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本的房子多少年翻新,以及日本公寓如何翻新改造(长文多图)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日本现在房产项目适合投资吗
日本已成为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的热点。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日本房地产的一剂强心针,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到日本购买房地产进行投资。对于大多数中国买家来说,日本并不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国家。为了在这里完成买房、投资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事先有个很好的了解是很自然的。手头有闲钱很重要。就目前市场而言,仅通过手头资金赚取银行利率远远低于折旧或折旧的速度。
投资者也会寻求其他方式来确保资产得到保护,同时获得一定的增值。日本的实际购房成本包括房价和地价。从消费税的增加来看,只有住房建设部分发生变化,土地成本不属于消费税增加的对象。火灾和地震保险及其他费用不包括在增税中。
消费税的增加将使整体住房价格上涨不到2%。日本各种类型的房子质量都很好。二手房价格普遍较低。房子越老,价格就越便宜。日本的房子每十年翻新一次,每二十年翻新一次。所以日本房屋的居住时间是非常连续的。在日本投资房地产还是可以赚钱的,但30-40年后,日本的房地产价值可能就不尽如人意了,因为到那时,随着人口的减少,被置换房屋的空置率会越来越高,房地产价值也会下降。
日本房屋的质量很有保障,所以不必担心地震倒塌。即使是在地震中受损的情况下,购房者永远不会遭受吃亏。日本整体房地产价格基本上涨,年增长率约为3-5个百分点。但上升很稳定。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不会出现房地产泡沫和危机。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在未来,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机会进入日本市场。疫情限制了到日本旅游的人数,紧急状态也限制了当地居民外出的人数。即长期租赁市场仍然强劲,因为常住居民和滞留的学生和上班族不得不呆在家里。一旦有了这些稳定的租户,就可以为日本房地产投资的成功做出贡献。
日本房子是怎么装修的
每个买了房子的中国家庭,大都会成为装修专家,他们甚至知道装修公司报价和质量上的猫腻——尽管多数是在事后。
比起中国人,日本人对装修问题的愚笨是难以想象的。多数日本人无法回答本地的建材市场在哪里,因为今天大部分日本新房都是精装修过的,不像中国大量新房是毛胚房。另外,由于早已完成城市化进程且步入老龄化社会,日本二手房交易远不如中国活跃。而年代较久的二手房,售出前都会找公司重新装修。在日本,不需自己操心装修问题被视为理所当然。
即使是精装房,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用心程度也截然不同。中国精装房的购房者大都能说出新房每平方米的装修造价,这是房产公司必须告之的重要事项,而日本人则对此毫不关心。有两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在被问及此问题时,竟然用了相同的比方反问:难道你在4S店买汽车时,需要知道汽车的喷漆花了多少钱吗?
日本建材市场多由单个公司布置巨大的展厅
日本人像看待工业制成品一样,将装修视为住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是因为日本家庭装修已接近工业化制造的缘故:
日本公寓住房的家庭装修,本质上可算工业制成品的组合安装。住房装修设计与住房设计建造是一并考虑的。家装的大部分材料(厨、卫、浴、柜、桌椅等)都是标准设计的成套工业制成品,装修工更像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质量非常稳定。由于工业化生产制造的品质和工人的技能,使得家庭装修使用寿命较长,不像中国因为质量问题短时间内需要频繁装修。
日本的现代家居装修业比欧美起步稍晚,但日本传统民居以榻榻米计算室内空间的习惯,使之很容易接受德国人率先引入的家居模块化观念,八十年代率先完成了家居的工业化生产制造革命,与今天中国非标准化手工作业的家庭装修相比,质量上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墙纸几年后卷边、发霉、起泡怎么办?墙皮起泡脱落怎么办?木地板开裂或拱起来起伏不平怎么办?瓷砖断裂或脱落怎么办?厨房卫生间甚至客厅漏水怎么办……这些中国人熟悉的问题,日本人都无法回答,因为今天日本人的生活中缺少这样的经验。
日本室内大量采用墙面贴纸(布)
但是,再精良的工艺,通常十年到二十年,厨卫浴的设施也会出现局部老化现象,但与中国人倾向于整个拆了重来不同,日本人只会委托专业公司对老化设施做整体更新或翻新,而不是把家里的装修全部拆掉重来一遍。所以,中国小区里隔三岔五电钻电锤电锯的可怕噪音,在日本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这种翻新装修(“装修”这个词在日本和一些发达国家会因为程度和项目不同使用不同的词)需要重新设计,这时,房主通常会请专门的建筑士(设计师),而不是自己当设计师。也许是因为这类需求较多的缘故,日本是建筑设计师最多的国家,其单位人口中的建筑设计师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
日本人购买新房,并不像中国的精装房一样缺少选择。房产公司的样板房通常设在公司专门的住房展区。每种户型都有一模一样已装修好的样板房。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购房者可根据喜好挑选,或根据需求提出另外的需求,不过,附加的选项另外算价。
日本的样板房(窗外的景色是布景)
标准化设计并不意味着同样的户型,里面的布置会一模一样。建筑商会考虑不同家庭的需求。譬如依照家庭成员数量和年龄,将用户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同样的户型,会根据家庭情况不同,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有不同的安排。并且,由于模块化设计,它是可调整的,譬如多了一个孩子,或孩子长大独立出去,都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就可适应需求。
住户在挑选住房时,房产商都会仔细询问其家庭状况。在更细微的环节上,房产商也会有比用户有更丰富的经验。日本房产建筑商大都有专门的研究部门,从人体工程学不断改进住房设计细节。从有老人的家庭,什么地方需要扶手、怎样做到轮椅可无障碍通行,到案台、柜门该如何设计才可让家庭主妇更顺手,都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
社会学的研究发现也被引入住房的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上,它使得今天中国与日本家庭的布局差别,又多了文化习惯之外的因素。
【中日家居之别】
日本传统文化中注重简约的审美偏好,对日本家装风格影响至深。而今天中国的家装审美偏好千姿百态,多数人依然认为把家里装修的像商务消费场所才是美,并且由于缺少现代都市生活的经验积累,视觉效果的考虑往往在装修时被置于首位。
相比之下,日本设计师在实用功能的考虑上经验远较中国更为丰富。譬如为夫老妻居住的房子,会考虑到老人往往会因鼾声互相干扰,有分床而睡的需求,卧室的两张床中间,会设计一个可收放折叠的屏风,入睡前,拉开屏风就成了两间独立卧室。
为老夫妻分床而睡的设计
建筑面积在90-120平米的公寓住房,中日两国最大的布局区别在于,中国的客厅、餐厅、厨房多是分离的,至少厨房与前两者分离,而日本今天的住房,这三者几乎都是统一的空间,并且处于居中位置,被称为家务空间。
这种中日差别,看上去最直观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烹饪时多炒、煎、炸,油烟极大,厨房与餐厅、客厅必须分离。而日本烹饪方式油烟较少,可以不用担心污染室内空气。
但日本住宅注重客厅、餐厅、厨房打通形成家务空间,却是因为社会学研究的结果。研究者发现,由于日本社会的消费场所极其发达和观念的变化,近二十年来,家庭已不再是社交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与此同时,都市人群开始注重家人的团聚交流。为此,空间上必须打破厨房与客厅、餐厅的隔离,尽可能增加家人的交流机会。家居环境中家务空间居中的格局也由此形成。
与客厅、餐厅空间相通的厨房
另外,社会学的研究发现,日本学习西方国家给孩子独立空间后,易造成父母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开始变得不爱学习,而更热爱学习的孩子,通常来自与父母有更多交流沟通的家庭,他们更喜欢在母亲身边做作业读书。这些发现也体现在住房的空间布局和设计上。现在的住房设计,会为孩子在家务起居空间设置一张可移动的书桌,无论是做家务的母亲还是读报的父亲,都有了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
中日住宅布局的另一大区别,是卫、浴空间的安排。
中国的住宅,除非面积特别巨大,通常浴室和卫生间是一体的,尤其不会刻意强调洗脸、洗澡的功能独立。而日本住宅布局,则奉行干湿分离的原则,洗脸间、卫生间和浴室的空间都是互相分离的,由于日本人爱在浴缸里泡澡,哪怕面积很小的单元,卫生间与浴室都是分离的。
另外,洗衣机通常也有独立空间,不但预装了上下水的管道,并且有专门的座垫,不会出现洗衣机工作时,地面上水漫金山的情形。
今天日本浴室地面多是防止积水的漏斗形,地面材料是保温的
在储物收纳空间上,日本住房装修设计时,隐藏式的储物收纳柜子,占用的空间要比中国大得多,给住户添置家具的空间很小,一方面与日本的“藏”多于“露”的审美偏好有关,另一方面,是日本设计师积累了更丰富的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经验——中国全新的精装修房,刚搬进去时会显得很宽大,但往往需要不断添置新的储物柜,最后反而容易显得局促凌乱。
由于今天日本住宅的储物空间是模块化设计制造的,它往往可根据家庭因人口、年龄的变化,重新组装调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正是这种设计上的考虑日益周到,日本成套家具因为需求减少,市场早已萎缩。
今天中国住宅建筑还不会考虑环保节能问题,而日本则为此挖空心思。譬如为减少使用空调,有的建筑会在相对的两面墙上开很小的窗口,一高一低,利用空气对流的自然风为室内降温。
空气对流的上通风窗
下通风窗口
【职人与匠人】
日本制造业别于多数欧美国家的特点,是企业生产协作的分工极细,一个大公司下面有多个层级与之协作的小公司,装修亦然。房产商的装修任务,会交给多个模块功能的供货商,每个供货商又会委托多个小公司负责施工。最终一个装修项目会有几十个小公司承接。
企业间的高度分工,它最终会体现为工种分工极细,工人专业度极高。据统计,日本普通公寓楼的家装,前后进场施工的工人,工种会多达十五个以上,而在中国,一般只有泥瓦工、水电工、油漆工和木工四个工种,由于木工活现在越来越少,更多时候只有三个工种。
日本家装中看不见的布线也很讲究
而日本公寓的住房者几乎永远不会与装修工人直接谈判交道。公寓楼需要局部重新装修时,则是与物业公司交道。通常会委托设计事务所,由事务所的设计师更具需求绘制装修改造图,由设计师与物业公司的装修工人沟通交流。
当然,今天日本居民并不全都住在现代高层公寓楼中,大量人口是住在独栋或老式狭小的楼房中。装修老化时,不可能像公寓楼那样以标准化装修。但无论是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北海道的偏远山村,非公寓楼住房的翻新装修,同样是委托专业的公司,内部功能模块依然尽可能地由供货商定制。
模块化设计厨房洗菜案台储物系统
日本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关心的装修施工质量问题,在他们看来,大、中、小公司之间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决定了无需担心工人技能和责任感。出了质量问题,追溯的链条清晰直接,不可能出现事后找不到人的问题。
另外,在家庭建筑装修涉及的材料、工艺、质量标准上,日本有几十条法律法规,以确保质量标准和行业资质。据JIG-EARTH株式会社的伊藤雅词介绍,在技术标准上,除了德国可能略高于日本外,日本在相关领域的标准是最高的。
家庭装修供货商负责组织施工工人的同时,还需负责对工人的定期技术培训,以确保工人掌握最新工具和技术。日本装修工人的计薪方式,有计时和计件两种,按正常作息工作,其劳动时间大大短于中国同行,平均月收入为五十万日元,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职员的收入。
虽然与中国同行相比,日本工人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但他们并非中国最近开始频繁谈起的“匠人”,在日本,一般家庭装修的工人,被称为“职人”。此称谓通用于各个行业的技术工人。
“匠人”是一个极高的技术称谓,据伊藤雅词介绍,它是专指纯传统手工劳动的技术工种,通常职业生涯要达到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被称为“匠人”。
在承接很特殊的装修任务时,才会有“匠人”出现。最常见的是定位高端的日本传统风格的饭馆、旅店。譬如用竹、木等材料装修时,不但不能使用现代装修材料,而且不能使用现代施工技术。只有手工工艺极高的工人,才能做出工艺品般的作品。
一个用传统手工装修的店铺
这种看似简朴的传统装修需要极高的手艺
今天的日本,早已无城乡之别,无论是“职人”还是“匠人”,都不会是来自特定地域或社会阶层。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对职业很容易产生强烈认同甚至热爱。
而中国装修工人多自农村来,虽然相对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人收入较高,但相对他们的城市雇主,则有明显的社会地位高下之别,大多数人只将其视为谋生手段,缺乏基本职业的认同,更谈不上热爱。
另外,在家装问题上,中国人与日本人除了前述的巨大不同外,对预算的态度也明显有别,中国部分城市的住房价格已与日本相当,但中国人可接受住房高价,却很难接受在装修上一次投入大量金钱。不过,由于中国人往往十年就会重新装修一次,算来算去,中国人一辈子花在住房装修上的钱,很可能与日本人是一样的。
日本公寓如何翻新改造(长文多图)
前言:本文摘录NUbyrenovation的《斉藤アリスのリノベーション日记》。
相信很多人都对日本的装修材料以及我们口中所谓的“日式”风格很感兴趣,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日本装修改造的过程,这次就让我们跟随模特AliceSaito全程参与一次日本公寓的改造装修。
其实原版正文从选房设计以及选材开始,我们这里就简化一下,从正式施工阶段开始。
阶段1.拆除和基础结构
正式开工前,平面布局已经确定。
通过几次的调整之后Alice确定的自己家的平面布局,相对封闭的步入式衣帽间(WIC)和开放的睡眠区(BED?SPACE)成为这个空间的特点。
拆除原始房屋内的装修,以及结合上面平面图我们能看到日本此类住宅的中间区域都比较开阔,没有过多的承重结构,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拆除后的确认。
拆除后就可以做日本独有的地面工程,架空地面。
上图红色框里是特殊的减震构件,黑色为橡胶材质。做架空地面的好处是就算在自己家里跑跑跳跳也不会影响楼下邻居,相信楼上住小孩的家庭都深有体会吧。而且地板下部的架空空间还可以用来走水电的线管。
全屋主要的活动区域都会做上架空地板。
日本公寓内的隔墙基本都是轻钢龙骨或者木龙骨制作的,有抗震的需求以及减少日后拆改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
墙体骨架立起来之后房屋的格局也基本就一目了然了。
墙体楼板的骨架做好之后可以做水电工程了,当然前面一定有项目穿插的情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位置应该是厨房区域的水电布置。其中橙色为热水管,蓝色为冷水管,日本绝大多少住宅给水系统都采用PEX管的中央供水方式。灰色为电线,奶白色为燃气管。
现在在国内能买的进口PEX管常见有沙克贝特、瑞好、日本积水和KVK,如下图。等有机会讲解一下它的特点。
下图灰色为排水管改造。
阶段2.造型及饰面
地板的基础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做地板的完成面了,Alice家的地地面施工有些特殊,采用了地板和水泥材质的穿插硬拼。
跟设计师确认地板。
首先固定好地板并做好饰面涂料,并保护好四周与其他材质交接的位置。
采用特殊的水泥质砂浆与地板做平,最后形成地板与水泥穿插硬拼的效果。
新建的隔墙都是采用石膏板封面,并在其上面贴砖和涂刷涂料。日本装修一般是不怎么使用腻子的,石膏板补完缝隙就可以涂刷乳胶漆或者贴壁纸。
步入式衣帽间的隔墙被刷上蓝色。
工人师傅在石膏板上贴砖。
阶段3.安装工程
Alice家顶面保留了粗糙的水泥质感,除了墙面和地面,基本上就剩安装工程了。
裸露的烟管和明装的电线管。
Alice的身高是170cm,所以洗面台的高度做到了93cm。
镜柜的墙面直接就刷成了和步入衣帽间一样的蓝色。
安装定制的柜体。
End.完成
最后我们来看看完工的效果!
最后向Alice交付钥匙和礼物。
尾巴:看到大面裸露的烟管、线管以及粗糙的水泥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就装修完了?这也太出租房了吧。但其实日本很多公寓类的住宅翻新改造都是如此,这种情况其实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日本高昂的人工价格、多震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们对住宅及家的理解等等都造成了这种理念上的差异。
内容由好好住用户威士忌碎冰提供,更多问题来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旧房翻新要注意什么有哪些麻烦的因素价格一般多少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洗手间做闭水试验
在装修二手房之前,首先应该请装修工人为洗手间进行闭水试验,检查以前的防水处理做的如何。方法是:堵住地漏,在洗手间放5CM的水,观察24小时,然后到楼下邻居家检查,如果没有漏水现象,证明防水处理做的很好;如果漏水的话,必须请物业重新做防水处理,做完防水处理后,要等地面完全干透,再帖瓷砖,否则地面会开裂。
2、水、电路改造的处理
水、电路改造是旧房改造最复杂的。水路改造,人们使用更多的是具有50年质量保证的日丰管。在所有的水路改造完成后,要做到管路合理、连接紧密、无跑冒滴漏、无违章拆移。电路的改造方面,如果旧房子使用的是铝线,一定要拆掉,现代家庭电器很多,按照国家标准,装修中必须使用2.5毫米铜线,而对于安装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线路则应单独走一路4平方毫米的线路。在往墙中埋线时必须使用PVC绝缘管。
3、粉刷墙面,打底是关键
老房子的墙面会出现开裂、脱皮的现象,所以在装修墙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基层处理,一般好的装饰公司在把墙面铲平之后,会涂上界面剂,界面剂具有防潮的作用,还能够起到保护乳胶漆的作用,接下来是刮腻子,腻子膏要选用防水的油腻子,腻子一般要刮三遍,最后是刷乳胶漆。如果墙面想刷成带颜色的,那么,要相应的涂上底漆。
4、更换铝合金或塑钢门窗
木质的门窗,如果没有变形或者开裂,说明材质很好,可以在装修时,贴上饰面板材,再涂上油漆,继续使用;如果木门窗已经变形,那么就要拆掉,重新制作。铁制的门窗,如果表面的油漆已经脱落或者主体开裂,建议大家拆掉,换成铝合金或者塑钢的材质。因为这两种材质的门窗可以起到密封、隔音、隔热的作用。
5、增加必不可少的开关和插座
现如今,随着家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灯光照明设备也日渐丰富多彩,所以有很多地方需要放置开关和插座。那么,在装修前,要提前做好布线工作,哪些地方日后需要放置什么东西,要提前做好规划,而老房子的预留开关和插座一般不够用。一般来说,一个房间至少要设置3个插座,一套两居室住宅内插座数量不少于15个,开关不少于8个。同一房间的开关高度应该一致,一般开关距离地面1.4米、插座距离地面0.3米为宜,悬关和客厅的开关应该设置在主人容易够得着的地方。
6、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装修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打胶、刷油漆以后,一定要勤开窗,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卫生间如果没有窗户,要打开排风扇。装修过程要定期进行彻底消毒,可用3%的来苏水、1%-3%的漂白粉水或用3%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喷洒后关闭门窗1小时。
另外,装修以后不要马上入住,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每天打开窗户,保持室内通风,可以使甲醛等有毒气体很快挥发掉。建议室内完全通风3-6个月后再入住是最佳的。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但以上的这些方面是装修二手房时所要考虑到的,希望对于想要装修二手房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