛巾。

很久以来,太原人用短笤帚扫炕,扫地则用高粱头、苇穗等缚制的长把扫帚。鸡毛掸子、马尾制的拂尘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也很流行。

现代城市的卫生器具变化迅速,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许多居民有了室内卫生间,洗浴、便溺器具一应俱全。洗衣机在城乡逐渐普及。扫帚、墩布、吸尘器为农居常见。但在太原境内偏远的山区,由于生活条件和传统习俗的作用,卫生器具则变化迟缓。

建筑惯制

择地择日清至民国,境内居民修建房屋要请风水先生(太原俗称“二宅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俗以为在一块“风水好”的地基上建房,可以人财两旺,否则会家遭不幸。选地基要顺势,一般是坐北朝南,忌坐南向北。太原人喜好散居、静居,久有“居不近市”的习俗,即使邻近闹市,也要弄个拐弯、转个门角来躲避嘈杂。

古交、娄烦等地山区居民择地以向阳避风为要。选好房址后要进行“谢土”(祭祀土地爷),民间俗信土地为土地爷掌管,动土之前要先表谢意。旧时太原城乡居民选址择日时都要烧香供神,祈求吉利。建房季节多择夏历四月,此时春忙已过,气候适宜,农家能有足够时间操持建房事宜。择日仍由风水先生主持,先测定方位,如果认为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测算一个太岁出游的日子来偷修,如果实在测不到合适的日子,就要等到来年再修建,决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破土起基动土兴建房屋时,境内民间讲究要焚香设供,举行破土仪式。一般是面向测定的神*5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一块红布,并燃黄表纸、叩头、洒酒,以告知神灵,俗称破土。破土时有许多忌讳,如见到蛇,应立即停止动土,待蛇游走后才可以继续,百姓普遍认为蛇是土神的化身,千万不可伤害。

打地基俗称“打夯”。在太原、阳曲、清徐一带的平川地带,旧时打地基讲究土质,在挖好的地基壕沟中一层一层垫上石灰和硬土,一层层夯实。打夯的工具是用一根直径七八寸的坚硬粗木制成,长约三四尺至六七尺不等,两头粗,中间细。夯土的一头平齐,木桩中间一段掏空,横插四根细木柱,两人打夯时,一人握两根,齐起齐落。太原境内还流行一种石制夯土工具,俗称“石硪”,用石硪打地基亦俗称“打硪”。石硪为方形石块凿成,上面安两根横木,大的石硪要四人抬打。打夯习俗流传至今,如今许多地方修盖民宅用上了电动打夯工具,由一人手扶操纵方向边打边移动。在古交、娄烦、阳曲和清徐的山区中,有条件人家多开采山石作地基,将山石略为修整,一层层铺入地基壕沟,用石灰和泥砌牢砌齐。

上梁起墙太原境内盖房最讲究“上大梁”,俗称“立架”。一般都要于此日举行隆重仪式,响锣鸣鼓燃放鞭炮。上梁时要选择中午时辰,请“风水”先生在中梁处画八卦、系红布,并在梁上贴联祝贺。红联内容多为“竖柱喜逢黄道日,悬梁恰遇紫微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等。梁、檩、椽、柱多用松、榆、杨木,忌用槐、柳。古交一带以3间房为例,须用2柁、9梁、10柱、100条椽。每间面积普通为入深3.5米、宽2.8米。上梁起墙所需劳力除雇用木匠和泥瓦匠师傅之外,多为村邻帮工,每日管饭。上梁那天,必须招待工匠以蒸馍、苫糕和肉烩菜,家家如此,约定俗成。

砌墙俗称“起墙”。如是砖墙,砖需经水浸淫,然后用白灰或沙灰浆黏合。起墙有包芯墙、砖面墙、全砖墙和土坯墙等。包芯墙是中间用版筑法做土打墙,四周围砌砖沿;砖面墙是里层为土坯,外表挂砖。全砖墙即自下而上全部用砖实垒。如垒土坯墙,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一层砖后才垒土坯,以保护土坯免遭地面水浸泡倾圮,土坯墙下的砖层俗称为“过河砖”。土坯只用草泥黏合。境内很多地方的院墙悉用土打墙。打好基础,装实湿黄土,用木杵、木夯打实,然后把夹板往上提一层接着打,打好墙后用圆头铁锤在墙面上捣成各种图案,既好看,又结实。土打墙简便快捷,节省财力,是太原市乃至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太原境内民居的房高有一定的讲究,民间习惯以一六数盖正厅,如1.6丈、1.16丈、0.916丈;以三八或四九数盖厢房,如1.38丈、1.038丈、0.938丈、1.049丈、0.949丈;门房以二七数为之,如1.27丈、1.027丈等。这样形成门房低于厢房,厢房低于厅房,取义为“连升三级”。太原市内许多老院还在地势上讲究“步步高升”,进院门时要迈若干台阶,门道向院中又迈一级,院内进门房或厢房均要再迈一级,而迈向正厅则通常要跨三级石阶。

农家小院欢乐多

丁酉年,先后几次驱车到好友娥住在印台西塬的父母家,光临那个充满欢乐与感动的农家小院。小院主人是两位老人,已过八旬,却精神矍铄,热情好客,视我如女。我亦视娥为姊妹,敬其父母为吾亲人,尊称他们姨、叔。常同娥一块,在盛夏或仲秋去看望老人,享受那个农家小院里的欢乐,同时再体会一下农家人的过去和现在。

一、夏至小院

前往小院要从姜女公园一路慢坡上塬,自西向北,功夫不大即可到达。最早走的是土路,后来走柏油路,现在是水泥路直通到院门口。沿途中,会因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收获。烈日炎炎时,塬畔沟壑的树木花草却枝叶繁茂,坠红挂绿。四方群山蜿蜒起伏,直接天际。高速公路穿梭山间。银白路面上,客货车扭动身躯,或快或慢,不停地消失与出现在大山里。一座座红黄白墙面的村庄点缀于墨绿山间,或矗立定端,或站立腰间,或静躺谷底。时尚豪华,静谧醒目。即使不是画家,也能感受到,这是最具生命力的景象,这是一幅自然与人类和谐的最美画卷。?印台西塬是西北地区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盛夏之时,已经套上袋子的果子,犹待嫁新娘,个个遮面含羞,低首静坐,悬挂在坐落在层层梯田里的苹果树枝上。一片片,一块块,一行行,挂满果实的果树,早把果园旁边的水泥路两边,不同品种的行道树,打压成无足轻重的陪衬了。绕过果园,掠过新村,车子终于驶进坐落于村边熟悉亲切的农家小院。

这是一个不断改造提升的农家院。院中四间土木结构房屋,年限最早,建于1981年春,曾让主人劳累又自豪,又被乡党们羡慕许久。至今,砖蓝瓦红,墙白椽佳,更显古朴沉稳。加之坐东面西的几间厨房、柴房,已经把小院围成半圆形。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两间水泥平房紧挨在瓦房的右边,用于爱子结婚成家。房内电视、沙发、组柜具全,崭新如初,客人多在此聚会聊天,由此看出主人的细心管护。院子已用砖砌严,站在院中间,几乎看不到院墙。大门是乡下流行的标准红漆铁门,两扇门白天打开紧靠门墙。门上平顶水泥混浇,架在上面的太阳能和视频监控熠熠生光。大门里外成方状,夏天可乘凉,冬日能晒阳。大门两侧不见空地,都被利用。一边是彩钢瓦搭成的洗手间,太阳能热水四季不断,周到细心,方便实用。另一边是一副封闭的铁栅栏,一条獒犬,虎视眈眈,威风凛凛。每当去旁边的旱厕,都要做出小心翼翼的动作,实际非常安全,犬已驯化的温顺懂事,看到主人的客人,只用目光扫视一下,并无大碍。院子西边是一排彩钢大棚,下面摆放有老人常骑的三轮车,常用的农具。称奇的是还有几盆常在城里人家里见到的绿植。仔细一瞧,原来是幸福树、鹅掌、金钱树和一帆风顺等。年代的不同,生活的提升,小院功能越来愈发齐全,更具城市特点。其中变化蕴含着主人公对岁月流逝的叹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出老人的开明与时代发展的合拍。红砖铺就的院中地面,平整光滑,窥现乡间不乏艺高匠人。院中间花园,别致实用,有花有菜。野百合包围着水笼头边用砖垒砌的花围墙,金黄色的花瓣,经常让大家争论不休。其色似萱草,其形如百合,几十只簇拥在一起,更像山丹丹。直入院中,有落入花丛之感。花园直对大门,有着照壁之功能。入门既能一览无余,又不可直入室内;既不显幽深,又得绕园转弯,实有曲径通幽之感觉。

小院大门外的园子是二位老人劳作之处。称其果园,菜园,花园似乎都不合适,只能叫成园子。一条由村上修的水泥路,平整厚实,泛着白光,把园子大致分为东西两片。近两亩大小的地方,形成了院外园。各种果树身挂果子向空中舒展身子,树与树之间是各种鲜花和蔬菜。韭菜、辣椒、豆角、茄子、南瓜等奋发向上,争先恐后。夹缝处又有玉紫争艳,红黄烂漫。非洲菊、马应龙、向日葵等千姿百态,唯恐观赏不到。叶绿果繁的有黄绿色的杏,挂红可食的桃,已经套满袋子的苹果,还有那沉沉下垂低眉的核桃。也许第一次与核桃相见,也值此时节,还正当青春,不曾认识的缘故,以后每与其面,不免心生岁月,又生感慨。园边的土崖上载满核桃幼苗,有的郁葱,有的开始挂果。东边沟崖,洋槐树葱葱郁郁,分散在崖边或沟底;北边房院后面,是有四五米高的古寨墙。娥说,小时候把此处叫堡子上。寨墙自上而下,已被灌木野花草遮盖了大部分,裸露的土面墙凸凹不平,残缺斑驳。但观其土色,其中夹杂有瓷碎片,可现年代的久远。生活在古寨墙下,很有点古朴与神秘。娥说,她家最早的院门向东开,似乎是寨墙一豁口,后来大门朝南开,除去了许多土。大门外那一方土台,也许就是南面寨墙吧。高出地面那土台很平整,上面一棵核桃树和一棵杏树,因为根距太小,成比肩姿势。核桃树高丈余,挂满果实。杏树只剩泛红的叶子,随风使劲地摇摆,似乎在告诉我们,等明年再接一树杏儿让你们吃。自己思忖,此杏的确好吃,肉多核小,沙甜味不酸。核桃也不错,个儿不大,绵瓤,吃起来油香。不过,要没有叔和姨精心地伺候,它们也长不出好果子。院南面一望无边的阶梯型苹果园。本世纪一开始,印台区区委政府,加大发展果业力度,出台政策扶持果农积极发展苹果生产。优越的政策,良好的市场,优质的苹果,让西塬人很快富裕起来。不论哪个季节,只要看到成片果园,就会看到整齐的楼房,宽敞的整洁的庭院,看到伸向田间农户那一条条水泥路,看到各种各样忙碌的小汽车,心里就有许多感慨,也会更充满希望。西边小路也是水泥铺就。路上边,农户由低到高依次向上排开。家家砖垒院墙,红漆铁门,门前树绿花艳,都有景致。心中也许烙下此处风景独好的铁印,就感觉娥父母家的小院是人间天堂。也很清楚,眼前的一切,都是用汗水干出来的,用辛苦换回来的。几十年里,叔姨率儿女不停劳作,填沟做护坡,拉土垫涝池,割野草开荒地,终于建成了如今的家园。

娥不只一次地指着右边园子讲她曾经的故事。一块凹下去的干土坑里种着玉米,绿绿悠悠,出樱长棒。紧挨大门一片平地上,两棵笔直的老杨树在空中挺着。树下有几畦刚发出的菜苗,仔细一瞧,是芫荽和菠菜。凹处原先是涝池,上世纪末已经干涸了。听过娥的讲述,自己的脑海呈现一幅幅画面。一汪发黄的池水出现在眼前。一棵老柳树守护在池旁。春暖花开时,一条条柳枝摇曳在风中,细细的柳梢扑打着水面。收工回来的父亲,折去一条柳枝,轻轻剥去发绿的薄皮,做成发出好听声音的咪咪。娥和她的弟妹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高兴地吹着咪咪……除了冬天,出去干活和从田间山野归来的牛羊,毫不迟疑地把头伸进水里啜饮,四蹄留下的坑印,与粪便混为一体,在社员的吆喝声中,扬长而去。即便如此,全村人除了吃喝不用涝池的水外,其他用水还是离不开它。涝池也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几块沙石蹲在池边,成为村民取水洗衣的工具。女孩子天生喜欢学着大人到池边洗洗刷刷。娥就有一次,在石头上搓洗衣服时,石头滑进了泥水里,整个身子也跟着掉了进去。若不是她拼命呼喊,有人及时赶到把她拽拉上来,恐怕永远也没有今天了。发生过要命的事,虽一辈子无法忘记,但人会变得豁达开朗,做人真诚大气。娥正具备了这种个性。童年的回忆不仅有心有余悸,惊心动魄,还有欢乐与任性。虽没有像男孩子那样爬高上低、抓鸟撵兔、拾草偷瓜,但也尽情地玩耍过。领着弟妹们拾野菜、捉迷藏、打秋千,直到斜阳西下,听到大人们长一声短一句地叫喊声才回家。最早从沟底窑洞往新盖房子搬时,父亲就在房前挨着涝池边栽了两棵杨树。也许在父亲的心里,已经规划出院子将来的大小规模了。树临水边,长的比人快。两棵树没长高时,孩子们围着它们转,眨眼儿几年,两棵树干都有碗口粗。枝繁叶茂,直蹿空中。孩子们把荡秋千的绳子分别绑到两棵树中间。接着树了长过了围墙,两棵树不仅一样高,一样粗,连树皮颜色纹路都几乎一样。夏天还能给院子遮阳带荫。慢慢地,孩子们到外面上学工作,不再爬树荡秋千了,叔和姨就把系在树干上的绳子解下。有一次,姨还给我有声有色地讲了发生在两棵杨树上,鸟儿争地方的事情。开始有一对喜鹊在左边的一棵杨树上筑窝,忽然有一只乌鸦飞来了,想在右边的一棵树上安家。乌鸦像喜鹊一样,开始用衔来的枯叶搭窝,喜鹊不愿意。于是,就听到树上叽叽喳喳吵开了,声音好大,好激烈,双方都不怂。喜鹊与乌鸦各居一树,伸长脖子张开尖嘴,扑棱着翅膀,你一句它一句地说着鸟话。接连吵了几次,把筑窝的事都停下了。最终喜鹊把乌鸦撵走了,在树上一住就是十几年。抬头仰望,喜鹊将窝搭在树高的五分之四处,由于时间久,不停地添枝加叶,窝把两棵树快连在一起了,真是鸟间奇迹!在硕果累累的秋天,再到小院,与山花烂漫的夏季感受到的情景还是有所不同的。

二、秋至小院

临近重阳,又上西塬前往小院。秋季收获的不仅是庄稼,更多的还有劳作、欢乐和希望。满目果实,心花怒放。正遇“中国好苹果大赛”印台苹果节在邻村开幕。微信圈不时发出壮观画面。红色拱门呈现欢庆场面,人头攒动,参赛者个个精神抖擞,聆听评委们的意见和反应。政府官员的参与,把人气推向热点。一盘盘参赛果实,有色有形,鲜艳夺目,垂涎欲滴。从标签方知曾经熟悉的五星、国光、秦冠、王林、富士等品种,依然存在,但它们的后代名目繁多,或杂交,或嫁接,让外行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有些名称很有意思,既拟人化又时尚,如粉红女士、伊美、爵士、魔笛、凉香、卡蜜欧、润奇等。有的名称平凡朴实,如陕富系列、玉华早富、沈果、澳洲青果等。在市面上购买果子,很难分清品种名称,只要色相好,味道合口,都会认为是好果子。但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印台西塬的苹果。皮薄肉细汁多味甜,咬一口满嘴香味,惬意充满全身。再上心的就是叔和姨管的苹果,吃起来的味道更丰富。如今,远望成片成熟的果实,真还分不清都是什么品种,只清楚这个季节收获最多的是富士,脑海里涌现最多的句子,就是像小学生写作文那样,用红灯笼挂满树枝来形容。

秋日阳光洒满小院。两位老人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准备了他们的劳动果实核桃和苹果。“双节”期间,儿子铁虎开始收拾漏雨的厨房和柴房。工程虽不大,却因天雨耽搁了工期。厨房临时放到彩钢大棚下,花园旁边堆放着少部分材料。工程进入尾声。厚实的蓝色彩钢替代了细椽烂瓦,把房顶做的美观结实。厨房餐厅已经隔开,且瓷砖上墙、空心砖铺地、扣板吊顶,有点新气象。另外收拾出来了一间客房,火炕已经盘好,把时尚与传统淋漓尽致地结合起来。铁虎弟身体力行,自始自终配合工匠,搬砖、和水泥、铲沙子,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父母的传承,让人感动,还被其为老人创造便利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孝心感到钦佩。

深秋的园子里,时蔬悄然无声,夏季的繁华热闹归于平静与成熟。秋菊此时大露身手。它们争奇斗艳,都想做秋季的花王。六月菊已经偃旗息鼓,九月菊摩拳擦掌,伸张婀娜身姿,托起姜红色的单层花瓣,惹人注目;万寿菊抱团绽放,深浅不一的多层花瓣,聚集在一簇,更显高贵富丽,让人望而止步,欲罢不能;野山菊无处不在,开遍山野,又触及庭院。整个秋季就是野山菊的舞台,一簇簇,一枝枝,黄嫩娇小,香气扑鼻。走过长满菊花的小道,来到由两个老人管护的苹果下。树上结满了果子,卸去套袋后,正享受阳光的照射。看着形好、个大、色韵的果子,不由想起两个老人顶着烈日,给高低不一的幼果一个一个套上袋子的情景。浓密的叶子,不规整的枝条,都会撞着老人的面颊。儿女多次劝阻,不起作用。他们说不种地了,农活少了,人闲着难受。把园中几棵果树上的果子都套了袋。在老人三番五次地催促下,自己仅摘了几个苹果。

三、小院美食

不管是夏天还是秋天,只要走进小院,都能享用上农家独有的,也是天底下最合口、最安全的美食。麦香四溢的手工蒸馍,夹上碎末青椒,吃一个欲罢不能。不洗面筋的面皮,姨亲自和面搅拌,用柴火烧水,一张一张摊成。锅大锣大,一张切一碗,浇上西红柿汁、蒜泥汁、酱醋,搅匀入口,美哉爽哉。红豆玉米糁稀饭,就着土豆丝、萝卜丝,把肠胃灌的未有一点缝隙。还有锅盔、手擀面、驴蹄子等,都满足了口味。有时几家欢聚,就自己动手,拌几盘荤素凉菜。娥就拿出小弟珍藏白酒,招待大家。每人给两位老人端酒敬酒,老父不胜酒力,以茶代酒,老母却是来者不拒,杯杯见底,此番情景着实让人兴奋。酒精下肚,言语丰富,气氛热烈,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小院。每次告别老人时,除了胃饱肚圆,还有捎一份装满塑料袋的礼物,不是新鲜桃杏,就是晒干核桃,还有蒸馍、面皮等食物。看着老人知足执意的神情,只好从命。

四,开明的老人

小院的主人是又能吃苦又有品味的老人。他们一辈子给土地打交道,始终记得“人勤地不懒”的古训,园子角角落落被利用得满满堂堂,连水泥路边都被撒种了格桑花、六月菊和太阳花。过去,吃不饱,想种的是庄稼,谁还舍得种花种草,如今,一个老农民也有了雅兴,院里院外,房前屋后都是花草的世界。

每次去小院,叔和姨只要听到汽车声,就早早迎候在门前。面挂笑容,兴奋欢喜地招呼。朋友们也和我一样,都会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款待。自己也像回家一样,给老人呈上薄薄心意,再撒娇似地说一番虚假的谦辞。

叔和姨,不仅对人热情好客,还能与时俱进。他们对儿女教育的非常成功。三个孩子先后考上学校,当上干部,在村里影响很大。他们以自己的德性赢得大家的尊敬。他们身先士卒,坚持看报学习,进入耄耋之年依然头脑清楚、言语不乱,对人对事通情达理、顺势开明。

他们都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叔喜欢听和讲历史故事,而且记忆力特强。他识字不多,却坚持看儿女们拿回的书报。他给我们讲金锁关杨六郎,讲照金薛家寨,讲陕北红军刘志丹等,讲得栩栩如生,不差于广播上说书的。姨喜欢看新闻,每天新闻联播她都看,报纸上登的国家大事和方针政策,她都清楚,给我们沟通起来非常顺溜。

提起现在的日子,两个老人感慨万分。不停地重复着:共产党的恩情不能忘,政府的好处要记得。哪朝哪代,哪有给农民发钱的政府。他们说自己有福气,遇到了好年代,有了好儿女。每月什么都不干,还有养老金。如叔和姨这样的老人,在农村比比皆是,他们享受着国家补贴,有尊严地颐养天年。但能像叔和姨这样坚持劳作的已经寥寥无几。

看着不断变化的小院,看着越来越漂亮的小院,由衷的敬佩小院这两个老人。他们爱这里的一切,包括过去和现在,他们不舍得这方水土,他们还要用辛勤的劳作创造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要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两位老人,用自己的善良和劳动,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尊严,赢得了儿女及儿女朋友们对他们的喜爱与惦念。看着满脸幸福的老人,自己上前紧紧拥抱他们,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和天下的老人们永远安康快乐!

农家的习俗资料

农家的居住习俗

院落格局

四合院清末至民国,太原居民传统住宅有相对封闭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二进院等格局,以正方形或长方形砖墁四合院为多见。太原市的四合院一般多取坐北朝南对称格局。北为正房,亦叫厅房,面宽五间为典型,一门四窗,三明两暗;也有三间的,一门两窗,一明两暗。东西两边为厢房,以三间为常见,入深不如正房。厢房北墙与正房之间留有一定距离,名为“风岔”,俗称“出气”。南房一般也是三间,称为门房。东南角设置院门,称为“门道”;西南角建有厕所,俗称“茅房”。南面建房的院落可称其为“四合院”,不建房者则称为“三合院”。

旧时,有些富裕人家建有内外二重院落格局的二进院,内院为典型的四合院,外院只建东西厢房和南房。内外院之间的通道多在东墙位置,也有建在二重院落的中轴线上,将内院的南房分为两半。

太原四合院的正房一般都是高檐出厦的瓦房,正房东侧多建有耳房。耳房通常为低矮的平房,用来储存粮食,充当库房,也有用来做厨房的。东西厢房多为平顶房,房顶用砖平铺或由炉渣、石灰拌泥抹平。南房常为一坡的瓦房。四合院内房屋为砖木结构,一种是全部用砖和石灰砌成,称为实结砖墙;一种是外表砖砌,中间用土坯构筑,按房间数量以木梁柱支撑横梁。正房窗户装有通顶隔扇屏门,冬季糊上白麻纸防风保暖,夏季取下存放。

太原城区旧时有官宦富商的四合院住宅,建筑较为考究。四面房屋为双出水悬山式桶板瓦屋顶,正房顶有团花脊岭,两头安放闭口兽吻;门窗架梁多有雕饰,护板有彩绘或浮雕;院庭内方砖铺地并有花圃,种植树木花草;院门建有门楼,飞檐斗拱,门额多题写“耕读第”、“和为贵”、“勤俭传家”等字眼;正对门内东房侧墙上有砖雕影壁,多雕“福”字或“百寿图”、“天官赐福”等图案,影壁中间有一神龛,供奉土地爷或其他神*5;门外两旁多置青石狮兽或石鼓。

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内四合院多经翻修,由原先的独家独户居住转变为多家多户杂处,其格局发生许多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正房多改为五间三门,分割为各自独立的三居室;窗格木扇大多被明亮的玻璃窗户取代。

农家院落太原市城镇中四合院的院落格局,起源于乡村中的农家院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又反过来影响着农家院落的变化发展。

农家院落受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庄户人家,祖辈以独家独户居住为主,其院落格局不同于城镇的四合院。农具牲畜、柴草粮囤,以至鸡狗猪羊,吃喝拉撒杂陈,都要有各自的处所安排。

太原境内农村的院落,在建筑结构和布局上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平川地方,村内房屋互相毗连,前边房屋的后墙就是后面院落的正面墙。左邻右舍,房墙相连,俗称“连山连墙”。户与户对面而居,中间往往相隔一条街道。山区则单门独户的院落较多。第二,在山区,高低层叠院落较为普遍,远处望去酷似层层楼房。第三,处在交通要道或位于集镇地方的村庄,房屋院落格局相对整齐,街道也相对平直。

山区的农家院落多以正房5间为院落中的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厢房相对简陋,多为饲养耕畜的牛棚或堆放粮草杂物的仓房。南面一般不盖房屋,或有土墙或有篱笆。农家院落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或西南角;忌讳将门开在中间,直冲正房,俗信以为大门冲着主人屋不符合风水,会犯冲,给家门带来不幸。山区的窑洞院落因地势有限,往往也是南边不造屋,甚至东西两边也不造屋,或置碾磨,或搭畜圈。山村院落多将厕所修建在院外,有的地方几户人家共用一处茅厕。

平川的农家院落多以三合院为主,南边以院墙和大门组成,有的为出入方便或根据街巷位置将院门开在东边或西边。

新中国成立前,清徐等县民居住宅院落贫富悬殊极大,最富者四合院占地广阔,有前楼过厅、后楼配厅、东西一出水瓦房,几进院落。徐沟王氏天禄堂一家还建有书院、戏院和花园等。稍次些的富户一般为前后两院,正面主室谓之“闷房”,左右为配厅,东西南北相互对称,两院共有房屋二十多间。一般人家则建四合院,以平房为主,东西南北各五间或三、五相间。较贫困的农户多建砖柱土坯墙、土顶平房,南北各建三至五间,另两面为土墙或篱笆。最贫穷的人家只有一二间低矮土屋,全家老少几代勉强栖身。

住宅形式

除了前述四合院及农家院的格局之外,太原境内的住宅形式还有窑洞、平房、瓦房、盖板房和楼房等。20世纪80年代后,太原城市内开始出现居民住宅小区形式,以1983年首建的老军营生活小区为标志,包括绿地在内的生活设施配套以及社区管理服务齐备的生活小区形式已成为城市居住风俗发展演变的新特点。

窑洞太原市东西两山以及北郊、阳曲、古交、娄烦等山区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依山就势而建筑的窑洞。

太原东西山区自清至民国,百姓多穴土为窑。窑面多为一户3间,一门两窗,一明两暗。窑深2至3丈,3孔窑之间互相挖通留门。东山一带有的窑洞分前窑和后窑,即在住人的窑洞后壁再挖一孔略小的窑洞作储物用。旧时为防兵祸盗匪,许多人家都在窑洞内挖有隐秘的小洞,深入进去一段距离再挖一孔可以站立的暗窑,这种暗窑十分普遍,几成风俗。面墙用砖石砌成的土窑称为“包面子窑”,而大多数贫穷庄户人的窑洞仍是土面土地。因窑洞冬暖夏凉,无需梁柱,许多不靠山的乡村用砖石碹砌成窑洞房,房顶以厚土掩盖,其舒适程度亦不亚于土窑洞。这种风习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许多企业单位从经济实用和风俗习惯出发,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里,为职工修筑了大量的“平地而起”的砖碹窑洞宿舍,是太原近郊居住习俗的独特景观。

古交山区多依山开凿窑洞,窑口用砖石砌面。汾河以南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故民间窑洞多立窑柱、架木梁。汾河以北地区多为山地褐土,土质坚硬,不需架设梁柱便可倚山筑窑。当地窑口上有两扇立窗可通风采光,两侧为外弧形三角窗格。窑门开在一侧,另一侧为四扇立窗,中间两扇可开关。窑前开出一片空地,建筑平房以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当地窑洞院房面积大多近200平方米,也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富裕之家有建楼房的,也习惯先砌碹3孔窑洞,再在窑洞上修筑瓦房;登楼台阶筑在一旁。

娄烦农村主要住宅也是窑洞,有土窑洞、泥坯(泥窝子)窑洞和砖砌窑洞。外型上部为半圆形,高约3.5米,宽3.5米,入深可达9米。土窑洞一般在山腰劈崖凿挖,窑口窗户多糊白麻纸。有些人家为安全计,在窑洞两侧立柱,支2根至3根顶梁。当地人称这种冬暖夏凉、省煤省柴的窑洞为“神仙洞”。过去人们为了节省耕地和躲避水患,绝大多数人家都住这种窑洞,成为祖辈承袭的居住风俗。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于是纷纷下山,在山前平地上修建住宅,但其样式仍然以石窑、砖窑居多。有些人修建一种叫做“平坎碹”的砖窑洞,顶部拱形弧度较大,门窗宽阔,窑洞内宽敞明亮。窗口上部仍糊麻纸,下部安装玻璃,外型比传统的窑洞更为美观。

平房太原平房呈前高后低缓坡顶面,俗称为“一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设门。一般为3间一组,中间开门,一明两暗。后墙建筑有土坯墙和砖壳墙两种,省料费工。屋顶建筑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铺草或木苫用泥抹平;另一种是用灰渣和石灰水拌匀,用木棒槌打而成。在太原平川农村中,平房极为普遍,农民常于秋季在房顶上晒粮。

古交境内的平房,前有出檐,散木盖顶,抹二层泥,再用白灰、炉渣、煤末混和抹顶。待半干时以木棒敲打瓷实,用青石块磨光,黑亮结实,十分美观。当地居民习惯在房顶四周砌砖,前檐安装流水瓦。房前柱间砌壁墙,前梁下钉置栏板。窗户上层三格卧窗,下层两旁为两扇固定立窗,中间为两扇开关活动窗。旧式窗户多以小木方格为装饰,民国年间兴起工字形和大方格装饰,并在活动窗户外加设护窗。许多农户的平房顶面四沿并不砌砖,只在前檐处砌砖设瓦以作简单装饰,门窗甚窄。

排房20世纪50年代初太原经济建设大规模发展时期,人口激增,开始大量出现平房排房。其建筑形式为青砖或红砖砌墙,木屋架,屋顶硬山式双出水,板瓦覆面,桶瓦盖脊,坐北朝南,每户一至两间,每排五六户。一般均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住宅,往往成片建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70年代末,由于居民家庭人口的增加和住宅建设的长期滞后,这些排房住户大多在房前屋后接盖小房以增加面积,形成一种非常特殊的房屋结构布局,百姓俗称其为“火车皮”。

瓦房瓦房即上栋下宇式的砖木结构房屋,房顶作“人”字形,室内上有天棚,下铺地板。瓦房顶面前后作坡为“两出水”,为太原境内瓦房的主要形式;有前坡无后坡称“一出水”或“一面坡”。太原的两出水瓦房顶前坡斜面几乎与房屋面积相等,前檐出厦较深;后坡屋脊位置几与后墙垂直,坡面短窄,出厦浅。一出水瓦房多为厢房,瓦房后墙上端即是屋顶最高处,一般只砌一溜花砖或瓦当装饰并象征性地出檐。

瓦房多见于城镇四合院或三合院落。

窝棚窝棚是一种原始而简陋的居住形式,曾经是人类幼年时期的居住之所。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境内有贫困者居住窝棚的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后,窝棚只是流行在农家尤其是菜农和果农中间的一种临时性居住形式。每当夏秋两季,田里的菜蔬和瓜果需要昼夜看管,不让外人或野兽来糟害,以确保菜蔬瓜果成熟和收获。农家就会在田间选择一个有利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在几棵大树之间或地势较高处)搭建窝棚。为安全计,窝棚躺卧之地要搭一人多高,用粗壮树干横向交错固定,然后再搭建顶棚以防日晒雨淋,四周略挡风即可,留有许多空隙以便?望观察。窝棚一般只能容纳一两人居住,其中除了设置些铺盖之外,并无其他生活器用。在太原境内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场边,也曾有过窝棚的身影,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宽敞的帆布棚和简易工棚逐渐替代了简陋的窝棚。

楼房新中国成立之前,太原市的楼房以二层楼为主,分布在官邸、学校和商业街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尚无居住楼房的习俗。80年代后,居民住房逐渐向高层发展,以6层为常见。至90年代,20多层的高楼到处林立。太原城市改造,一方面提高了太原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太原市民的居住习俗。楼房居住形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和改变了太原市居民的风俗习惯。第一,四合院中邻里交往密切的风习被冲淡,人际关系趋于疏远;第二,大部分老年居民仍然留恋四合院的居住习惯,这种心理习俗的改变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第三,燃气、炉灶、自来水以及采光、取暖等生活条件的改变,使得许多传统的生活习俗逐渐消逝,新的城市风俗悄然形成。

陈设器用

陈设室内陈设视家境贫富而定,富裕者家具描金绘凤,一应俱全,甚至古玩字画,所在多有,而贫者之家少有奢侈之物。境内一般人家都有一大型“躺柜”,这种柜子长约7尺~9尺,较小的也有5尺,宽约3尺~4尺,高有3尺,呈长方体。柜面前半部分为可以活动的盖子,称为“柜门”,正中安装一个黄灿灿的铜锁,用精制的铜片(多为树叶状)遮盖锁孔。一柜多用,既可代替桌子,亦能代替几案,摆放装饰的物件和敬神上供。家境好的要摆平柜、立柜,炕上摆放床柜。

民国年间,太原商人以及官宦士绅人家十分讲究室内陈设,典型的格局为:客厅下面摆方桌或卷角条几,上摆自鸣钟,两边配置花瓶、茶罐、帽筒等物,桌几前摆放八仙桌,两旁配以太师椅。再往两边靠墙立两顶平柜或博古架。

20世纪50年代前,太原百姓家中曾长期以火炕为卧榻,用青砖筑成二尺多高的炕墙,炕内填充黄土,用土坯或砖撑起烟道,上面盖炕板。火炕有捅火的炕眼。炕前地面挖一个二尺见方的深坑作存放炕火灰渣之用,上覆木板。50年代后很少有人点炕火取暖,并逐步拆除土炕代之以木床。

器用太原市居民的日常器用主要有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灯具和卫生器具等。炊具和餐具前面章节已叙述。茶具在民国以前多用铜壶和黑铁皮壶,饮茶用陶瓷或紫砂壶、碗。20世纪60年代后,多用搪瓷缸、玻璃杯喝茶,白瓷壶和瓷茶杯仍然多见。80年代曾流行用水果罐头当水杯。现在的茶具多用各色玻璃杯和成套的白瓷杯,各种保温杯亦十分流行。灯具在很长历史时期中不断演进。新中国成立前,麻油灯、豆油灯、煤油灯是家庭常用的照明灯具。麻油、豆油灯多以灯盏盛油点燃棉花捻,亮度较弱。煤油灯有陶制、木制、铁制的,50年代至60年代普遍使用玻璃制的灯壶,俗称“灯树子”。夜间外出时点灯笼,灯笼有以竹为骨外张纱者,有铁丝为架外糊纸的,有以马口铁为沿镶玻璃的等等,后被桅灯取代。70年代后,太原城乡基本都通了电,电灯照明家家必备,外出则多用手电筒。现代灯具丰富多彩,许多人家在客厅里悬置吊灯、吸顶灯、筒灯等,钨丝灯已逐渐被日光灯、节能灯代替。

自清代至民国,太原人洗脸用铁盆、铜盆、瓦盆、砂盆,民国以后出现了搪瓷盆。拭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或猪胰子加碱捣烂制成圆饼状,甚至有人用麻雀粪去污。女人们洗头常用皂角水。城镇中人家多有木制的盆架,多为四条腿,高约70厘米,有的盆架制作精致,可以放置皂盒、挂毛巾。

很久以来,太原人用短笤帚扫炕,扫地则用高粱头、苇穗等缚制的长把扫帚。鸡毛掸子、马尾制的拂尘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也很流行。

现代城市的卫生器具变化迅速,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许多居民有了室内卫生间,洗浴、便溺器具一应俱全。洗衣机在城乡逐渐普及。扫帚、墩布、吸尘器为农居常见。但在太原境内偏远的山区,由于生活条件和传统习俗的作用,卫生器具则变化迟缓。

建筑惯制

择地择日清至民国,境内居民修建房屋要请风水先生(太原俗称“二宅先生”)按四时八运、生辰八字来判定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俗以为在一块“风水好”的地基上建房,可以人财两旺,否则会家遭不幸。选地基要顺势,一般是坐北朝南,忌坐南向北。太原人喜好散居、静居,久有“居不近市”的习俗,即使邻近闹市,也要弄个拐弯、转个门角来躲避嘈杂。

古交、娄烦等地山区居民择地以向阳避风为要。选好房址后要进行“谢土”(祭祀土地爷),民间俗信土地为土地爷掌管,动土之前要先表谢意。旧时太原城乡居民选址择日时都要烧香供神,祈求吉利。建房季节多择夏历四月,此时春忙已过,气候适宜,农家能有足够时间操持建房事宜。择日仍由风水先生主持,先测定方位,如果认为是太岁所在方位,便要测算一个太岁出游的日子来偷修,如果实在测不到合适的日子,就要等到来年再修建,决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

破土起基动土兴建房屋时,境内民间讲究要焚香设供,举行破土仪式。一般是面向测定的神*5方向摆香炉供品,在院里挂一块红布,并燃黄表纸、叩头、洒酒,以告知神灵,俗称破土。破土时有许多忌讳,如见到蛇,应立即停止动土,待蛇游走后才可以继续,百姓普遍认为蛇是土神的化身,千万不可伤害。

打地基俗称“打夯”。在太原、阳曲、清徐一带的平川地带,旧时打地基讲究土质,在挖好的地基壕沟中一层一层垫上石灰和硬土,一层层夯实。打夯的工具是用一根直径七八寸的坚硬粗木制成,长约三四尺至六七尺不等,两头粗,中间细。夯土的一头平齐,木桩中间一段掏空,横插四根细木柱,两人打夯时,一人握两根,齐起齐落。太原境内还流行一种石制夯土工具,俗称“石硪”,用石硪打地基亦俗称“打硪”。石硪为方形石块凿成,上面安两根横木,大的石硪要四人抬打。打夯习俗流传至今,如今许多地方修盖民宅用上了电动打夯工具,由一人手扶操纵方向边打边移动。在古交、娄烦、阳曲和清徐的山区中,有条件人家多开采山石作地基,将山石略为修整,一层层铺入地基壕沟,用石灰和泥砌牢砌齐。

上梁起墙太原境内盖房最讲究“上大梁”,俗称“立架”。一般都要于此日举行隆重仪式,响锣鸣鼓燃放鞭炮。上梁时要选择中午时辰,请“风水”先生在中梁处画八卦、系红布,并在梁上贴联祝贺。红联内容多为“竖柱喜逢黄道日,悬梁恰遇紫微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等。梁、檩、椽、柱多用松、榆、杨木,忌用槐、柳。古交一带以3间房为例,须用2柁、9梁、10柱、100条椽。每间面积普通为入深3.5米、宽2.8米。上梁起墙所需劳力除雇用木匠和泥瓦匠师傅之外,多为村邻帮工,每日管饭。上梁那天,必须招待工匠以蒸馍、苫糕和肉烩菜,家家如此,约定俗成。

砌墙俗称“起墙”。如是砖墙,砖需经水浸淫,然后用白灰或沙灰浆黏合。起墙有包芯墙、砖面墙、全砖墙和土坯墙等。包芯墙是中间用版筑法做土打墙,四周围砌砖沿;砖面墙是里层为土坯,外表挂砖。全砖墙即自下而上全部用砖实垒。如垒土坯墙,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一层砖后才垒土坯,以保护土坯免遭地面水浸泡倾圮,土坯墙下的砖层俗称为“过河砖”。土坯只用草泥黏合。境内很多地方的院墙悉用土打墙。打好基础,装实湿黄土,用木杵、木夯打实,然后把夹板往上提一层接着打,打好墙后用圆头铁锤在墙面上捣成各种图案,既好看,又结实。土打墙简便快捷,节省财力,是太原市乃至黄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太原境内民居的房高有一定的讲究,民间习惯以一六数盖正厅,如1.6丈、1.16丈、0.916丈;以三八或四九数盖厢房,如1.38丈、1.038丈、0.938丈、1.049丈、0.949丈;门房以二七数为之,如1.27丈、1.027丈等。这样形成门房低于厢房,厢房低于厅房,取义为“连升三级”。太原市内许多老院还在地势上讲究“步步高升”,进院门时要迈若干台阶,门道向院中又迈一级,院内进门房或厢房均要再迈一级,而迈向正厅则通常要跨三级石阶。

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摘要:大学假期归来,通过对家乡的调查研究,了解乡的生活风貌,和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对本村的社会生活水平变化发展的特点和新趋势作以分析思考,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家乡建言献策。

?关键词:家乡风貌?今昔对比?变化发展?建言献策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太湖县梅河村,坐落于美丽的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东岸,全村总人口约1100人,土地总面积1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7.94亩,林地面积8425亩,水面积2000亩,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贫困村,但是村内有山有水,气候四季分明,由于地处大别山区南麓,又坐落于“中国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之滨,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本地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甚多,2005年被评为市级“环境优美村”,又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村,2007年入选安徽省旅游美丽乡村。多年来经过村民们的齐抓共奋,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喙的。

一、变化发展

????房屋建设今非昔比:犹记小时候,村民们都是土砖土瓦房,下雨的时候担心漏雨,屋内狭窄的空间,简陋的家具,一家人拥挤的过着日子。现如今两三层的楼房比比皆是,房屋坚固耐牢,宽敞明亮,室内装修一家比一家美观,走进房屋便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客厅地板整洁,家具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人住的既舒服又安心。

?????交通运输日渐改善:从前是狭窄的乡间小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下过雨出门会担心路不好走,小孩子更是不能放心嬉戏,现如今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水泥马路已修到家门口,贯穿整个村子,并穿插部分支道,村内基本上都是水泥地面,路面宽3.5米,路两旁有当地自然树种绿化。道路上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穿梭自如,早些年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出行方便又舒适。?

????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小时候,家家户户电器极少,黑白电视机一家人围着看,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过高不便储存,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都晒不干,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如今村中80%的家庭安装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等,减轻了妇女的劳动负担,也空闲出许多时间可以休闲娱乐。

????医疗保险不断完善:一直以来村民们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小孩生病,但是家里有人生病住院花钱又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病返贫的现象也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不少资金,村民通过医保受惠颇多,买药住院都减少了不少开支,这些农村医保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

????教育工作加倍重视:以前我们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又破有小,一共只有三间教室,每间教室供两个年级上课,一节课45分钟,老师教完这个年级的又去教另一个年级。下雨的天气教室里还会有漏雨的情况,我们必须临时移动课桌避开雨滴。现在听起来好像都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小学居然是那样过来的。近几年来重建梅河小学,新增宿舍楼和围墙,虽然村内学生不多,但领导、老师、村民都非常的重视,家长为孩子们的学习投入的金钱和精力也是与日俱增,孩子们也用功学习,茁壮成长,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村里走出的本科生相比于以前可谓不计其数。

????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有散文称赞道:“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阡陌交通,屋舍俨然;人民勤劳,特产丰盈;风景如画,秀色可餐;生态文明,自然和谐。”家乡正是借助优美的自然环境,打造出农家乐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游客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或闲来垂钓,或观湖光山色,让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诗情与画意,让人乐不思蜀。

十八大以来,家乡人如沐春风,全村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三大环境”(生态、人居、景区)为依托,以“三项经营”(农家乐、旅游产品、绿色山货)为支撑,以“三种文化”(民俗、禅宗、客家)为特色,以“三通建设”(水泥路通、电讯通、安全饮水通)为重点,以“三大创建”(平安、文明、五个好党支部)为保证,奋力建设美好乡村。近年来在新建小学的附近建立起一个花亭湖的码头,方便游人出行和船只的停靠;在修路的同时新建了一座桥梁;将文殊庙的老建筑拆除并迁址建立起了新的文殊庙;着手新建新的村址和梅氏宗祠等等。??

二、存在问题

????文化生活单调,赌博之风尚存。在物质条件日渐改善的同时,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随之提高。在调研中我发现,农村电话,手机,电视覆盖率虽然转高,但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脆弱,使农村文化生活停留在自发的,散乱的状态,难以发展,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基本上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及少数妇女,一些人仍然沉迷“赌博”等陈旧的风气,难以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

????宣传工作不够深入,规划整治不到位,通过本村与其他村的对比,发现我村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规划,使景区的特色和知名度不高,再加上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没有具体的标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还没有正确看待,难以团结协作搞好本村的发展。

????村内资金积累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都靠当地政府财政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甚至背负着农村债务,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捉襟见肘。目前为止,村内仍缺少公共垃圾桶,路灯,停车场、健身器材等,而这些东西又是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之物。

三、建言献策

???建议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村民乡村生活情趣。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一齐观看电影,听讲座,举行歌唱比赛,跳广场舞之类的,让村民们自娱自乐,这样既可以增添村民生活情趣,陶冶情操,又可以抑制一些“好赌”之风,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农村。

???建议二:增强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等平台,将村内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图片、文章等形式展示给全国各地的人看,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慕名而来。村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开展好家乡的宣传工作,提高家乡景区的知名度。加强整治与规划,打造旅游生态生活区,以水体、山体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对梅河村现有的居民生活和村庄进行整顿和建设,为村民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兼顾经济的稳定良性循环发展,还要进一步做好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后续规划设计和必要的前期研究工作,是村庄的建设与整治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

????建议三:健全村内理财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村民收入,早日还清村内背负的债务。并采取对上争取,多方筹资办法,争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村内增设路灯,公共厕所,垃圾桶,健身器材和场地等,并进行旧房屋的改造,新房屋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实践感想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相信未来的梅河村一定会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几天的实践调查匆匆结束,却让我更加真实深入的了解了家乡的变化与发展,让我第一次思考了如何做好农村建设工作,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未来农村城镇化是大势所趋,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必将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求索的背后包含的汗水与智慧,我们应在大学这个舞台练就。

???一切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通过这次对家乡的调查,走访,摄影,查找资料,让我了解到了现在家乡的具体状况,也让我为身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庄而感到庆幸,知道了将来我们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并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将来家乡的发展作为学习的动力,以便将来更好的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身在这样一个贫困的村庄,但我从来没有过丝毫的抱怨,相反我热爱这片土地,常常不经意瞥见那美丽的湖光山色,天上的蓝天白云,湖畔的红花绿草,泪眼朦胧,庆幸自己生长在这里,我想若干年后我们出去工作了,难得回来一趟时,我们都希望回来看到的是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那样我们一定会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块土地爱的深沉!

参考文献:《太湖梅河村整治项目村落规划与建设思路》、《梅河,花亭湖畔的明珠》

相关推荐

北京怀柔农家院装修,怀柔区农家院150包吃...

1、北京怀柔农家院装修 北京怀柔农家院装修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返璞归真:营造自然质朴的乡村氛围,让客人...

农家院装修二层,农家小院二层别墅图纸设计

1、农家院装修二层 农家院二层装修方案 一、设计理念 遵循农家院的传统风貌,营造古朴、雅致的居住氛围,融...

西安农家院装修价格,西安农家院装修价格多...

1、西安农家院装修价格 西安农家院装修价格 西安农家院装修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房屋面积、装修风格、材...

装修农家院价格,装修农家院价格一般多少

1、装修农家院价格 装修农家院的价格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农家院的大小、所用材料的质量、所做的修改以及人...

装修案例


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