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有退休金吗
人尽皆知,日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9月份,65岁以上老人超过3610万人,占总人口28.7%的比例,老龄化程度居全球之首。另外,日本全社会还面临着低欲望、低生育率的问题,按照这个趋势,有专家预测到2040年时,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占比将高达3成以上。
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双重压力下,日本成为全球养老压力最大的国家。根据2019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布的数据,日本的“老年抚养比”是1.8:1,也就是说平均1.8个25-64岁的人赡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一数值全球最低,由此可见日本养老压力之大。
日本老人的退休金是多少?
在日语里,没有“养老金”或“退休金”一说,他们的说法是“年金”。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前,此后的70多年时间里不断地完善,目前形成了三大支柱,即基础养老金、厚生年金、储蓄年金,三大支柱针对不同的参保人群,退休后年金的发放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基础养老金
首先是“基础养老金”,又称为“国民年金”,针对的参保人群是20岁-60岁之间的人群,且是强制性的,无论是农民、自营者、学生还是家庭主妇、个体工商户,达到20岁时都需要强制缴纳。不过日本法定退休年龄65周岁,当达到60岁时,可以继续选择自愿缴纳,以此提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基础养老金”按月固定缴费16900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955元。其中农民、自营者、学生等需要自费全额缴纳,有点类似于我们的“灵活就业者”;公务员、企业职员的缴费来源是各自负担一半;另外,对于职员的无业配偶,缴费来源于有工作的一方,且有工作的一方全额缴纳。
当缴费到60岁之后,是否继续缴费出于自愿,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平均每月6.5万日元(5万-7万日元之间),约合人民币3500元/月。这个水平相较于日本的物价来说并不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七八十岁的日本老人还出门找工作的原因。
二:厚生年金
“厚生年金”针对的是公务人员和企业职员,这里插入一个“知识点”,在2015年之前,日本有专门针对公务员人员的“共济年金”,不过2015年与厚生年金并轨了,公务员和企业雇员在养老形式上不再有差异。
厚生年金按照每月固定工资的18.3%缴费,个人和企业各自负担一半,而且缴费基数也有上下限的限制,上限是62万日元、下限是9.8万日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调整),有点类似于我国的60%-300%的缴费基数。
参缴“厚生年金”的公务人员和企业职员在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要高于参缴“基础养老金”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家庭主妇,前几年的平均水平大概是91716日元,也就是约合人民币5181元。当然,如果缴纳基数再高一些,养老金水平也会更高,因人而异。
上文我们说到企业职员和公务人员也需要缴纳“基础养老金”,所以他们退休后可以拿到两部分养老金,即“基础养老金”3500元左右、厚生年金5000多元,合计八九千元,大概相当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三:储蓄年金
“储蓄年金”即“国民年金基金”,区别于“基础养老金”的强制性参保,储蓄年金是完全自愿性的,有点类似于我国一些企业设置的“企业年金”,作用是“补充养老”。
“储蓄年金”在缴费上全部由个人出资,参保人有点类似于“强制性储蓄”的意思,等到退休时再按月领取。
储蓄年金虽然可以作为“补充养老”之用,但是参保覆盖率并不高,2017年的时候大概只有60万人参保,绝大部分人的养老金还是来自于“基础养老金”或“厚生年金”。
综上所述,对于个体工商户、普通经营者、农民和家庭主妇来说,养老金水平并不高,一个月大概折合人民币也就三四千元的水平;企业职员和公务人员因为有基础养老金和厚生年金的双重加持,所以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水平在万元人民币左右。
不过别看养老金能达到万元水平,日本的物价是非常高的,比如2020年日本25-29岁之间的年轻人中,有1/3的人年收入水平在200万日元到239.9万日元之间,折合为人民币是9400元-1.13万元,看上去收入很高,但实际上物价水平也高,一年到头存不下什么钱。
退休的老年人也是如此,如果养老金够用,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退休后还出来找工作的老年人了。
日本农民都不是穷人他们年收入是多少钱呢
我们国家的发展大好,几十年的发展让我们国家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境地变成了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部分的城市也都逐渐的成为了世界一线城市,虽说大部分的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国家至今为止仍是一个农业大国。
我们国家务农的人数很多,甚至能够排在世界的前几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国家的年产量是世界最高,相比较于很多的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产出率并不高甚至来说有点低,以至于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农民都被贴上了“贫穷”的标签,可是这一情况,在日本是没有存在的。
日本大部分农民收入并不低
换句话说,日本的农民几乎都不是穷人,根据资料显示,我们的这一老邻居,去年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应该是日本的东京,其次就是日本的京都,再其次则是一个位于北海道的一个小町村,这里的农民大部分的年收入都已经超过了3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大约也有20万左右,而同比之下,我们国家薪资最高的行业应该是IT行业,年收入不过也才14万元左右,难道是因为日本的有钱人都喜欢住在农村?
完善的补贴政策
事实上,日本农村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会超过城市地区,并不是因为有钱人喜欢住农村,而是在农村住的大部分都不会差钱,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日本农民的补贴很高,据了解,日本农民的补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购买农业机械的,一种则是产量达标的农民有补贴政策,购买机械就是购买专门用作农耕的设备,通常会给予总价格20%的补贴,以鼓励人们务农,对于产量达标的农民也会哟普所奖励,在你超过自己的产量预期之后当地的政府会给予一定的钱给你,虽然不多,但是你超额的越多给的也会越多。
日本农村人口并不多
在完善的补贴政策之下,对于很多喜欢务农或者说没有特别多一技之长的日本人来说,务农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在经济逐渐发达的今天,谁又会容许自己在农村待一辈子呢?据了解,日本的农村人口并不多,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去往东京大阪等地区发展是最有的选择。
久而久之,在日本的农村生活的人数也就不多了,在去过之后你才会知道,这里的环境空旷安静,人口少,容积率低,再加上物价普遍都比大城市要低得多,自然而然的,随着收入的提升之后,纯收入也就自然会比大部分的城市要高得多。
总的,这也是为何说在日本生活的农民收入都很高的原因。
值得我们学习
不可否的是,日本农村的确是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目前来说我们国家部分的农民的补贴措施都比较少,并且产量越高也并不代表收入越高,销售渠道的过少导致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部分的瓜果滞销发烂,这些都是需要同日本借鉴学习的。
我们国家也有不少是值得日本学习的地方,农民的一对一扶贫:帮助了不少的农村人逐渐摆脱贫困的帽子,开始有稳定的收入,以及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模式:如今在城市周边的农村渐渐都开始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了,一些在一线城市周边的农村,大多都已经慢慢富裕了起来。
总的来说,我们如今的发展其实已经十分不错,但是更应该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的农村人民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日本有种地的农民吗
有啊,不过分很多种。有自己的土地的那叫地主,超级有钱啊。他自己自己种地,也可以把地租给别人种。现在一般年轻人愿意种地的很少了,不过在岛上还是有的,一边种地一边打渔。在城市里也会有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有的老人退休以后闲着无聊自己种,这属于兴趣爱好。一般来说,就是种一些简单的蔬菜自己家吃,要是太多吃不完,就会在自己地的旁边放个小桌子上面写的什么什么东西多少钱,放一个小盒子,自助买菜,价格非常便宜。一般来说路人也会比较诚信,但也有不讲究的。
半夜时分,农民家里闹得动静很大,出了什么事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五经》,还可以同农民的孩子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网的河上去划船、捉鱼、钓虾,去欣赏带着点点渔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鹅、牧牛、摘罗汉豆,呼吸清新的空气……每逢村子里演社戏的时候,鲁迅就和小伙伴们一起摇船儿来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的戏台前面,看武功演员翻筋斗。有时,他还和农民的孩子一起学演戏、扮小鬼。他们在脸上涂上几笔彩画,手握一杆杆钢叉跃上台去,愉快地玩耍着。农村,对少年时代的鲁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片的天地里,鲁迅不仅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还和农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逐渐了解了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同时也看到了旧社会阶段、阶级剥削的血淋淋的事实。鲁迅和农民的孩子常念诵的一首渔中,就有这样的悲惨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两天不下河打渔),饿得发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两日勿落,要哭出声。”这些对鲁迅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鲁迅知道农民“是毕生受着的,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名字的故事先生小时字豫山,因浙江方言豫山与雨伞谐音,闹了几次笑话受了几次气后,改名豫才.后来因家中穷困,为了读书不惜把"把灵魂给洋鬼子",到南京矿师学堂读书,他的二叔祖--与新生的思想格格不入的老学究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给他命名为树人.名想到这个名字成了中国人的骄傲.先生有很多名字.因在家是长子,仆人喊他大先生.奶妈--就是祥林嫂的原形,喊他阿章.先生的笔名更是多了.有一段时间署名是宴之敖意思是一个日本女人把他从家里敢了出来.其他故事先生定居上海以后,膝下无子.他一直都是很热心帮助青年人的.竟有一对学生夫妻呆在他家吃喝,闲时还告诉邻人自己是来给先生做儿子的.这个好心的青年后来不知所终.先生工作是非常勤奋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他每天都是工作到深夜甚至整夜不眠.一次一个小偷溜进他家厨,见书的灯亮着,不敢行动.以为再等一会主人睡觉之后行动.谁知道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动静.这个小偷也是个倔家伙,他想着蹲了那么久没捞到一点好处,就干脆与先生飚上了.谁知这一等就是一夜,小偷见天亮后主人还没要睡觉的意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先生家的厨拉个大便后逃之妖妖了先生与孙伏园等人到西安去慰问士兵.由于吸烟过多,先生的牙齿很黑很黑,与抽大烟的瘾君子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一个军官向先生的随行人员问到"周鲁迅也吸么?"据他本人在鲁迅回忆录上说,周鲁迅的叫法他平生只听到过一次.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这是鲁迅自己写的童年趣事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妈妈和他之间的事.lz,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里面记载了很多很多的他童年、少年、成年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