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中国古建筑知识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二、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1.重檐庑殿顶
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2.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3.单檐庑殿顶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如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
4.单檐歇山顶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
5.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故宫中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6.硬山顶
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
7.攒尖顶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8.盝顶
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如故宫御花园及太庙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顶。
9.卷棚顶
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故宫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三、吻兽
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封建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
1.大吻(正脊吻)
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
屋顶正脊,两个坡顶相交而产生正脊,相交处必然不会十分严密,为了使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贴,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砖瓦封口,结果是高出屋面,有碍观瞻。于是古人想到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种装饰,如动物、植物,以及后来形成的鸱吻,美观又实用。这个鸱吻也是很有讲究的,明清时它荣升为龙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张望使他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使他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他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可喷水。
目前我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宫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
2.垂脊吻
殿宇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鸡”。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鸡”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传说齐国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最高等级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兽的数目最多,有11个。房屋品级的不同决定了垂脊兽的数量,殿宇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
园林建筑对规格的要求就不象皇宫那么严格,颐和园里最高级的屋顶是排云殿,既是琉璃屋顶,又是全园垂脊兽数量最多的大殿,但也只有七个垂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四大部洲部分建筑是庑殿式屋顶,但只有五个垂脊兽,分别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德和园大戏楼屋脊上虽有七只小兽,但却无仙人引路。颐和园内布瓦屋顶上垂脊兽的顺序与琉璃瓦屋顶有所不同,第一个是狮子,又叫抱头狮,以下为龙、凤、海马、天马等;还有些建筑垂脊兽顺序排列混乱,可见清晚期重修颐和园时皇宫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欠缺,规矩也不象前朝那么森严,亦或内务府有偷工减料之嫌。
垂脊兽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①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
②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③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④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⑤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⑥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⑦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⑧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⑨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⑩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垂脊兽的递减从后面的“行什”开始。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四、彩画
彩画是我国古典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1.檩枋部位名称
枋心:檩枋中心,可随檩枋本身的长短而增减,但其长度以不影响谐调感为宜。
找头: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间部位,由找头本身、皮条线、盒子、箍头等部分组成。如檩枋较长,找头部分可延长,皮条线沿边用双线,加箍头、盒子等。
箍头:是檩枋尽端处的彩画线。
盒子:是找头部分的一段小空间。
皮条线:是五大线之一,亦是组成找头的一个部分。
2.种类和等级
①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彩画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
和玺彩画分为数级,重点有:
金龙和玺:整组图案用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除龙之外,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
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
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②旋子彩画
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画,在构图上有明显区别,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画用途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
旋眼:旋花的中心。
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层组成,最外一层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找头内,由一个整圆的旋子图案和二个半圆旋子组成一个单元图案,俗称:“一整两破”。
头部位经常出现的图案:找头部位大于“一整两破”的面积时采用“一整两破加金道冠”和“一整两破加两道”等形式。找头部位小于“一整两破”单元图案时,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丝咬”,即只用一路瓣组成图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两个半旋花的一半。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石碾玉:这种是旋子彩画中的最高级,各大线及各路瓣都沥粉贴金,相当华贵。
烟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级旋子彩画,图案中“五大线”贴金,各路瓣用墨线。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依次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
③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最近修饰复古的琉璃厂街道的铺面,多用这种彩画。苏式彩画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可以说是苏式彩画的展览画廊。典型的苏式彩画是将檩枋联在一起,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内层“烟云”,外层“托子”。
苏式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
金线苏画: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④其他
古典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结构,大都有彩画装饰。于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彩画,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头等。
望采纳,谢谢
问题主要包括了厨房设计、客厅设计、卫生间设计、卧室设计及坡屋顶设计等事项。
1、自建房厨房设计
自建房厨房和城市住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些人家现在还在沿用土灶,自建房一般厨房设计在底层,上层也有少数客户有配置要求。厨房一般宜占用相对朝向较差的一面,坐南朝北房厨房一般放在北边为宜,经常见到有人把厨房放置在南边,显然是没有理解为什么要把厨房占据相对不佳朝向的原由了。坐东朝西房厨房应当放置在西边为宜。特殊情况(比如有一些底层北向是街面房的)厨房也有设计在南边的。
厨房门宜面向餐厅方向,方便联系。现大都用玻璃移门比较大气漂亮。地形条件许可,一般尽量要设计一个小阳台,以方便厨房间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厨房外的小阳台加工,为了厨房的整洁,这小阳台可以不用太大,但有比没有好,尤其是有后院落的人家,可以以这个小阳台作为厨房内外联系的中间环节。
完全使用天然气的人家,厨房间开间宜大于1米8,操作面板长度以大于3米为宜,面板宽为550-650。本人在设计厨房时比较喜欢采用半敞开式厨房设计,这种设计可以节约一些面积,比较紧凑,方便用餐,还能加强厨房工作人员与用餐人员之间的联系(详见我的“开放式厨房设计的几点理由”专论)。
自建房土灶还占用相当比例,土灶厨房间要考虑好能安置天然气灶具的位置。从发展的角度看,说不定哪天土灶就不用了是吧,或今后会土灶为辅呢,土灶房要考虑到一定的放置柴禾的空间。厨房间地坪标高宜比其它地面低3-5公分。
有些人家有两个儿子,建三层的房,我就建议按底层厨房大一些,上面每一层设计相对简易一些的厨房,可能更有适用性和可变性,就是说现在不一定要全部建好三个厨房间,但可以预埋设必要的管子。厨房间门宜为防火门。
二、自建房客厅设计
自建房客厅设计和城市住宅一定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个地处城市,一个地区广大的农村或小城镇。和城市住宅不同的是,自建房客厅可能要多于城市住宅的客厅数量,一般底层设计一个,上层各层还有设置。
底层客厅设计,在农村底层客厅一般也称为堂屋,如有三间房的话,常置于中间一间房中,客厅中置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客厅为中心来组织交通,应当说这样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全国许多地方在堂屋正对大门位置有设置祭祖台的习惯,在我看来,传统观念我不想在这儿说对与错,首先能尊重的还是尽量去尊重它,毕竟习惯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也不是我们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的,再说了,你说它错,又错在哪儿呢?当然作为设计师在尊重传统习惯的同时,找到一种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平衡的东西显得尤其重要,这样大家都开心才好。
和城市住宅一样,自建房中客厅也要按照在厅中尽量少开门,增加固定墙面的设计原则,已便于好空出尽量多的实际可用空间来作为会客功能用,也利于创造一个相对安心舒适的会客环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睡房门对正厅堂也不私密呀,卫生间对着厅堂自然也不雅致不是,通向上层的楼梯入口最好也要档一下,增加一些私密性,因为通常底层对外人开敞,敞口而上层是要私密的。这个挡一下的意思可以不用实墙头来挡,可以用博古架或拼风来处理,也可以不当的,个人认为还是挡一下更好一些,漂亮的博古架或拼风还可增强客厅的景致。增强客厅的景致还有另外一种手法也常常为设计师所运用,就是在客厅中设计单跑楼梯直接上楼,楼梯栏杆扶手做的轻盈美观,自然可为客厅增色,人在楼梯上下移动,自然还能增加客厅的灵动感。
餐厅与客厅合在同一个空间这在面积宝贵的城市住宅设计中是十分普遍的,其实在自建住宅设计中同样适用,由于两个不同空间合用在一个空间内,相应会紧凑一些,可以节约一些建筑面积。也不是说,这两个功能空间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冲突,只是冲突不大吧了。本人在设计这种客厅与餐厅合用时,更喜欢采用一种空间虚分隔设计手法,就是用一些盆花或穿透一些的博古架来处理,两个不同空间大部分又是相通的,只是少有隔开,可以理解为似隔而非隔吧,这样处理实际效果很不错!这种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一台电视机同时满足客厅和餐厅观看电视的需要,可能从传统观念上讲,一边用餐一边观看电视会对消化不利,但现在年轻人根本就不理会这,现在的年轻人还一边上网一边用餐呢?本人也是偏向于一边观看电视一边用餐的,现在大家都忙,这不也是提高时间效力呣?一边观看电视一边用餐还可增加不少的情趣不是。当然餐厅设计在另外的空间也很好呀!
底层客厅是家庭第一重要的功能空间,是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地方,也是家庭成员交流的中心。底层客厅在农村操办婚丧嫁娶之用,所以空间面积其它要大一些,但对于自建房来说,由于建筑技术等等方面的限制,最大开间一般采用4。5米为宜。
有人为了增加客厅空间的神奇效果,采用一种复式设计,就是两层房子的高度作一层用,去掉上面的一层楼板,这样处理确实有一种高堂大殿的感觉,才高档别墅中也并不少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不是太实用了,要是开个空调,也不知要用去多少电才能把室温调整好。
客厅还有一种地坪下沉式的设计手法,一般下沉两个踏步,这样一来,客厅层高可稍会高一些,其它空间稍低一些,也有其合理性。但这种设计对于家中有老人的就不见得有多好,因为有了这两个踏步,对老人行走会很不方便的。
还有一种错层设计手法,就是利用楼梯平台标高(一般半层)位置做成前后或左右错开半层的设计,这种设计如果说处理的好,会有很好的效果,如能充分结合利用高低不平的地形,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设计方法。但这种形式却很少在自建房中见到,原因可能是这种形式的设计难度较大,自建房主一般综合能力所限吧,就是农村的建筑队也可能限制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说的不太好听的说,就是有了全套的施工图,也不一定能看得懂的)。
家庭中客厅在功能上是第一重要的原因,所以客厅一般占据好的位置和好的朝向来设计。有时客厅可以不一定朝向南,而且是朝向北,这要看在哪个方位有没有最好的景观了,一般的山景,水景,庭院景观最好的方位就是客厅的朝向方位。客厅朝向北时看到的绿化树木是最好看的,因为树木的向阳面最漂亮了。
好的设计师一定会注重房屋室内与室外良好的互动性。客厅的大门如采用无框玻璃会显得敞亮和大气,落地大玻璃窗也常在客厅设计中采用,效果很好!底层客厅进入口最好要设玄关,有一个过度空间用来换鞋帽放雨伞,十分的有用。
上层客厅的设计,上层客厅其实功能上就是满足家庭内部人员日常生活的公共活动地方,面积可大可小,一般均有配置,作为交通中心。
上层客厅一般需要设计观景阳台,这时阳台可以完全与客厅联通(没有隔墙),这种设计一般在客厅面积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尤其多见。也有有隔墙的做法,这两种做法各有优点。客厅规范规定必须要有直接采光。客厅与睡房过度空间还一般用作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书房。
三、自建房卫生间设计
自建房卫生间设计有其特有是特点,现在的自建房一般以两层楼房居多,一般一层必需要设计一个卫生间,二层可以设计一个或两个卫生间。
一楼卫生间的设计,一楼卫生间的设计最好要靠近睡房布置,其实卫生间靠近睡房布置可以做为一个基本原则,因为卫生间布置宜按照房主家庭人员使用为主,客人使用为辅。一层卫生间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性(一般考虑老年人在楼下居住),所以一定要有坐便器,考究的可以完全按照老年人的卫生间使用标准来设计,卫生间的门宽要能通行轮椅,门把手位置要比一般常见的低一些,墙上还有按装扶手,考究一些的还可考虑按装报警器。配置一个浴缸,洗脸台,有必要在一楼卫生间按设一个洗衣机的位置。个人认为在一楼布置一个卫生间是合理的,当然这一个卫生间宜按照靠近睡房又可对客人开放的要求来设计。常见到有人在一楼布置两个卫生间的,觉得没必要,是否有一些浪费资源,当然经济基础好的人家就不用这样想了。一楼卫生间常有布置在楼梯下面的,这是要注意楼梯下面的净高要保证最少两米。一楼卫生间门不可正对房子进入口的大门,也不宜正对餐桌和厨房。一楼卫生间的窗宜设计的高一些,这样一来私密性要好得多吧。
上层卫生间的设计,一般主睡房和子女房以及客房均按置在上层,所以卫生间设计也必须按方便睡房使用的原则来设计,经济基础不宽余的家庭可以安配置一个卫生间来设计,这时宜按靠近主睡房布置。经济基础较好的家庭一般设计两个卫生间,一个主睡房专用,一个公用。高档别墅可以按每个睡房一个卫生间来配置,另外再配置一个公卫。现在有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在房内按设卫生间的习惯,更不用说在楼上按放卫生间了,当然有无自来水的问题,个人认为,这是不对的,自来水没有可以用自己打小机进来解决问题,上面设置一个水箱,下水的问题可以通过化粪池来处理,白天可以不用或少用室内卫生间的办法来做,大冬天有没有室内卫生间,生活水准哪可大不一样的呀!
主睡房专用卫生间一般可配置坐便器和淋浴房(或浴缸,看个人喜好吧)等,卫生间面积空间要充分考虑到妇女生活方便性。另一个公卫,一般也就是子女用的多一些了,宜配置登便器和一个淋浴喷头。公卫的各功能空间宜分隔开来单体使用为好。至于要不要在上层卫生间配置洗衣机位,我想没有太多必要,在阳台上设置可能更方便一些吧,洗好了衣服就可在阳台上凉晒了。卫生间的层高可以低一些。卫生间的地坪面要比其它的地坪面低3-5公分。
规范规定卫生间的开间最小为1米6,自建房用不着这样抠,可以按最小1米8或2米以上考虑,个人认为卫生间宜设计的宽敞一些,卫生间空间大小设计还和房子的总面积有关,有条件的还可在卫生间外侧套置一个挂衣服的空间,这样设计有一个好处,可以让卫生间稍许距睡房远一点点,这样一来,在深夜使用卫生间时发出的响声对主人的影响也可少一些。
卫生间还有靠近厨房和化粪池设计的原则,在布置下层卫生间时要考虑到上层卫生间的布置,最好上下对齐,自然是为了节约管道,方便上下水。上层布置卫生间时不宜布置在厨房,餐厅的上方.卫生间宜按设在采光通风条件相对较差的北侧或东西侧区域,一般不宜设计在南侧。卫生间尽量采用直接对外采光,在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宜按使用頩率高的一个对外采光。
四、自建房卧室设计
1.卧室数量
在这之前简单说明一下城市住宅中卧室的设计问题,一般为两室或三室最为普遍,一室很少出现,可能是因为一室房可变性太差。而农村住宅卧室数量显然是要多于城市的。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基础相对来说较城市差,经济上没有能力和长辈分开来居住,所以几代人共同居住在一起,居住人员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的差异,在城市生育一胎是正常的,而在农村就不同了,一般两胎还有很多。还有一点,自建房大多地皮不化金钱,自己建筑单位造价也较底,所以总建筑面积农村一般要大于城市。综合以上分析,农村住宅卧室数量要多于城市。下面要讨论的是,农村住卧室到底几个为合适呢?实际上农村住宅卧室数量只要在城市住宅的基础上加一就行,也说是三到四室为宜。再多也没有必要,如有两个小孩子,也不可能长期居住在这个房子内的,终归要结婚分出去居住的。这多出来的一个卧室其实作为老人居室。
2.卧室位置设计
一般底层必须有一个老人用的卧室位置,在一层便于老人活动,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底层房间由于有地气的作用,有冬暧厦凉的好处。其它的卧室可以设计在一层,主卧室一般设计在好朝向的南面位置,有一些地方还有主卧室必须要按放在东南角的位置,说是上风上水。其它卧室也应当按照尽可能好的朝向设计。卧室还要注意规避噪声的侵扰。如有景观环境很差的也要规避。卧室属于安静的区域,所以从功能分区上要集中安排在静区。
3.主卧室设计
城市住宅发展的比较成熟,所以还是先来说说城市住宅的卧室有多大的,一般主卧室开间为3300-3600,进深为4500,自建房的卧室一般有闹新房的习俗,所以宜大于此值,一般主卧室开间取3600-3900,北方地区也不宜太大,有3300也可。进深宜取4800-5100为宜。也有高档一些的房主卧室做的很大,不过本人并不提倡这样的大卧室。有条件的主卧室宜专配一个卫生间,一个踏入式衣柜,专用生活阳台或露台。
4.次卧室的设计
一户人家,最确当的卧室设计是大中小结合配套,才是最最经济合理的,次卧室又可细分为中和小两种。小卧室可以做的很小,甚至于可以和日式的榻榻米结合起来设计,既当地又当床,小面积多功能。
5.卧室的私密性设计
卧室是一个需要私密的空间,有条件的可以采用书房等功能空间作套间来增加卧室的私密性,卧室门的开户方式也对卧室私密性有一定的影响,门到底是内开还是外开,有时移门可能比平开门更私密,卧室门最终会玄关化,更加私密。主卧室内要不要书房功能,尽管有不少人有这种考虑,但本人认为不宜,因为动与静是矛盾的。不过临近布置是个不错的设计。
6.人的场气与睡房设计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周围是有一个生物能量场,人在小的空间内有利于这种能量的积聚,也因为如此,拥有天下的皇帝的睡床也会用账来围合,也是为了积聚这种生物能量,所以睡房不宜太大。卧室不用太大还有一个理由,现在的家俱小型化轻薄化已成流行趋势,电视机已轻薄到可以挂在墙头。
7.卧室通常和卫生间靠在一起比较好。
五、自建房坡顶设计
坡顶自古有之,做好了,非常的漂亮,那么,坡屋顶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个事。坡屋顶又有两坡和四坡之分。两坡相对比较简单,但不可说两坡顶不好看,到底采用两坡顶还是四坡顶,还是要结合房屋整体来考虑后确定的。
这里还是来多说说四坡屋顶的设计吧。尽管我不习惯用图说事,今天的这个事不用图还真说不清爽。上面的图说明了四坡顶的平面图设计过程,最好要用立体的想象力来看它,不知朋友们能否领会。
坡屋顶还有出墙头与不出墙头之分,同样也不能简单的说哪一样好,另一样就不好,在我看来,出墙头的房屋顶显得比较轻盈灵动,立体感更好一些。坡屋顶下端部有设计集水沟(天沟)和不设之分。设,自然更高档一些,雨水可以集中排放。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解决了山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四合院在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1、正房:在住宅的院落中,位置处于正中(坐北朝南)的房子,称为正房。
坐北朝南,北边的就是正房,老式中国家庭居住在四合院时,一般是老人、长辈、一家之主住北房(上房)。
2、厢房:在正房前面两傍的房屋。
东边的房子叫东厢房,西边的叫西厢房。还有人说,从阳光照射的角度来区分:早上光线先照到的是西厢房。在古老的中国家庭中一般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
《西厢记》之所以叫《西厢记》就是因为崔莺莺住的是西厢房。
3、后罩房:四合院中正房后面和正房平行的一排房屋。
它是在四合院中最后一进的院子里。
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坐北朝南,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后罩房位于四合院最后,比较隐秘,一般是女儿和女佣等女眷居住之地。
4、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
在北京四合院中,倒座房一侧朝南开大门,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倒座房是整个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因其门窗都向北,采光不好,因此一般作为客房或者下人居住的房屋。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佣人居住。
5、耳房:正房的两侧还各有一间或两间进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间,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
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
在过去,中间的正房是给长辈住的,耳房是小辈人住的,有地位的差别。现在,正房用来居住,耳房用来放东西。
6、一进院落
一进院落又称基本型院落,这是一种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围合组成的四合院或三合院。这种院落的特点是有正房(北房)一般为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共五间。如果院落窄小,仅有四间房的宽度时,三间正房的两侧可以各置半间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
正房南面两侧为东西厢房,各三间,与正房成“品”字形排列。正房对面是南房,又称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这样由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院落叫四合院。如果没有南房,则称三合院。
这种一进院落的小型住宅,宅门开在东南方向。若是四合院时,宅门一般采取门庑式,占据倒座房东头的一间或半间。进门后迎面是镶砌在东厢房南山墙上的坐山影壁(照壁),向系通过屏门便可进入院内。
如果南面没有倒座房而仅有院墙时,则在东南方位做墙垣式门(又称随墙门,小门楼)。这种典型的一进院落,是北京四合院的基本单元。
7、二进院落
二进院落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四合院由一进院扩展为二进院时,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隔墙(又称隔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隔墙合龙处设二门,以供出入。
二进院落属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一般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而二三十米。这样的小院没有抄手游廊,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观,也很经济。
在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它与上述小型的二进院落相比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占地比较宽的二进院落,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
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如果院落的纵深方向有余量。还可以在东西厢房南侧各设一间厢耳房,分隔内外院的障墙设在厢耳房南山墙一线。抄手游廊由厢房南侧转接,烟障墙内侧延伸并交于二门。
二门采用四柱垂花门形式,与两侧游廊相接。这样由正房,厢房的外廊,抄手游廊和垂花门共同构成内院的环形通道,这是一条可以避雨雪的交通系统。
这种有抄手游廊和垂花门的四合院,已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小型住宅,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相当讲究的宅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