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站式装修网


北欧小型私人城堡别墅,介绍世界名城作文350

时间:2023-08-27 作者:振梁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北欧小型私人城堡别墅,以及介绍世界名城作文350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欧洲美术史

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在造型方面有意识地借鉴和继承了古希腊建筑造型的一般特点,特别是柱廊的使用,常常鲜明地表现出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承继关系。例如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带穹顶的巨大的混凝土圆桶,这种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而在它的大门入口处,又靠着一个典型的古希腊的柱廊,柱廊由八根科林斯柱式组成,它的上面则是一处三角形的山尖。整个建筑活脱脱地显示着古罗马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形象。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五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二、古罗马卓越的肖像雕刻和装饰艺术

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罗马人从很早期就有祖先崇拜的风俗,他们为死者作雕像,收藏在家里。在举行新的葬礼时,再把所有的祖先肖像搬出来参加仪式。所以罗马人早期的肖像雕刻以自然主义的逼真为特点,艺术水品不高。

共和国末期,罗马征服了希腊,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罗马肖像开始走向形式的多样化、艺术性的概括和表情的生动。为数众多的《奥古斯都像》是受希腊理想化风格影响的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脚、体弱多病的奥古斯都表现成高大健美的统帅,具有运动员一般的体期和英雄期概。他的脸庞也在形似的基础上理想化了,接近希腊雕刻一般的完美。几十座肖像都无一例外的美化,有的将他塑造成战神,有的将他塑造成英雄或美少年。

罗马帝国时期,肖像雕刻中写实风格流行,出现了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卡拉卡拉像》表现了一个凶狠紧张而又冷酷无情的暴君面孔,紧皱的眉头和空虚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的心情,扭转的头部强调了紧张和暴戾的性格。《马可?奥勒留骑马像》是一个具有斯多噶哲学思想的君主肖像。他的脸部带有哲理性的思索,具有颓废、消极、静观的色彩。因为这一明显的特点符合基督教的学说,这座青铜像在中世纪得以保存下来。它对以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帝国晚期,在极度的政治、经济矛盾不安中,肖像雕刻风格走向更为写实的道路,出现了大量各种不同的面孔:凶恶的、狡诈的、粗鲁的、惊惶不安的……体现出罗马人这时候的典型性格是:外表形象的粗鲁、内在精神的高度紧张。

罗马浮雕具有记事、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浮雕。它详尽地叙述了图拉真皇帝亲自率军征服达契亚人的全过程。这些事件和情节是当作史实来记载的,不论是人物服装还是征服城市的过程都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在这两千多人物的长卷式浮雕中,艺术家采用了散点透视手法,出色地处理了情节繁琐、层次复杂、人物众多的构图。

罗马的公室及富豪之家,拥有成百的艺术品及其他的装饰品。地板常常是杂色的大理石,家具都有非常优异的设计及工艺技巧,桌子、椅子、凳子都由耐久性的物质制成,装饰极为豪华。木料、象牙、大理石、银、铜及金等材料都经过非常细密的加工及磨制,铜制的火盆暖着屋子,青铜吊灯则照亮了房间,镜子也是铜的,浮雕或镌刻着花式或神话的图案,有时制成横或直的凹形或凸形,把反射出来的人形改变成可笑的瘦长或胖圆形。

银器用品在中层以上家庭中已经是很普遍了。1895年,考古学家在一座别墅的水池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的银器收藏品,显然是有人在公元79年躲避维苏威(Vesuvius)火山爆发时把它们储藏在那里的。其中16只银杯中,有一只还看出一个几近完美的单叶(Simplefoliage)图样,有两只表示着高浮雕的骨架,另1只上面的图画是奥古斯都在战神及爱神之间加冕登基,表示两者都是人类的敌神;最可笑的是斯多喝派的鼻祖芝诺,讥讽地指着伊壁鸠鲁,后者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在块蛋糕,同时有一只猪,前足立起,彬彬有礼地想讨取一份。

在那个时代,至少在一只手指上戴1枚戒指是社交所必需的,少数的花花公子每只手指都戴戒指,而不只戴一枚戒指,这些戒指都用从非洲及阿拉伯、印度输入的宝石雕刻而成的。罗马人用戒指做私人的印章,他们喜欢使印章有独特的设计,因此当时玉石的雕刻已达到一种难以企及的程度。

同时,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品也充斥意大利的家庭。这时制造艺术玻璃的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在庞贝遗址发现的"蓝玻璃花瓶",描绘出酒神在为葡萄成熟而开的庆祝宴会上的优美活动。提比略在位时,吹玻璃的艺术也传入了罗马,很快便制造出了杂色的小玻璃药瓶、杯子、碗及其他精美的制品,并使它们一度成为艺术收藏家及百万富翁们心爱的"猎物",尼禄在位时,曾付出6000银币买了2个小的吹玻璃杯。从亚洲及非洲输入的"萤石"花瓶的价格则更昂贵。奥古斯都虽然把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金盘子熔化掉,但是却把她那萤石玻璃制成的杯子珍藏了起来。尼禄则为那样一个杯子付出了100万银币。总而言之,罗马人在制玻璃方面至今举世无双。

古罗马的装饰与雕刻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

三、古罗马的壁画艺术风格特征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早期绘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这种叙事性绘画保存下来的很少。公元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等三个意大利城市。18世纪庞贝城被发掘出来,其中保留了大量壁画,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第一、二、三、四庞贝风格。第一风格即用色彩涂绘建筑细部;第二风格是直接在墙上描绘建筑细节,用透视造成更宽敞的空间幻觉,并穿插以情节性绘画,《密祭》就属于这一风格;第三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性,并绘以精致的静物;第四风格将透视效果。

古代的游客在罗马的寺院、住宅、回廊及剧场中,发现的绘画甚至比雕塑更为普遍。当然,这时的绘画艺术只局限在壁画等方面。由于维苏威火山的喷发,才为我们在庞贝留下了大约3500幅壁画。有一幅壁画,画着狄奥尼修斯突然袭击安睡中的阿里娅德涅(Ariadne);另一幅画着赫尔墨斯安静地望着火神被绑在苦刑轮子上;还有一连串的幽默壁画,画着无忧无虑的丘比特,滑稽地模仿着庞贝的工业。这些人形画得栩栩如生,人体的色彩至善至美。

艺术鉴定家如果要了解古代意大利绘画艺术的性质,划分它的时期与风格,都要去参考庞贝时期的绘画。

有一个时期,罗马的壁画是模拟一栋建筑,或者画它的正面,或者画它的柱子,人们看见的柱子仿佛是从里面向外看的,空旷的乡野被画在柱子与柱子之间。用这种方法,艺术家使人有置身于一个没有窗子的房间的感觉,室外是凉爽的树木与花卉、原野与溪流、驯良的动物。居民只要在屋里对着墙看,便可想像到身处于一处花园之中,可以垂钓、泛舟、狩猎或养鸟,乐在其中,而不受季节的限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罗马绘画艺术的水平。

例如古罗马:庞贝壁画风情款款,古罗马庞贝城的建筑墙面,在各个时期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多数建筑物是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期内建造的。其时,在墙上制作壁画前,须涂刷多层灰泥。涂灰泥是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在豪富宅第,墙上的灰泥有十层之多,灰泥中还掺有捣碎的砖末。

我们可以从一些庞贝壁画上看到这种建筑工匠在墙上涂灰泥的情景:工匠们先在灰泥上勾出轮廓(出土的几幅壁画,有的仅打出轮廓,未来得及上画稿),然后上色。所用的颜料大多采用意大利本土的矿物质,如朱砂、赭石、锡埃纳土黄、碎淳岩等,用生石灰作粘合剂(生石灰易溶于水,从空气中吸收碳酸气,变成不溶解的碳酸钙,使颜料成分得以粘固)。学者们还发现壁画家常采用有机物作颜料,如蛋黄、蛋白、乳浆等(乳浆可用于粘合庞贝蓝或称玻璃蓝、深黑等色)。

这里的一幅《珀耳修斯与安德洛墨达》,所用的颜色就十分鲜艳,它出土于庞贝城,据考证,发现是从公元前4世纪尼基壁画复制下来的,故属于公元1世纪。现归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收藏。

《珀耳修斯与安德洛墨达》这一题材也出自希腊神话:埃塞俄比亚国王的女儿安德洛墨达,被吃人的海怪挟持,并说这是执行神的指示。英雄珀耳修斯在归途中经过巨岩上空,发现巨岩上锁着安德洛墨达,便下去杀死了海怪,救出了美人,并娶安德洛墨达为妻。壁画描写的正是英雄救出美人的时刻。珀耳修斯一手提着海怪的首级,一手扶起美人要离开巨岩。

当年与庞贝城同时毁灭的另一古城赫库兰尼姆,经发掘也藏有许多精湛的壁画。这些壁画都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尽管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摹仿希腊绘画的特色,但从人物的造型与衣服的褶纹表现看,这位画家有着娴熟的绘画技巧,明暗浓淡与色泽的变化,在庞贝的壁画遗迹中是属于高明的。有的学者说它是希腊壁画的摹制品,可能是指形象的特征。我们觉得如此流畅的艺术表现,应该说,摹制者至少在艺术修养上不比古希腊壁画家差,相反,倒是比前者更懂得画理一些。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摩西`,拉斐尔的`圣母子`,这都是历史上不朽的绘画及雕塑作品,这三位大侠也被后人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他们的辉煌成就,不仅对欧洲而且对全世界后来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就在文艺复兴期间,为了区分中世纪时期(5-15世纪)的艺术风格,歌特(gotic)出现了,

15世纪中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於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忘怀,

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为歌特(gothic)

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虽然歌特(gothic)这个词中带有贬义,但在中世纪(歌特)时期,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这个时代孕育出的

这点似乎15世纪的意大利人也是不能否认的。其中最有名的当算是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NotreDame)。

当然,哥特式风格也不仅止於建,诸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

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同样宗教在哥特艺术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画家或雕刻家,在他们的作品上都喜爱以宗教为题,对於写实的题材则不甚感兴趣。

从字面上理解歌特基本上有三种意义,

其一表示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其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之冒险故事;

其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哥特文化作为一场现代文化运动,开始于七十年代末期朋克(PUNK)摇滚的音乐浪潮,

当后者渐渐退去的时候,哥特文化作为一种边缘的亚文化幸存了下来。

哥特文化是作为一种独特的中世纪复古风格的音乐、艺术和文学的文化范畴

在音乐上它承袭了七十年代欧美朋克(PUNK)摇滚的音乐风格

在艺术上表现为一种对十二到十六世纪西欧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强烈复古倾向

在文学上演变为那种隐郁和怪诞的神秘黑暗文学

哥特文化实际上倾向于那种非暴力的、和平主义的、被动的、宽忍的生活态度。

但在许多媒体中却将它错误地理解为那种极端暴力的,仇视少数民族的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边缘文化。

哥特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的,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以及仇恨。

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去找寻对生活、痛苦和死亡的另外一种思考。

介绍世界名城作文350

花都--巴黎

在众多的世界名城中,法国首都巴黎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风采,

享有"花都"之誉。

巴黎位于法国盆地中央,城区横跨秀丽的塞纳河。它是以一个船形小

岛--市岛为起点发展起来的,已有2千多年历史。雄伟壮丽的巴黎圣母

院就屹立在市岛中心,它建于12世纪,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作为古老巴黎的象征,那么,矗立在塞纳河左岸的

艾菲尔铁塔,便是现代巴黎的标志。这座以法国工程师、世界铜铁混凝土

建筑的奠基人艾菲尔命名的铁塔建于1889年,堪称现代铁塔之祖。铁塔高

达320米,相当于80层大厦那么高,站在塔顶可俯瞰巴黎全市风光。

除了巴黎圣母院和艾菲尔铁塔之外,巴黎还有巴士底广场、协和广场、

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等历史遗迹和艺术建筑。凯旋门坐落在巴黎

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对面就是协和广场。它是拿破仑为了炫耀胜利而

下令建造的。工程从1806年开始,历时30年才完成。凯旋门高达49.54米,

宽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门,内外墙布满了浮雕和巨型雕像,其中

尤以浪漫主义雕刻大师弗朗索瓦·吕德的不朽杰作《马赛曲》最为著名。

凯旋门前面的大街上的爱丽舍宫,也是法国的著名建筑。金碧辉煌的宫舍

内,墙上挂着著名油画和名贵挂毯,室中陈设着古色古香的镀金精雕家具,

以及各式各样的精致座钟,宛如一座博物馆。从1873年开始,爱丽舍宫已

成为法国总统府。

巴黎拥有60多座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60个剧场,200家电影院,

15个音乐厅。博物馆中最负盛名的当推卢浮宫。它曾是法国历代王朝的王

宫,现已成为法国美术博物馆。全馆有藏品40万件,其中包括《胜利女神》、

《岩间圣母》等名画和雕像。巴黎的"街头艺术"也历久不衰。这里既有

名闻全球的露天画廊,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街头音乐会。许多青年学生和

普通市民,常常自带乐器,到街头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的服装名闻世界,领导着世界服装的潮流。全市有几千家服装店,

各国富豪纷纷前来定制衣服。在巴黎街头,很难碰到服饰相同的妇女,她

们也为"花都"竞添风采。

对称的古都--北京

在直升飞机上鸟瞰北京,人们惊奇地发现,景山犹如一个人像,五官

俱全,左右对称。

古老的北京城是一座对称的城市。它以故宫为中心,从永定门、前门、

天安门、午门、神武门、景山到地安门、钟楼、鼓楼和安定门,组成了一

条中轴线。东四、西四等南北平行的大街,同一条条东西向的胡同纵横交

错,分列在中轴线的两旁。因为对称,北京的道路也就很好辨认。许多象

征封建时代帝王权力的重要建筑,也都整齐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的周围。

如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天坛和地坛,筑在轴线的南北两端的东侧;

天安门的东边,有着皇室的太庙(现已改建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西边,

都是祭神祈谷的社稷坛(现已辟为中山公园)。这种对称的格局在故宫的宫

殿建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紫禁城内部,不仅殿堂建筑此起彼落,互相对

应,甚至连道旁的石兽石栏,城边的角楼,屋脊上的雕刻,也都成双配对,

相映成趣。整齐对称,构成了北京城市建筑上的独特风格和宏伟的气势,

给人以稳重、博大、端庄的感觉。

北京有着4千多年的历史。辽代以后,是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它集中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很多。如故宫、景山、北

海、中南海、颐和园、天坛、地坛、长城--八达岭、慕田峪长城、周口

店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遗址等。很多建筑物造型奇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思想。如天坛是一个圆丘,地坛却成方形,这正符合我国古代的"天圆地

方"的说法。

北京西倚太行,背靠燕山,东临渤海,面向华北平原,属温带大陆性

气候,四季分明,春干、夏热、秋凉、冬寒。

现在的北京市,有10个区,9个县,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万。

它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非常繁华。

北京的现代建筑,在布局上虽已不像过去那样恪守对称的陈规,但市政建

设还是考虑到我国的传统风格。例如,以紫禁城为中心的环城地铁、二环

路、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都是对称的。古老的北京城的中轴线及

其延长线,正在被改建成南接京郑公路、北经亚运村,直达燕山奇峰的现

代化中轴路。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仍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对称的城

市。

世界佛教之都--曼谷

泰国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它的

首都曼谷,是世界上佛寺最多的地方,有大小400多个佛教寺院。漫步城

中,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佛塔,红顶的寺院,红、绿、黄相间的泰式鱼脊

形屋顶的庙宇,充满了神秘的东方色彩。每天早晨,全城香烟袅袅,钟声

悠悠,磬声清脆动听,诵经之声不绝于耳。寺庙里的和尚、尼姑在街上慢

慢行走,逐家化缘,成为曼谷街头的特有景观。

曼谷众多的寺院中,玉佛寺、卧佛寺、金佛寺最为著名,被称为泰国

三大国宝。玉佛寺是专供曼谷王朝历代王室举行宗教典礼和礼佛的地方。

玉佛寺浮坛的墙上和寺四周的矮墙上,各嵌有一列绘着牡丹、莲花、小鸟

图案的彩瓷。据说,这些彩瓷还是我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第二次航海时带过

来的。玉佛是由整块碧绿剔透的翡翠玉石雕刻而成的,高66厘米,宽48厘

米,被供奉在黄金制成的宝座上面,价值连城。泰国人认为玉佛是镇国之

宝,他的神灵威力无边,就连历届泰国政府的内阁组成之后,总理和全体

内阁成员也都要到玉佛寺向玉佛宣誓效忠国家和国王。老百姓有升学、婚

姻、生育、就业等切身大事,也都要去那祭拜祈祷。两个人打赌起誓,也

都请玉佛作证。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要举行盛大仪式,由国王亲自为玉佛

沐浴、更衣、更换头饰。

卧佛寺里供奉的是一尊长48.7米、高12.2米的巨大卧佛,佛全身包金,

占地面积有一座篮球场那样大,比四层楼还要高。卧佛是泰国不和睦不生

育夫妇膜拜的偶像,这里经常能看到青年夫妇虔诚跪拜祈祷的场面。金佛

寺里供奉的是一尊5500千克重的纯金大佛,它分为五个部件铸造,再拼

装成为一个整体。

曼谷不仅以寺院僧尼众多,寺院遍布而被誉为"佛教之都",而且事

实上也确实为佛都:拥有32个成员国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就设在这

里。

"狮城"--新加坡

当往来于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只一进入新加坡港,一眼就看到安德

逊桥畔的狮头鱼身塑像高踞海滨,眼闪强光,口喷清泉,像是在向来客致

意。这是新加坡的象征,1972年建立的旅游标志。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狮城"的意思。相传公元前1150年,室利佛

逝王国的王子盘那,率兵登上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无名荒岛,最先碰到的

是一头雄伟的狮子。后来盘那在岛上筑起了城墙,城名称为"僧伽补罗",

也就是"狮城"的意思,谐音成了"新加坡"。

如今,新加坡是城名,又是岛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国名。港城新

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在共和国主岛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区面积

93平方千米,航道能终年保持深水位,是一个设施完善的优良自由港,也

是东南亚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区在港口区东北、新加坡河口南北两岸,是

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业、金融、通讯、船务等机构也都集中

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线只有137千米,四周为海洋所环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

气候炎热多雨,因有海风调节,人们并不感到闷热。境内既没有名山大川,

也没有名胜古迹,但它却以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市政建设和周到的服务,

获得了"花园城"的称号,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

新加坡没有土著民族,现有居民都是外来移民,华人占居民的大多数,

另外还有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英国人、日本人等。

水都--威尼斯

世界上有很多号称"威尼斯"的城市,如"东方威尼斯--苏州",

"亚洲威尼斯--曼谷","北欧威尼斯--斯德哥尔摩"等等,可见威

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著名水都,位于亚得里亚海海滨的一个新

月形的泻湖中,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只有西北角有一条长堤与陆上相通。

"威尼斯"本是"最宁静的处所"的意思,建城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了。11-13世纪,威尼斯拥有强大的海军,独霸欧洲与东方的贸易。14世

纪末叶全盛时,财富大大膨胀,商人、富豪、王侯、主教等竞相营建豪华

的教堂、宫殿和府邸,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古迹。

威尼斯是一座开门见水、以河为街的城市。城中的170多条河道纵横

交错,把陆地分割成110多个大小岛屿。长约3.2千米、宽37-70米的大运

河,穿行在群岛之间。河道两岸排列着风格迥异的各式各样的建筑。许多

建筑仿佛飘浮在波光粼粼的水上,有的小岛上的居民可以站在自家的房屋

中,同对面岛上的"邻居"谈天。岛与岛之间有400多座桥梁相连。石桥

的形式多样,各具风姿,尤以市中心的里亚托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

里亚托桥建于16世纪末年,是一座大理石独孔桥。桥长48米,宽22米,桥

心有亭,两侧排满了小店铺。

威尼斯也是一个以船代车的城市。这里的岛上不需用汽车,即使是国

家元首来到这里,也必须弃车入市,乘船或步行。威尼斯的河道中有各种

各样的船只,有水上的"公共汽车"--交通船;有私人"小汽车"--

小型汽艇;有各种"水上商店"--售货船,还有救护艇、消防艇、垃圾

船、娱乐船……有一种当地特有的小划船,名叫"贡多拉",平底,黑色,

首尾尖尖翘起,站在右边用长桨划行。历史上最多时达到1万多只,现在仍

被当作旅游船使用。为了不影响交通,威尼斯明文规定不准在河中游泳。

多种多样的船只南来北往,穿梭于大小河道上,构成了水城特有的繁华景

色。

风景旖旎的威尼斯,又以古迹繁多著称。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

99米高的钟楼拔地而起。广场东侧的总督宫和圣马可教堂,雕塑精美,室

内陈设富丽堂皇,是威尼斯古代建筑艺术的范例。

1980年,我国江南水乡苏州已和威尼斯缔结为友好城市。

雾都--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它不仅是历史文化名

城和国际金融中心,更以"雾都"著称于世。

伦敦大致可分为伦敦市和内、外伦敦三部分,由32个市(包括伦敦市)

组成。这三部分总起来合称大伦敦,总面积1605平方千米。面积仅为1.6

平方千米的伦敦市,11-16世纪时曾是王宫所在地,现在成了银行、保险

公司、股票经营和证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区的白厅大街一带,是英国首

相官邸和内阁各部以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白金汉宫所在地。因为这

里富豪麇集,街市特别繁华。

伦敦大学,伦敦博物馆,伦敦塔,伦敦桥,圣保罗大教堂,牛顿、达

尔文、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尼治天文台,海德公园露

天讲坛,这许许多多令人仰慕的地方,使伦敦在文化艺术上享有崇高的声

誉。那些高矗云霄的摩天大楼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教堂等建

筑此起彼落,大小公园的绿地与五光十色的城市街道斑驳相同,更使伦敦

具有典型的欧洲都市风光。

伦敦也是世界著名的"雾都"。这里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雾天。这里的

雾常常弥漫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的小水滴。泰晤士河

两岸的尖顶教堂,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只剩下一些空中楼阁。大雾也

给市民带来了麻烦。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一次大雾,延续了4天多,家庭

取暖中排出的煤烟,被浓雾笼罩着,久久不散。白天犹如黑夜,要点灯照

明。市区交通停顿,居民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白厅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

腐蚀。

伦敦的大雾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大气污染有关。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

个岛国,而伦敦又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东西

走向的山岭,泰晤士河自西向东穿过市区注入北海,市区离河口只有88千

米。在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伦敦的气候温暖潮湿,属温带海洋

性气候。秋冬季节,当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陆地时,白天和晚上的温

差比较大,盆地空气相对稳定,流动不畅,下层空气受冷以后,往往会形

成漫天大雾,并且循环往复,久不消散。加上伦敦的工业和交通迅速发展,

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飘浮在空气中,变成了雾的凝结核,这也

是促成大雾的一个原因。

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伦敦

上空的可见度已比过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数也大大增加。绝迹多年的

小鸟又重新在伦敦上空翱翔了。

立体都市--东京

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南端,东南濒临东京湾。因隅田川、荒

川等江河在附近出海,古地名就叫"江户"。1457年在此兴筑了一座江户

城。1868年(明治元年),从西部京都迁都来此,遂改名东京。1943年扩大

行政管辖范围,把东京改为东京都。日本的"都",相当于我国的直辖市。

东京都的面积为2100多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100多万人,其中市区800多

万人。从东京沿东京湾向横滨方向延伸是日本的最大工业区--京滨工业

区;从东京往东延伸至千叶县境内,为京叶工业区。

历史上东京曾遭到两次重大的破坏。1923年关东大地震,江户时代的

许多建筑毁于一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因发动侵略战争遭到报复

性的轰炸,东京成为一片废墟。可是,转眼间三四十年过去了,幢幢高楼

大厦拔地而起,地下铁道、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东京都却以崭新

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日本的中央政府机关都集中在市中心霞关一带。1968年落成的东京第

一幢超高层建筑霞关大厦,犹如鹤立鸡群,特别显眼。从市中心的护城河

透过一片松林,就是过去的江户城,天皇皇宫所在地。战后新建的宫殿共

7栋,绿瓦白墙,茶褐色铜柱。皇宫一带深沟高阁,古城浓荫,还能领略到

江户时代的风貌。在皇宫外苑大草坪的前方,却是一幢幢连绵起伏的现代

化高楼大厦。市内最繁华的1.5千米长的银座大街两旁,高级商店和名牌老

铺鳞次栉比,奇特的广告撩人耳目。入夜,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通宵达旦,

成了有名的"不夜城"。

东京是个人口密度很大的都市,地震对它是一个严重的威胁。进入70

年代以来,城市建设正在向高空、地下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立体都

市。在霞关、新宿、池袋、涩谷等地,已经相继建成了不少超高层抗震大

厦。池袋地区兴建了一个"阳光城"。它的主体是一座高达240米的60层

办公大楼。此外,还有9层的国际进口中心、12层的文化会馆和37层的"阳

光王子饭店"。连接这4幢高层建筑的是200多家商店街,其余空地则开辟

为广场和公园。"阳光城"的土地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因为最大限度地加

以利用,使用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这些"阳光大厦"都有强大的抗震、

抗风能力,一切设施完全自动化,人们生活在这里就像置身于一座无所不

包的小城市一样。

东京的地下街建筑,最有名的要算"东京站"附近的八重州地下商店

街了。它是一个3层沉箱式钢筋水泥结构,就像把一艘航空母舰埋在地下

一样。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第一层是有250多家商店的街道,凡是地上

能买到的,这里也大体齐全;第二层是开阔的停车场;第三层安装空调、

供水、供电等机械设备。像这样的地下街,在东京就有20多处。

日本是个樱花的国家。每当阳春四月,东京上野公园和千岛渊等地的

樱花怒放时,千树万树,像绯红的轻云一般,把这个现代化都市装扮得更

加美丽。

绿色首都--莫斯科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心。玉带似的莫斯科河,

自西向东,蜿蜒地经过列宁山下,向北绕过克里姆林宫南侧,然后折向南

方流去。莫斯科也因河流而得名。

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莫斯科,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名城。

它建立在7个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蜘蛛网。莫斯科的

街道呈环形和放射形,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环环自市中心向外延伸。繁华

的大街两旁和新建的住宅区内,林立着式样各异、装饰多样的建筑。入夜,

万家灯火映彻长空,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放射出宝石般迷人的色彩。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是全市中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宫殿始建于1156年,

它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宫殿中央,矗立着三座有名的天主教堂。光洁的白

墙,协调的比例,俨如古代骑士头盔的圆顶,使这些建筑物显得雄浑大方。

红场在克里姆林宫的东面。在俄语中,红场是"美丽的广场"的意思。

它辟于15世纪末,本是个贸易市场。以后,沙皇政府经常在此发布政令,

召集群众。十月革命后,红场成了举行庆祝活动的地方。曾经用黑色和红

色大理石砌成的列宁墓,就在红场一旁的克里姆林宫宫墙下。

莫斯科气温较低,以前树木很少,曾被称为"沙漠城市"。自1928年

开始进行大规模绿化,建立了从市中心向郊外辐射的八条绿色林带。市内

有很多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还在市郊建立了11个自然森林区,过去曾一

度绝迹的野鹿已繁殖到几万头。如今市区绿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平均

每个莫斯科人拥有绿地44平方米。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了市容,调节了

气候,使莫斯科摘掉了"沙漠城市"的帽子,成为全世界羡慕的绿色首都。

沙漠古都--开罗

非洲最大的城市开罗,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旅游

城市。

开罗位于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三角洲的顶部附近,东、南、西三

面都被撒哈拉沙漠所包围,气候炎热干燥,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城市。公元

969年,美洲大陆还没有被发现之前,开罗已是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的国

都了。"开罗"在阿拉伯文字中也就是"胜利"的意思。13世纪城市规模

进一步扩大,成为远近的贸易、文化中心。

开罗既有反映阿拉伯民俗传统风格的老城,也有按西方现代建筑风格

建设起来的新城;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相互融合,彼此并存,是开罗的一

大特色。

与尼罗河平行的科尼奇大街是开罗的主要交通线,开罗的市区分布在

尼罗河两岸。东岸,有着建于11-16世纪的老城,开罗的名胜古迹大都集

中在这里,仅古迹就有400多处。其中有建于12世纪的萨拉丁城堡和许多著

名的清真寺,还有具有阿拉伯古代风貌的大市场,市场上陈列着铜器、纺

织品、地毯、琥珀、香料等物品,任人挑选、购买。老城区的房屋比较低

矮,街巷狭窄,保持着古代风貌。

尼罗河西岸,是19世纪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市区。新市区内高楼林

立,187米的开罗塔高高地俯瞰着全城。在宽阔的新区马路上,到处奔驰着

电车和汽车;而在老城的街道中,却不时可以看到古老的马车和沙漠特有

的骆驼在往来。

伊斯兰教是埃及的国教。开罗的500多万埃及居民中,穆斯林占80%以

上。开罗全城分布着一千多座清真寺,寺顶的塔尖,好似满天星斗,点缀

在城市上空。开罗这个沙漠古都因而又获得了"千塔之城"的称号。

开罗西南郊的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更使开罗成为令全世界游人非

常神往的历史名城。

七丘之城--罗马

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国境中部的台伯河两岸。关于它的起源,有一

段有趣的传说。相传罗慕洛斯和列慕斯是希腊战神马尔斯的一对双胞胎,

出生后母亲被仇人杀死了,他俩被放在筐子里投入台伯河中。可是筐子并

没有下沉,他俩被漂流到了岸边。一只母狼将他俩叼回去用狼奶喂养。后

来给猎人拾去抚养,练就一身本领。他们长大后杀死了仇人,报了杀母之

仇。哥哥做了国王,在台伯河河边7座山丘之上建立起一座城堡,用自己

的名字命名。"罗慕洛"念快了就变成"罗马"。所以罗马又称"七丘之

城",现在的罗马城徽上还是用母狼喂孩子作图案。

现在的罗马包括古罗马城和20世纪以来扩建的新市区。建于"七丘"

之上的古罗马城,本是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的首都。公元4世纪末,

罗马帝国崩溃后,受到教会的庇护和教皇的统治,直到1867年才成为意大

利的首都。

被城墙环绕着的古罗马城,简直是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在宽广的

帝国大道两旁,有着许多著名的广场、教堂和宫殿。三座凯旋门和两根凯

旋柱,分别记载着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业绩。

动人心魄的科洛塞奥竞技场,就建在市中心附近的一片盆地上。竞技

场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围墙有57米高。四层高的建筑物用淡黄色

的巨石砌成,外面看去呈圆形。这座宏伟的建筑建于公元1世纪,据说它是

当年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了显示盛大的武功,强迫8万名俘虏花了

10年时间才建成的。场内有很多关锁狮、虎的地窖,竞技场、斗兽处设在

场中心,周围能容纳5万人观看。据记载,竞技场开幕时,3000名角斗士、

5000头雄狮、猛虎,在此进行生死搏斗,足足表演了100天。现在这座竞

技场成了世界八大名景之一。

梵蒂冈是罗马的城中之国,处于古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面

积只有0.44平方千米,居民2000人。它由天主教教会首领教皇统治,是全

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城国中的圣彼得大教堂,圆顶距地138米,是罗

马最高的天主教堂,在罗马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正像过去北京城中的建

筑都不得超过紫禁城内的宫殿的高度一样,过去罗马的所有建筑都不允许

超过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高度。

介绍世界名城的作文

维也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18世纪以来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华尔兹舞曲的故乡。

作为音乐名城,维也纳拥有众多的歌剧院、电影院,各式各样的音乐厅遍布全城。最显赫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1869年,是一座古罗马式建筑。这里曾经首演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19世纪欧洲所有著名歌剧作家的作品,都在这里上演过。1945年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1955年又按原来的样式重新建造。每年这里都有音乐比赛,是全世界的歌剧中心。

漫步维也纳,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音乐对这个城市的影响。许多街道、公园、剧院、会议厅等都是以世界著名的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不少著名音乐家的雕像矗立在花园里或广场上。在内环路的城市公园里,可以看到伟大的约翰·斯特劳斯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小提琴;沿着内环路,还会看到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英姿。这些音乐大师都曾在这座音乐名城中度过多年音乐生涯。

这座音乐名城还为音乐爱好者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每年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到这里深造、创作并从事演出活动。每当夏季,许多交响乐队走出音乐厅为人们演奏。优美的旋律把人们带到蓝色的多瑙河上,带到静静的维也纳森林里,带到高雅的艺术境界中……维也纳的城市布局层次分明,415平方千米的市区,分为"三环一带",即内城、外城、郊区和一条玉带般的多瑙河。内城街道狭窄,有许多政府机关和历史建筑物。

19世纪在拆除城墙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环形马路(内环路),宽50米,长4千米,沿街分布着现代化建筑群。外城是维也纳最繁华的商业区和主要的住宅区。外环路的南面和东面是工业区;西郊一直伸展到森林边缘,有众多的公园、宫殿和别墅,参天的山毛榉环绕城市,构成了闻名世界的"维也纳森林"。

历史名城维也纳,一直是东、西欧的重要门户,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交通孔道。除了纽约、日内瓦以外,它还是第三个驻有联合国机构的城市。

南美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是"空气清新"的意思。

这里本是拉普拉塔河口的一片草原,现在已成为南半球第一大都会。

布宜诺斯艾利斯被一条从港口向西南方向流去的小河及环城公路围绕,全市街道宽阔整齐,街区像一个个方格图案,整个城市犹如一张棋盘,每两个十字路口之间都是相距100个门牌号。这座有"南美巴黎"美称的城市,主要街道很像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的布局,以著名的"5.25广场"为中心,许多著名大街都从广场延伸出去,呈辐射状。广场两侧,有被称为"玫瑰宫"的总统府。因为1810年5月25日在这里举行会议,宣布罢黜西班牙殖民总督,成立阿根廷革命政府,所以这个广场命名为"5.25"广场。

从"5.25广场"向西至议会广场是市内最壮观的"7月9日大街"。

这条为纪念1816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而兴建的街道,宽达140米,街心有一条长达1.6千米的绿化带。大街两旁排列着全城最豪华的摩天大楼。

街北有一座高72米的独立纪念碑,高耸入云,成为城市的标志。

布宜诺斯艾利斯设有40多所大学,许多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院以及文化体育设施,是南美洲的重要文化中心。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城市长年不脱绿装。当我国已是金秋季节时,这里春意正浓。

机形新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巴西联邦共和国在1960年新建成的首都。谁能想到,这个拥有35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是在短短的三年之中建设起来的。在1957年以前,那里还是一片茫茫的荒原。

巴西利亚位于高原中部的一片小平原上,水源丰富,气候宜人。

它是根据全国评定的著名城市设计师卢西奥·阿科斯塔设计的蓝图建设起来的。

整个城市就像一架飞向东方的飞机:飞机机头是"三权广场",即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所在地;机舱前部是"各部大厦广场",广场两旁林立着政府各部的办公大楼;机舱后部是会议厅、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公共汽车中心等;机尾是无污染的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长长的南北两翼是公寓区,在两翼与机舱联结处是商业、银行、旅馆区等。

南、北两个人工湖,好似张开双臂拥抱着大半个城市,两岸是私人住宅和外国使馆区。

巴西利亚没有任何古迹,但是它却拥有很多风格新颖、美观、实用的建筑物。如议会办公大楼是中间有天桥联结的两幢楼,呈大写H形,意思是"一切为了人"。众议院大厦像一只朝天的巨碗,表示这里是开放的。新都最美的建筑物是曙光宫。这座大厦的柱子打破了圆形或方形的陈规,有的像上长下短的菱角,有的似展翅欲飞的大雁。连人工湖上的桥的造型也很讲究,有的像一条薄薄的素带飘落在水面上。

新都的住宅区由几座至11座公寓楼组成"方街"。每个"方街"内及其附近有托儿所、小学、体育场、电影院和诊疗所等,周围还有面包店、食品店、药房、洗衣房等。公路都是立体交叉的单行线,行车比较安全。

新都虽然地处高原,土地是红色沙壤,旱季时风也很大,但看不到尘土飞扬。这主要是因为凡是空地,从广场到每家庭院,都覆盖着绿草,绿化区已占全市面积的60%,并且非常注意养护管理。草地、树林和人工湖起了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在新城附近,目前已建立起8座卫星城,连同巴西利亚,人口已达120万。卫星城的房租比巴西利亚便宜,物价也较低,所以人们愿意住到那里去。

跨洲连洋的城市--巴拿马城美洲大陆中段的巴拿马地峡上,有一个"一河连两洋、一桥接两洲"

的城市,这就是巴拿马城。

很早以前,这里本是太平洋北岸海湾中的一个渔村,村中居住着当地的印第安人。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在这里建立城市。17世纪70年代,旧城被海盗烧毁,在原址以西重新树立起一座新城。1903年,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后,这座城市成为巴拿马共和国的首都。

巴拿马地峡东、西两端较高,自两端分别向中部逐渐降低,中间的海拔只有84米。正是利用这种有利地形,从1881年起,就在巴拿马城附近,贯穿地峡南北开凿了巴拿马运河。运河开凿工程开始时由法国公司承包。

法国公司破产后,1903年,美国通过《巴拿马运河条约》,取得了运河开凿权和"永久租借权"。后来,由于巴拿马政府和人民的反对,才改为到1999年由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权益。

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8月15日完工,1920年正式通航。运河全长81.3千米,宽150-304米,水深12.5米,可通4-4.5万吨巨轮。它南连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成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重要国际航道,使两大洋沿岸的航程缩短了5兆米到10兆米多。在巴拿马城西部的运河上,架设着一座"美洲大桥",从南美洲过了桥便是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通航后,巴拿马城的城市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从事运河运输和为运河职工服务是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

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在美国的许多书刊封面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头戴花冕,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的女神像,这就是坐落在纽约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她是美国的象征。

纽约地处美国东北部的哈得孙河河口,濒临大西洋。1609年,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代表、美国人亨利·哈得孙最先看中了这个地方。

1626年,荷兰人从当地的印第安人手中贱价买下了曼哈顿岛。1664年英国人占领了曼哈顿,把它改称为"纽约",英语的意思是"新约克",因英国原有"约克郡"。

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它由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斯和里士满等五个相对独立的区组成,面积共达830平方千米。700多万居民大都是从世界各地来的移民和后裔,有荷兰人、英格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华人和黑人等。著名的唐人街聚居着15万华人;这里的意大利人比威尼斯还多;走在嘈杂的街道上的行人,平均每8人中就有5个是外国人或外国人的后裔;人们的肤色从白色到深黑,各种各样都有。

位于市中心的曼哈顿区是纽约的工、商业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区。

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就在它的南端。华尔街是一条只有540米长、11米宽的街道,可是两旁的摩天大楼,把街道遮得终年不见天日,走入街道如同进入峡谷。美国的垄断集团和各大银行都在这里设有中心据点,各主要证券交易所都在这里进行着大笔交易。曼哈顿的东河之滨还有一块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国际领土",这就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1951年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联合国城,主体是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大厦北侧是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等的会议楼。

纽约市内拥有众多的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出版中心。全市约有90种日报、700多种周刊,拥有全国最大的两家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出版的图书占全国出书总数的3/4。美国的三大广播网的总公司都设在纽约。市内高楼林立,大街上的小汽车川流不息。

不设围墙的都城--堪培拉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城市。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在20世纪的20年代才开始兴建;1927年从墨尔本迁都到这里时不过5000人左右。说它美丽,是因为它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85%,街道旁并排的树木、地毯似的草坪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台、花圃,把整个城市装扮得千姿百态,分外妖娆。堪培拉市政府还规定,任何单位未获批准不得修建围墙,堪培拉由此而获得"不设围墙的都城"的称号。

现在的堪培拉是一座布局新颖的现代化都市。市区所有街道都呈放射状向外伸展,市区建筑多式多样,有圆形、弧形、三角形、六角形等,绝大部分建筑都是二层楼房或平房。

市区的东西方向有一条以城市设计者名字命名的格里芬湖,长11千米,把整个城市划分为南北两区,湖畔耸立着议会大厦、联邦造币厂、国立大学、联邦科学院等建筑群。湖心有水柱高达137米的人工喷泉。市中心区离湖稍远,这里的建筑一律为六角形,是市民们的文化娱乐中心。

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日内瓦在瑞士西南,风光明媚的日内瓦湖南端、罗讷河的出口处,碧水青山,雪峰皑皑,以绮丽风光著称于世,是全世界游人神往的地方。

日内瓦的面积约为161平方千米,带有欧洲古典城市的特征。

罗讷河是一条贯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区一分为二:左岸是老城;右岸是新城区。

建于小山顶的圣彼得教堂是老城的中心。它是12世纪留下的古迹,在中世纪晚期曾部分加以改建。教堂周围建筑拥挤,用鹅卵石铺成的街道十分狭窄,沿街有着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商店等,基本上保持了500年以前的旧貌。老城脚下的勃朗峰桥头,设置着一座举世闻名的花钟。这是一座十分别致的大钟,机件都安装在地下,只有时针和分针露出地面。钟面上的一切,如刻度、阿拉伯字、框架等全用鲜花组成,还有音乐报时装置。

从老城越过勃朗峰桥就是新城区。新城区的街道宽阔整齐,到处是一幢幢现代化高层建筑以及栽有各种花卉的公园。沿街开设着许多新型商店,还有超级市场。联合国欧洲总部的万国宫就在新城区东北方的阿里阿纳公园内。这里原是孔雀园林,现在仍饲养着孔雀。

沿着罗讷河走入日内瓦东北郊,就来到了令人向往的日内瓦湖。

日内瓦湖又名莱蒙湖,是阿尔卑斯山区的最大湖泊。长72千米,宽8千米,面积580平方千米,形状略似新月。南岸有皑皑的雪峰,沿湖公园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别墅掩映其间。

日内瓦湖平均水深80米,最深处310米。水色湛蓝,犹如翡翠铺成。

湖中树立着一座高达130米的人工喷泉。湖区也是水禽的乐园。群群白鸽在湖畔徜徉,5000多只天鹅与海鸥、野鸭在湖中追逐嬉戏,呈现出一派和平宁静的气氛。这些水上"居民"受到日内瓦人的良好保护,也充分享受着和平的幸福。每当天鹅产卵季节,湖畔居民给它们送来了干草、棉花、海绵、塑料,供它们营建产房;如果"小宝宝"在早春降临,市民们给它们送来面包、蛋糕、牛奶等营养品;如果天鹅得了病,人们就会把它们抱到怀里,送进医院。

日内瓦还是一座国际城市,全市30多万人口中,有1/3是外国人。许多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不少条约在这里签订,很多国际组织设在日内瓦。世界旅游胜地日内瓦,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舞台。

北方威尼斯--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东部梅拉伦湖注入波罗的海的湖口,由散落在湖海之间的22个岛屿和部分陆地组成,面积186平方千米。城区水道纵横,几十座桥梁横跨海面、湖面,把各岛与陆地连接在一起。市内,古老的中世纪建筑与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映成趣;蔚蓝的大海和迂回起伏的狭窄街道融为一体。整个城市犹如一幅充满水乡情调的油画。

由于这座名城地处意大利之北的北欧,因而获得了"北方威尼斯"的称号。

景色秀丽的斯塔斯岛(城市岛)是老城的所在地。这里有一片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群。城北的皇宫建于18世纪,富丽堂皇的内室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至今,皇宫卫队在每天中午仍按古老的传统为游客表演隆重的换岗仪式。

老城之北便是市中心的塞尔格尔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

池中屹立一根高约40米、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大柱,在阳光和灯光交织中放出奇异的色彩。广场四周的国王街、皇后街和斯维亚大街是城市的最繁华商业区。这里的现代化气氛与古色古香的老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广场下面有着庞大的地下商场和地下铁路中心站,被人们称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与"以舟代步"的威尼斯不同,斯德哥尔摩的地下铁路穿过海底,四通八达,是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心站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可同时上下乘客。

市中心西南国王岛东端,便是市政厅所在地。市政厅的高达105米的塔尖上的三个金色皇冠,是斯德哥尔摩的象征。在皇宫附近,还有着"中国宫"和"北海草堂"。北海草堂是一片中国式园林,是我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时构筑的。

斯德哥尔摩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除老城等名胜点外,在"动物园岛"

上的斯康森公园内还有一座露天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集中了瑞典全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农舍、教堂和风车等建筑物和工具。走进农舍,身穿各种民族服装的"女主人"会按传统方式向你表示欢迎,为你表演织布、编织,介绍有趣的风俗习惯。

博览会之城--莱比锡莱比锡是德国十大城市之一,北距柏林165千米。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约60万。

莱比锡地处中欧交通要道,早在中世纪就是东西方贸易中心。

1170年开始出现商业性的集市,这便是莱比锡博览会的前身。15世纪,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览会的大部分设施被毁,商品交流一度停顿。战后在1946年又恢复举办。莱比锡博览会的展室面积共达3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以工业产品和综合性产品为主;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重点展出轻工业品和各种消费品。

莱比锡的图书出版印刷业很发达,也是一个有名的"书城"。早在15世纪初,这里已是德语地区的出版印刷中心。目前,莱比锡已有100多家设备精良的印刷厂,印刷质量举世闻名。在全市60多万居民中,从事印刷业的职工就达23000多人。莱比锡共有30多家出版社,全市每年出版书籍1400多种,2000多万册。自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国际书展在市中心展览大厦举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书商和出版社都云集于此,参加展出。

莱比锡的居民酷爱音乐,差不多都会弹奏小提琴等乐器。这里是德国音乐会的发源地。

"莱比锡"一词在古斯拉夫语中,意为"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浓郁的菩提树处处可见。每当鲜花盛开季节,城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除国际博览会外,城内还有古皇宫、列宁旧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馆、莱比锡动物园等名胜古迹。

本初子午线的诞生地--格林尼治在英国伦敦东南的泰晤士河南岸,有一处游览胜地--格林尼治。它是地球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的诞生地。

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创建于1675年。1884年,国际天文工作者在华盛顿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作出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格林尼治时间作为国际标准时间。从此,格林尼治就驰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伦敦灯光强度增加,加上空气浑浊,使天文台的工作受到影响。自1948年起,原来的天文台虽然已经迁移到了伦敦东南部苏塞克斯的赫斯特蒙苏,但是慕名到这里来访问的人还是陆绎不绝。

原来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地,如今已辟为格林尼治公园。天文台原址就在公园中央的高地上,现已改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

走入公园,便可看到小径左侧有一座典雅的庭院,这便是天文台。庭院的大门右边的墙壁上,镶着一口银盘似的大钟。这座大钟安装于1851年,周围以罗马数字表示24小时,左上方有一个表示秒数的小圆盘。大钟上显示的时间,就是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

在子午馆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镶嵌在大理石地面上的笔直的铜线,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本初子午线。铜线两边,分别标着"东经"和"西经"

字样。到此参观的人,总喜欢跨在这条铜线上,双脚分别踏着东、西两半球,摄下一张珍贵的照片。本初子午线的一头伸到一座古老的二层楼房的墙脚边。墙上镶嵌着的铜牌中央也刻着一条线,上面写着:"世界本初子午线,北纬51度28分38秒2,经度零度零分零秒。"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北欧 名城 城堡

相关推荐

北欧装修风格大全,如何实现装修省钱30%

1、北欧装修风格大全,如何实现装修省钱30%北欧装修风格大全特点: 简约、功能性和自然 使用柔和的中性色调...

北欧e家价格为何如此详细,能让人少痛苦工...

1、北欧e家价格为何如此详细,能让人少痛苦工作3个月北欧e家价格详细的原因1. 透明度和诚信:北欧文化强调透...

北欧风格的特点有哪些为何合肥的北欧风格...

1、北欧风格的特点有哪些为何合肥的北欧风格如此受业主喜爱北欧风格的特点 简约主义:北欧风格以其简约、干...

2019年全新北欧风格装修效果图有何独特之...

1、2019年全新北欧风格装修效果图有何独特之处2019 年全新北欧风格装修效果图的独特之处简约而实用的设计:...

装修案例


装修知识