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装修网


日本古房平面设计图(中古日本建筑)

时间:2023-09-04 作者:琬菱


浅谈日本集合住宅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日本集合住宅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1集合住宅的起源

集合住宅的起源目前尚不清晰,然而聚居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从迄今的考古成果中得知,公元前1580~1085年在埃及首都锡韦的壁画上描绘着的4层建筑,应该是现有历史资料中最早的多层集合住宅。

1.2集合住宅的早期发展

欧洲的集合住宅有着悠久的历史,集合住宅的普及开始于古罗马时代。在发掘出的古代城市的遗迹中,奥斯蒂亚是保存完好的遗迹,有密集的城市住宅地,其中有许多集合住宅,高5层,规模从小到大,呈街坊型形态,即沿四周道路、围绕中庭建造,但居住性不会很高。1952年马赛公寓作为集合住宅典范问世后,以美国纽约为首,欧美、亚洲各国相继开始大量建造集合住宅。

2日本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的发展

2.1第一阶段大量建设时期(1950年~1970年)

2.1.1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集合团地开发运动。最早开发的千里新城在大阪近郊,配置了铁道线和新干线,可以和大阪互通有无。其中设有公园、污水处理中心、大学、医院等设施,以英国的新城计划为范例,按照邻近住区理论和人车分离理论等规划了新城,实现了日本第一个以居住为中心的都市。

2.1.2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

20世纪60年代后,集合住宅在开发区位上,城市中心地区租赁住宅的开发逐渐取代了郊外住宅开发;在生活形态上,从单一类型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形态转变为多样化居住形式,人们更加重视住宅本身的机能及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而不十分注重住宅的面积大小。对于能够提供多样化服务的集合住宅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配合都市中心的再开发,都市中心型集合住宅日渐增加,出现了低层高密度、高质量、多功能、多元化的集合住宅。

2.1.3丰富多彩的集合住宅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战后大量化、经济化、快速化的集合住宅造成的单调、庞大、重复的都市住宅空间进行了反省和探讨。随着经济高度增长期的结束,住宅自身出现了巨大转变,住宅设计更加注重价值观和生活形式的多样化,集合住宅也丰富多彩起来。

2.2第二阶段多样化为城市建设时期(1970年~1990年)于1990年竣工东京多摩新城集合住宅中,在首次在原有普通住宅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住宅内功能不固定的可变空间。形式根据住户各自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太阳房作为起居室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有些空间从住户中独立出来,功能任居住者自己确定,住户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和探索后,都能把它利用起来。使广场、街道以及整个集合住宅变得生动起来,是集合住宅设计中人性化、开发个性一种尝试。

2.3第三阶段解决全面性居住环境问题的建设时期(1990年至今)

21世纪开始,为了能够实现永久的居住,不断有面向未来的课题被提出: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居住环境建设,将设计原则建立在各地的风土文脉,气候环境,资源材料等条件的基础上,同时着重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高龄化问题。

2.3.1解决高龄化问题

老龄化是日本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开发适应高龄者居住的住宅十分必要。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从社会的角度考量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否健康自立的生活,这是住宅建设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目前通过无障碍老龄人住宅,带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住宅,二代居住宅这三种老龄住宅产品在社区内的共存,形成了满足各类型老龄人基本生活需求的老龄人生活社区。

2.3.2解决环境问题

在集合住宅设计和建设中的环境课题方面,第一是有关都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再生;第二是都市和住宅环境的节能;第三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物。近年来的集合住宅区,由于高密度利用土地,绿化率在减少,于是住宅区的绿化作为不可缺少的居住性能的认识得到了认同。日本建设省积极倡导这个观念,力求达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以保护地球环境为立足点,节省资源;二是自然与人工环境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

3日本集合住宅设计的前卫性理论探讨与尝试

20世纪前半叶,在城市住宅大量紧缺的背景下,各国建筑师最初的探索是如何搞住宅平面的标准化。独立住宅和集合住宅混为一谈,分开是独立住宅、合起来是集合住宅,这种nLDK的住宅成为僵硬化住宅的代名词。跨入新的世纪,集合住宅作为商品提供与5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标准家庭在所有的意义上是缩小化。在此趋势下,日本建筑师提出了许多非核心家庭的模式,集合住宅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3.1个体与集合的关系研究

集合住宅不像公建设施可以根据内部功能关系把整体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集合住宅必须是建立在公共性与私密性良好的平衡的基础上。所以集合住宅的研究方向是集合与个体的关系,是个体多样性的研究,设计多数的个体与集体同时成立的方案,个体是自由的生活,集体是有约束、有秩序的生活,大的集体和自由的个体的关系。

集合住宅是家庭专用住宅的集合体。住宅被视为私密度最高的场所。日本的住宅内部私密性却很差,特别是在隔声处理上几乎没有任何措施。有学者认为战后日本人的私密性膨胀,也许与混凝土集合住宅的问世有关,聚集的居住规模改变了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保护住宅安全的同时也培育了私密意识,于是住宅在保护私密的意义上是进化了,但是在社区交流上却是一种文化的退化。

3.2脱nLDK设计

2003年提出的脱nLDK概念,是新的建筑环境提案,是打破了固定观念,脱nLDK捷径,寻找适应居住者多种要求的载体进行新的空间组合的探索。建筑可以接受各种不同客户,居住者可以依靠自己的意愿和力量改变和调整空间。尤其是出租房没有限定空间的依据。建筑对象越明确,建筑空间的限定越鲜明。如果将集合住宅中多余的东西剥离掉,就可以看到居住空间的极限条件。就生活而言,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料理、排泄、洗浴等直接发生关系的身体行为场所就是厨房、厕所、浴室等,这些支撑生活的基础设施,是定义空间的境界条件。引入此创意,能在有限的面积中收到最大化效益。设计仍然是简洁、鲜明、居住性高、个性化强,在素材和色彩上寻求有趣味的表现,重视可改性。

3.3Soho的出现带来的启示

近年像Soho一类的超级商品(住宅、商店、办公空间的构成)根据用途进行分类的意义已经不大了,住宅、写字楼的边界变得模糊、暧昧,集合住宅的定义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办公室走向家庭标志着家庭专用住宅向社会开放的开始。日本建筑师山本里显提出了阈的概念,阐释为与外部对话的场所,是与外界街道连续的部分。可作办公室,也可作商店,根据各家的用途不同,给予街道的表情会很丰富。阈概念,与20世纪限定住宅功能集合化的做法不同,是新的城市住宅规划手法。

4日本集合住宅的特点和节能设计

4.1日本集合住宅的一些特点

①集合住宅普遍使用预制框架施工法、箱型预制框架施工法,内部墙体全部为轻隔墙,均按模数化设计,这样可以根据不同住户的不同需求汽油灵活的分隔空间。

②集合住宅设计中小面宽大进深的布局比较常见,一居室和二居室的总面宽一般在4.5m~6.6m之间,三居室面宽为8m左右,而进深则在11m~13m之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容积率。

③卧室布置在靠近住宅入口玄关处,基本为北向,而并不强求南向。

④为了提高空间的灵活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卫浴空间设在住宅中部,卫生间细分为包含有洗衣、干衣的洗面、浴室、马桶间三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空间,总面积较大可以多人同时使用,这样就没必要设置另外的卫生间。

⑤因为日本人在饮食上少油烟,所以厨房不要求必须对外开窗,厨房可以设置为半开敞式,位置相对灵活。

⑥起居室位于最南端,可以与餐厅厨房共同构成开敞的公共空间。

⑦和室作为日本特有的第二起居空间可以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延续,一般与起居室相邻设置,用推拉门加以分隔,并可以起居室连通。

⑧储藏空间多样化,如玄关的衣柜鞋柜、洗面室镜箱、马桶间上部的柜子、和室内的押入式柜子、固定式衣柜、走廊内储藏间等等。

4.2日本集合住宅的节能设计

日本集合住宅的节能设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4.2.1提高密闭性

提高密闭性是指尽量减少墙壁、天井及地面的各种构配件和建材之间的缝隙,最大限度减少室内外冷热空气的对流。密闭性不好的情况下,即使使用保温材料也无法很好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提高了密闭性,就必须设置换气口,定期进行建筑内外换气。

4.2.2提高保温性

提高保温性是指通过保温材料、保温构配件及严格的施工标准等减少室内热量的损失。目前,采用建筑外保温是提高住宅保温性能的最有效作法。外保温与传统的保温方法不同,是采用保温材料将室内空间完全的不留丝毫缝隙的覆盖起来,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4.2.3多种能源组合利用

即除普通电源外,还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燃料电池及各种余热,降低石化能源消耗。

4.2.4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尽量增加建筑物可以植被绿化的空间,通过植物吸收太阳热能,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在东京出现不少屋顶小型花园、空中花园等,在绿色屋顶建筑中,采用了例如人工土壤、自动灌水装置、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等的种植技术。

5结语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住宅产业集团的发展。当然也有很大程度依赖于日本政府自二战后对于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所推行的大量政策,以及自1955年以来日本住宅公团成立后对于标准化设计的有效推广,其背后更重要的实质原因是有限土地资源下的高效利用。住宅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从消费角度影响到居住者对居住模式的选择;从生产角度改变了地产开发行业的运作模式,也会改变包括建材、建造、运输等在内的房地产相关产业的运作模式。

日本的集合住宅从偏重效率型走向承认多元价值观的规划设计,集合住宅的规划对象已经从佩里的邻里单位的家层面扩展到街层面。

集合住宅的研究的课题很多,空间很广,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发掘、发现新的可能性。扬长避短,不仅研究如何摆脱它的制约性,还要研究如何利用它的优势做文章。

我国目前住宅需求存在着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本文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试图以此借鉴,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吸取他们的经验,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佛光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平面图

1、佛光寺东大殿你还不知道吗?2、佛光寺大殿到底有多美?它有着怎样的历史?3、佛光寺东大殿(上):历史与环境4、佛光寺大殿比例佛光寺东大殿你还不知道吗?

01

东大殿建筑名称

佛光寺大殿(又称“佛光寺东大殿”)

02

东大殿现状一览

建筑时期:

晚唐时期,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建筑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位置:

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二公里,佛光寺中轴线东高台上。

03

东大殿建筑简介

单檐庑殿顶。

面阔七间,34米;

进深四间,17.66米。

其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

形成面阔五间,

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

内槽后半部建有一巨大佛坛,

对着开间正中置三座主佛及胁侍菩萨,

坛上还散置菩萨、力神等二十余尊,

都是唐代塑像,

山墙和后壁列置的罗汉像是后代增添。

殿前面中央五间设有板门,

二尽端开窗,其余三面围以厚墙,

仅山墙后部开有“扇面墙”。

04

建筑评价

建筑评价:

佛光寺大殿现为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

唐代木构建筑

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

(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

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

在五台山及中国没有早期的木构建筑,

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中国木结构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

台基、

屋身、

屋顶。

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

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

最重要的部分。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

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

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_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

多层台基,

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

院落式的建筑群,

展现广阔空。

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

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

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

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

佛光寺大殿到底有多美?它有着怎样的历史?

木质建材是一种永恒的建筑材料佛光寺大殿,既现代又古老,在建筑风格这一特性上,木质结构建筑可以跟城市的特点特色相呼应,比较能彰显社会人文的特点。

因为它是天然材质,所以建筑使用起来比较有其特有的一种亲和力,消除了建筑本身由于外屋产生的冰冷感,而且木结构建筑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充分的发挥展示其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而中国作为最早开始使用木质结构的国家之一,我们从根本出发,实践出真知采用柱,梁相结合的各式木质构架。扬木质材料的受弯和受压之长处,避木质材料受剪和受拉之短处,并且有很好的抗震功能。

在很早的唐代,中国木结构建筑方式就已经自成一套非常严整的建造方法了,而我们今天要探索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便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唐朝木质结构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它带我们一起了解唐朝的文化底蕴,一起了解唐代木结构建筑。

一、佛光寺大殿:享誉隋唐两朝的名刹古寺

在五台山三千怀抱,气势巍峨的山村边,屹立着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神秘建筑,它虽然没有绕梁的梵音和袅袅的香火,也没有门庭若市的香客来祭拜,却能够千年不倒,它是长久不老的传奇古刹。

五台山佛光寺是建筑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早在隋唐时代,它就已经是五台山名刹古寺了,这个佛光寺的大名经常在各部史书资料中有所提及。

而且,佛光寺大殿他也经历了很多次被毁和修葺,在晚唐时代,我们的佛光寺东大殿再次被重建,巨大的佛坛对面开间,正中间塑立三座主佛以及胁侍菩萨,在巨坛之上,还有散置着的菩萨,力神等等二十余尊,这些都是唐代时期的塑像,东大殿的木结构建筑,以及殿内的壁画更是唐代的标志建筑。

在晚唐时期,佛光寺经过了一番重新修葺之后,也因为当时统治者不允许佛教发展,伴随着佛教衰败,佛光寺也逐渐沉沦,除了宋朝时期的文殊殿一些小的修筑之外,渐渐被外界所遗忘,珠玉蒙尘。

直到后来,在我们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跟林徽因坚持不懈的寻找之下,它才重现于世,并且推翻了日本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建筑——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要观赏唐代木结构建筑需要去日本东京和奈良的嚣张言论。

在东大殿的南边一侧有一座跟敦煌壁画里边描画的砖塔是一模一样的砖塔深深地证明了佛光寺的建筑历史在唐代或者建筑在更早时期的定论,梁思成发现它时,赞它是“中国第一国宝”。

佛光寺东大殿里边建设设计的唐代专属题记,有唐代史实文化的专属壁画,有唐代特色风格的雕塑,唐代特色风格的建筑,这些被大家称为“四绝”,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佛光寺的建筑构架:它是抬梁式木构框架的经典之作

佛光寺东大殿形象的展现了艺术和结构的高度统一,是作为中国古建筑现存的技术水平最高的,体量规模最大的,唐朝木结构建筑的典范,虽然是简单的平面构造,却又具有丰富的室内空间。

各种形式,大小不一的上千个木结构构件通过我们特有的榫卯结构紧密的咬合在一起,构件虽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个没用的或者多余的,外观建造造型还非常的优美,沉稳,雄健,大殿里是由屋顶、梁架、斗拱层、“回”字形柱网平面来共同构造的“金厢斗底槽”,具有唐朝时期殿堂建筑的典型建筑风格。

在唐宋时期的古建筑中,这种使用斗拱层的抬梁式殿堂建筑里,檐柱和金柱的建造一定要是等高的,也称内外柱等高,佛光寺大殿就是唐代典型的斗拱层抬梁式建筑,它的内外是通过梁枋和斗拱相组合,再架起它的平_,最终以此来撑起整个大屋顶。

这种建造方式在唐代主要是使用在皇宫建筑和寺庙建筑这种最高等级的建筑中。其佛光寺大殿他的现存的唐代以后的殿堂楼阁大部分是简化的建筑风格,它们的特点是檐柱比金柱矮上一两足材,在金柱头上的辅作被简化变小,并且取消了平棋枋和消明_,仅用草_,在有天花的情况下,底层的草_会兼做平棋枋。

佛光寺东大殿的大梁和_层结构,作为殿堂昂结构最前端支点的是下面一条大梁,而上面的那一条大梁则压住昂尾,两条大梁跟中间斜着的昂一起组成殿堂上方结实而又沉稳的杠杆结构。

三、佛光寺东大殿还有跟日本天平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结构相同的小方格平_,这也是其作为大唐殿堂式建筑的典型例证。

(一)“梁架”之美

东大殿的梁架还采用了托脚叉手,托脚也就是檩和下一层梁头之间斜着放置的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扶持檩,清朝时期的建筑就没有这个构件佛光寺大殿;而叉手是指脊檩和平梁梁头之间斜着放置的木件,主要功能是扶持脊檩的斜撑,在明清时期这个构件也被拆除了,改用脊瓜柱。

东大殿的平梁上边最上边的一端使用了三角形的人字骨架,这种房梁骨架结构的使用,可以说在现存的全国范围内的木结构古建筑位列第一。

在平梁之上使用大叉手而不是侏儒柱,两个叉手之间相交的顶点跟令拱相互交错,而替木跟脊搏是受令拱承托,这些都是唐代时期的建筑特色。这些传统的屋梁构架上部的建造手法都是从汉代延伸相传的,在南禅寺大殿和山东地界汉代朱鲔祠的石刻上也有见过这样的建造手法,只是这种结构在五代之后就绝迹了。

(二)“升起”之美

佛光寺东大殿的屋面坡度比较平缓,檐口和正脊都有所提升的角度,建造升起曲线,在唐宋古建筑里边,“升起”这种建筑方式比较常见,也就是从房屋中心开始,两侧的檐柱都会比中间的次第稍稍高出些微的建造方法。

屋檐的升起便是:中间的柱子高度不变,次间、梢间、尽间比中间的柱子头依次抬高两寸,让房屋的檐口逐渐形成一条缓和而又升高的曲线。

而翼角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檐转角的地方,因为它向上翘起,就像是一只舒展羽翼蓄势待发准备翱翔于天际的鸟儿,而被称为翼角,从唐代开始就出现了翼角翘起的屋檐,屋角的地方角梁断面的高度大致是椽高的三倍,角梁跟椽的下端都是搭造在檐檩之上的,通过铺望板的方式,来让角椽的上皮渐渐变高,高度达到了跟角梁上皮一样,殿堂在设计上专门各在屋角的地方正侧面的檩上垫上一根三角形的小木条,这种木条在宋代被叫做“生头木”,而它在清代被称为“枕头木”。

这样垫造屋檐到转角的地方就可以出现平缓的升起上翘。因为“升起”的建造手法,从屋檐到转角的地方有些微的弧度并且转折自然,从殿堂美观的角度上分析,唐朝时期的转折过度并且自然,明清时期过度显得稍有生硬突兀。并且东大殿的殿檐探出足足有三点九六米,这是宋朝开始的木结构建筑里所没有的。

(三)“斗拱”之美

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肥硕,经实际测量,它的斗拱断面尺寸达到210*300厘米,这种建筑风格有晚清时期斗拱断面的十倍之大,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曾评价东大殿:殿檐出探深远,斗拱雄伟宽大,是典型的唐代古建筑。

而且东大殿的内外柱上总共采用了七种斗拱构件:外檐柱头的斗拱铺作,外檐补间的斗拱铺作,转角的斗拱铺作,内槽柱头的斗拱铺作,内槽山面中柱柱头的斗拱铺作,内槽补间的斗拱铺作,内槽转角的斗拱铺作。

其斗拱制作灵活巧妙,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都有双抄双下昂,内槽转角改成偷心造不设置单独的横_,也就是在内槽柱子内侧插拱作为七铺作偷心造,这也是因为佛光寺实际用途,佛像的圆光罩比较占地方没办法放下横拱的原因稍作调整改动,全部采用偷心造的手法。七铺作斗拱的纵横霸气,震慑四方,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它是现存的一个斗拱挑出层次最为显赫突出的一个实例。

结语:

灼灼生辉的佛光寺历经千年屹立不倒,它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特色让我们颤栗,它的唐代四绝带我们回到唐代的建筑文化中,它的多姿多彩,巧妙灵活的构造和建造手法不同于宋元明清,更是为我们增添了了解唐代殿堂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它又超脱了建筑本身的由于历史时代而产生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它被梁思成先生发现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它的发现把这一重大发现投掷在了一个更为庞大、宏阔的历史背景下面。

这座雄伟而又恢宏的唐代殿堂建筑从此便成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充满了暗喻嘲讽的符号,中国和日本历史建筑学术之间较量,曾经因为它而发生戏剧性的大转变,它本身参杂了更多的民族色彩的情感和政治征服角力在其中,在梁思成的建筑日记当中虽然记录了无数的非常具有特色的中国建筑跟佛光寺是一样的,但是,它又是不同于其他建筑的,佛光,不仅仅是佛光;建筑,不仅仅是建筑。

参考文献:

《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

《山西佛光寺东大殿详解》

百度百科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佛光寺东大殿(上):历史与环境

关于现存佛光寺东大殿的建造年代,普遍认为是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这也是梁思、林徽因最早发现大殿时确认的纪年,来自梁下墨书与大中十一年经幢的互证。

随着近年研究者对大殿各处进行碳十四测年,发现了一些年代更为久远的构件(包括木构、斗_以及泥塑中的秸秆),这些构件将东大殿的重建年代推向了更早的8世纪,比现在的断代早了一百来年。当然,最终的准确断代还有赖于更多证据来确认。

佛光寺相传始建于北魏孝文帝,一直带有官方色彩,最早便有「帝见佛光之瑞,因为名」的记载。东大殿旁的祖师塔很可能就是北魏时期的遗物,当时的许多木构很可能毁于北周武帝的灭法。隋唐时期有许多禅师驻锡佛光寺的记载。后来唐代僧人释法兴对佛光寺进行了大规模重建,而后又毁于「会昌法难」。到了唐宣宗时期,开始重建各地寺院。而佛光寺的重建,据记载,是宣宗让僧人释愿诚号召僧众,「特许修营佛光寺」。我们所见的东大殿,便来自于此次重建。

建寺的资金则来自一名姓王的右军中尉,即东大殿北次间梁底所书的「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梁思成当时认为是权倾朝野的王守澄,根据后来的研究,此功德主更可能为王元宥。而同一梁上「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则很可能是王元宥的妻子。

「送供」通常指专程赴寺院施送钱物,供养佛法僧「三宝」或支持寺院修建、佛像塑绘的施助行为。可能是王元宥过世之后,宁公遇带着亡夫的钱财来资助佛光寺的重建。而宁公遇也成了佛光寺的佛殿主,留在了寺内。所谓佛殿主,就是在寺院内具体掌管某一佛殿勤杂事务的管理人员。根据大中十一年经幢上的刻字,释愿诚和宁公遇同为东大殿的佛殿主。

这便是东大殿之始。

东大殿坐东朝西,位于佛光寺的最东头,背后是山岩,前面是高台,站在殿前可俯瞰全寺。而东大殿所处的空间实际上是将山体部分凿开而成,凿出这片地后,再建大殿。原来的山岩离大殿后檐非常近,几乎紧贴着台基,由于1950年代初一次山洪对大殿后墙的破坏,人们便将山岩向后又凿去数米至今日所见的位置。

这种独特的环境其实有一种奇妙的时间感。殿后的山岩中有一种五台山绿岩,约有将近30亿年的历史,是最早的陆地岩石之一。与这些岩石的年岁相比,边上东大殿的历史已经算不得啥了。

另一处有意思的是,东大殿的佛坛并不是在平整的地基上用砖石砌成,而是直接利用山岩修凿而成,表层的砖下便是山岩。这种做法,有可能是为了节省用料,但考虑到东大殿的形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石窟寺的变体。唐初的石窟便有在山岩母体之中凿出中央佛坛的做法。而当时的石窟寺,也有不少在洞窟外加木构屋檐。我们看东大殿所处的环境,就是在山岩的环绕之中,而后檐与山岩的距离最初又极近,再加上唐代前廊的设计(后文详述),整个东大殿的空间就颇有石窟寺的感觉。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八架(四间),单檐庑殿顶,正面五扇板门皆为唐代原物,两尽间安直棂窗。出檐平缓深远,斗_硕大,气势恢宏,是国内唯一一座可呈现原汁原味大唐气度的木构(其他几座唐构,皆为等级不高的小庙)。梁思成谓之:「殿斗_雄大,屋顶坡度缓和,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迈之象,与敦煌壁画净土变相中殿宇极为相似,一望而知为唐末五代时物也。」

门上匾额「佛光真容禅寺」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造,屋顶琉璃构件与脊兽也为明清遗物。

东大殿的平面空间为金厢斗底槽,即内外两圈柱子围合而成。佛坛位于内柱围成的内槽空间中,后部内柱间砌有跨五间的扇面墙。内柱与外柱等高,为法式所谓的「厅堂造」。上有小方格平_(天花板),内槽平_高于外槽(内外柱之间的空间),营造出更大的中央空间。平_两侧有斜向的遮椽板,形成了一种梯形的「小穹顶」。

平_之下的梁,谓之明_,东大殿的明_都削为「月梁」,两端呈明显弧线(即「卷杀」),外型秀美。平_之上的梁架观者不可见,谓之草_,用粗木,对外型无太多追求。

内槽明_为四椽_(实际跨度仅两椽多),连接前后内柱,由内柱上的斗_出四跳承托。四椽_的梁背正中安半驼峰承十字斗_,与两端的十字斗_共同承平_枋,平_枋直接承托平_。内柱斗_的第二跳向外则为连接内外柱的乳_。乳_之上施有一隐刻_的素坊,向上承托外槽的平_枋。

平_之上的草_也同样是四椽_接前后乳_,四椽_上承平梁,平梁之上为大叉手,叉手顶端承脊_。无蜀柱(侏儒柱)的叉手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特征,梁思成见到时为当时营造学社多年调查所得唯一孤例。

东大殿历史上有过一次较大的改动,就是正面门窗与外墙的外移。原先的板门与窗墙在内柱的位置,内外柱之间是一条前廊,与同时期的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相似。虽然这个改动对梁架结构并没有大的影响,但却让身处其中的人空间感受大不一样。

前廊的空间处于内外之间,有屋檐的遮盖,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通。从室外空间来说,观者从西边台阶上来,第一眼看到前廊,有一种纵深感吸引观者前往殿内,造就了层层深入的节奏感。从室内空间来看,从前廊进门之后,相比没有前廊(门墙外移)的情况,佛像与观者的距离拉近了很多,首先得仰观,同时由于视野受限,需要在行进中逐一凝视佛像,有点类似于在石窟中的礼佛方式。这与后来许多大殿在佛坛前营造巨大空间的设计完全不同。而这也与前述东大殿作为石窟变体的形制有所关联。

可惜我们今天没法体会这前廊的空间意境了,好在我们还能推开这唐代的大门,体会唐风扑面的震撼。

佛光寺大殿比例

佛光寺大殿比例是3:2。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佛光寺的高与宽严格按照材分制规定的3:2的比例建造,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木材的稳定性足以抵抗地震带来的伤害。

日本建筑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日式建筑也有较久的历史,早期的日式建筑大量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但随后也渐渐发展出属于日本的独特风格。

风格:以木材为主,紧凑布局,多元化。

特点:传统的日式家具以其清新自然、简洁的独特品味,形成了独特的家具风格,对于活在都市森林中的我们来说,日式家居环境所营造的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也许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领略不俗风采典雅又富有禅意的日式家居风格在我国可谓是大行其道,异域风格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的喜爱,又能领略到其中的不俗。

日式风格装修的特点是淡雅、简洁,它一般采用清晰的线条,使居室的布置带给人以清洁,有较强的几何立体感。

拓展资料

和风源于中国的唐朝。

盛唐时鉴真大师东渡,无论文字、服饰、饮食、还是文化、宗教、起居、建筑物的结构、制式、日本与中国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比如,日本人对禅宗的顶礼膜拜,就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和风的特点也大多以碎花典雅的色调为主

日式室内设计中色彩多偏重于原木色,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颜色,形成朴素的自然风格。

列如:和风传统节日用品日式鲤鱼旗、和风御守、日式招财猫、江户风铃、等都是和风式物品。

日式设计风格直接受日本和式建筑影响,讲究空间的流动与分隔,流动则为一室,分隔则分几个功能空间,空间中总能让人静静地思考。

传统的日式家居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居室的装修、装饰中,以节制、禅意为境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日式风格词条

中古日本建筑

日本古建筑指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建筑。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木架草顶是日本建筑的传统形式。房屋采用开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内木地板上铺设垫层,通常用草席作成,称为“”(汉语音译“榻榻米”),坐卧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持统女皇(690~697年在位)以前,皇室也是每朝都营新宫。

钦明天皇在位(539~571)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出现了宏伟庄严的佛寺、塔和宫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样也发生变化。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收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9世纪末逐渐日本化;第二阶段是受中国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响,到16世纪以后完成日本化。

神社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如20年、60年)重建一次。所以,现存神社屋宇有些虽仍保留早期住宅遗风,但都是后世重建的。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观都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屋面无举折,不施彩色和雕饰。有两种基本式样: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现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悬山式屋顶,山面开门,室内有一根中心柱。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单间方形平面,两坡顶山面加一个披檐的“春日造”;将“神明造”前檐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两者屋顶联成勾连搭的“八幡造”;在三开间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檐的“日吉造”等。此后,神社的式样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到大正年间(1912~1926),日本全国有大小神社约12万所。

佛寺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624年,日本全国有佛寺46所。奈良时代(710~784)佛教兴盛,全国佛寺增加到几百所。著名的是奈良前期重建的法隆寺(607)西院,其主要建筑物塔、佛殿、中门、回廊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建筑物,建筑式样仍保持飞鸟时期的特色。奈良中期迁都平城京后,大力吸收唐代中国文化,在各诸侯国建立国分寺,在平城京建造总国分寺——东大寺。东大寺的大殿面阔11间,高约40米,殿内佛像高20米左右,是当时日本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殿前有东西二塔,后有讲堂,现在寺内仅铜佛是当时旧物。奈良后期的代表性建筑物唐招提寺(759)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东渡后率弟子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平安时代(794~1192)贵族们向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促使华丽的阿弥陀堂发展起来,突出的遗例有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1053)、京都府净琉璃寺的阿弥陀堂等。其中凤凰堂汇集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各方面的精品。镰仓时代(1192~1333)新兴的武士势力取代贵族集团执政,中国宋代传入的禅宗获得武士们的赞赏和信仰,禅寺由此兴起,实例有镰仓圆觉寺舍利殿等。此类寺庙往往仿照中国宋代建筑,称为“唐样”;因袭平安时代旧样的建筑,称为“和样”;另一些受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建筑式样影响的佛寺,则称为“大佛样”或“天竺样”,典型实例有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和兵库县净土寺净土堂。室町幕府时代(1338~1573),禅宗继续有所发展,在京都和镰仓都仿照南宋时中国禅宗的五山十刹之制,设立五山寺院。

住宅日本早期住宅多采用木架草顶,下部架空如干阑式建筑。佛教传入后,住宅也有明显变化。圣武天皇在位时(724~748)朝廷鼓励臣下建造“涂为赤白”(柱梁涂朱,墙壁刷白)的邸宅。奈良时代留下的唯一住宅实例是已被改造成法隆寺东院传法堂的一座五开间木架建筑,原是圣武天皇皇后之母橘夫人的邸宅。平安时代贵族住宅采用“寝殿造”式样,主人寝殿居中,左、右、后三面是眷属所住的“对屋”,寝殿和对屋之间有走廊相联,寝殿南面有园池,池旁设亭榭,用走廊和对屋相联,供观赏游憩之用。镰仓时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虑,平面形式和内部分隔都很复杂,布局和外观富有变化。僧侣们则因读经需要而在居室旁设置小间作为书房,这是“书院造”式住宅的萌芽。到了室町(1338~1573)和桃山(1573~1600)时期,书院造式住宅兴盛起来。这种住宅平面开敞、简朴,分隔灵活,室内设有“书院”(读书用的小空间)、“床之间”(挂字画和插花、插香等清供之处,形如壁龛)、“违棚”(放置文具图书的架子)等陈设和室内处理,富有特色。由于商业繁荣,各地领主所在地,以城堡为中心的“城下町”(集镇)兴起,世俗建筑如市房、商家都有所发展;而茶道在武士和文人中的流行,又促进了茶室建筑的发展,以具有农家风味的草庵式茶室最富有特色,这种风格的建筑物称为“数寄屋”(意为风雅之屋)。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著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

相关推荐

日本游客装修公司,在日本开装修公司需要特...

1、日本游客装修公司 日本装修公司,专为日本游客打造 我们提供以下服务: 私人住宅的全面翻新 公寓的改造和...

日本30平米陶瓷店装修,日本30平米陶瓷店装...

1、日本30平米陶瓷店装修 日本 30 平米陶瓷店装修理念 打造一个温馨舒适、凸显陶瓷艺术的精致空间。 1. 空间...

4平米房子日本装修,4平米卫生间实景图日本...

1、4平米房子日本装修 4 平方米日本风格简约装修 布局: 使用隐藏式收纳空间,如柜子、架子,最大限度利用空...

日本45平米公寓装修,日本45平米公寓装修多...

1、日本45平米公寓装修 45 平米日本公寓装修灵感 1. 多功能空间 利用可移动隔断或拉门,将卧室与起居室或餐...

装修案例


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